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州市叙永县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期期末学业发展水平测试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54 分)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 4 12.7 27 13.4 16.4
降水量(mm) 45 90 172 55 989.6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地汽车车牌最有可能是( )
A.京 AXXXXX B.川 XXXXX C.黑 CXXXXX D.新 DXXXXX
2.该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小 B.含沙量大 C.冬季无结冰期 D.有春、夏两个汛期
3.当地超市摆放了许多本地优质水果,这种水果最有可能是( )
A.苹果 B.哈密瓜 C.柑橘 D.椰子
2023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推进法治化保障黄河安溯。2023 年 11 月,
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图中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段含沙量最大,水土流失严重 B.②③两地形区的盼界线是大兴安岭
C.④地的阴影区域处于长江上游地区 D.⑤地的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
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地处于青藏地区,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乙区域由于草原广布,无法发展种植业
C.丙地处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D.丁地位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延安出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之后,马不停
蹄来到青海、宁夏。这次来西北,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贯穿始终。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省区轮廓图中,表示宁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宁夏、青海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傣族、蒙古族 B.汉族、藏族 C.回族、藏族 D.壮族、维吾尔族
8.下列属于藏族的传统节日的是( )
A. B. C. D.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习总书记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图为长江流域图,完成下
面小题。
9.丹江口水库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使命,其位于( )
A.四川省 B.湖南省 C.湖北省 D.重庆市
10.“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B.减轻南方洪涝灾害
C.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 D.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
11.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 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 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208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48‰。下表为我国 2020~2023年人口净增长数量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净增人口数量(万人) 204 48 -85 -208
12.根据上表数据归纳我国人口变化会带来的人口问题有( )
A.资源紧张 B.就业困难 C.养老负担加重 D.交通压力增大
13.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放开“三孩”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③鼓励人口向海外迁移④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一种下沉式窑洞。建造之时,人们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深约 6~7
米的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图甲所示),做居住之用。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
向地面(图乙所示),供人们出行。“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4.下列有关地坑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因当地黄土层深厚而制宜②洞顶平坦,可作道路通行
③可使屋内有冬暖夏凉之感④斜坡通道利于引水入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地坑院”直接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是( )
A.人口众多 B.气候冬暖夏凉 C.交通便利 D.降水稀少
(本题 9分)近年来,依托农村电商平台,我国部分地区的县(区)长、市长走进直播间,化身“最
强销售员”,宣传当地美景,推销本地特色农产品,以帮助农民致富。目前,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瓜果、蔬
菜等,江西赣州每年可实现产值六百多万元,农户户均增收四千多元。完成下面小题。【科技兴农主题】
16.县长、市长做带货主播的直接目的是( )
A.成为网红 B.扩大销售量 C.扩大影响力 D.创新政府服务
17.特色农产品在“直播带货”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产品价格低 B.直播宣传扩大影响力
C.便利的交通 D.农产品品质好
18.“直播带货”相对于传统销售方式的优势有( )
①直观、生动 ②互动性更好 ③及时获得市场市场信息 ④销售价格更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 46 分)
19.(本题 10分)读中国政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AB为中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该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 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94%,
由此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 。
(2)C是中国陆上接壤的国家 。
(3)我国大陆与海南岛之间的海峡叫 ,是我国的内海。
(4)①省的简称 ②省的行政中心 。
20.(本题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节将至,新疆的麦盖提灰枣、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伽师新梅、熏马肉等农产品畅销
全国,进入千家万户。
材料二 图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1)我国农业地区分布东、西部差异明显,大致以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该线以西畜牧业发达,主要
分布有内蒙古、青海、西藏、 四大牧区。
(2)甲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3)新疆地区水果品质优良,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写出两点即可)
21.(本题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嘉兴自古以来就有“丝绸之府,衣被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积极承接全球服装
纺织业的国际转移,先后孕育了“羊毛衫之都”濮院、“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等。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由于行业整体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和技术创新动力,平均利润率仅为 5.1%。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局部示意图及嘉兴气候资料图
(1)嘉兴市位于 省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
(2)嘉兴成为“丝绸之府”的自然原因是 、 。(至少答两点)
(3)结合材料,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简析该地区发展纺织产业的优
势社会条件(任答一点)。
(4)请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22.(本题 12分)【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南水北调工程
【课题资料】
资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 2021 年 5 月 14 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
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
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
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资料二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我
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 20 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
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资料三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课题思考】
(1)根据资料一、三,说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
(2)根据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最缺的地区,并简析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3)简析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B D C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C A D B D A
19.(1)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2)蒙古
(3)琼州海峡
(4) 赣 郑州
20.(1) 400 新疆
(2) 水田 水稻
(3)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瓜果较甜;夏季光照强烈,利于瓜果着色;日照时间长,利于有机质积累;
土壤条件适宜;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好。
21.(1) 浙江 综合性
(2) 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利于桑树生长 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桑蚕养殖
(3)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与技术创新动力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
基础雄厚;承接了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4)引进工业机器人;注重产品设计;重视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增加创新激励等;拓
展营销渠道,大力发展服装电商等。
22.(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而水资源少。
(3)①有效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②缓解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③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率;④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⑤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