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濉溪县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进一步普及学生国家版图知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 益.提高学生海洋大国意识,某校地理小组举行了“一点一线皆山河” 的主题探究活动:图 1 是中国疆域图。据此完成 1~2题。
图 1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家版图具有以下特征
①面积大 ②中低纬度 ③海陆兼备 ④北寒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④②③④
2.黄岩岛和钓鱼岛分别位于的海域是
A.渤海、黄海 B.东海、渤海 C.南海、黄海 D.南海、东海 2021 年 5 月 11 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表 1 为我国
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 3~4 题。 表 1
人口 普查 大陆地区人 口总数(亿) 0 -14 岁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 15 -59 岁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60 岁及以上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第六次 13. 43 16. 60 70. 14 13. 26
第七次 14. 12 17. 95 63. 35 18. 70
A.大陆地区人口总数开始减少 B.0-14 岁人口比重下降
C.15 - 59 岁人口比重上升 D.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4. 2021 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C.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D.减缓我国人口增长
2023 年 7 月 29 日至 8 月 1 日,受超强台风“杜苏芮 ”影响,京 津冀遭遇特大暴雨。从本世纪开始,北京将沿用多年的“防汛 ”口号 首次改为“迎汛 ”,面对暴雨引发的洪涝的相关问题,北京市要求各 相关部门做好切实的防灾工作。据此完成 5~6 题。
5.气象局发布“特大暴雨 ”的天气符号是 ( )
6.中学生需要掌握暴雨洪涝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应对暴雨洪 涝方法合理的是( )
①遇到暴雨洪水时要躲开井盖、坑洼
②山区遇到暴雨应向山谷谷底处快速转移
③保持通讯畅通,方便撤离、呼救使用
④遇到暴雨洪水时要远离电线杆、路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丹水北运 ”指将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箱液袋后,搭上浩 吉铁路“北煤南运 ”列车的返程空车,“捎脚运输 ”至陕西、山西、 内蒙古等地,让铁路沿线地区 1500 万人民群众喝上了来自丹江口的 天然好水。图 2 为浩吉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 7~8题。
图 2
7.“丹水北运 ”反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
A.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南多北少 D.水资源西多东少 8.“丹水北运 ”的意义是 ( )
A.提高了北方河流的航运能力
B.提高了北方沿线居民的用水质量 C.减轻了丹江口水库的污染问题
D.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
感光材料工业曾是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多年的行业,一个小小的 胶卷,集纳了 100 多种精细化工原料,有人感叹“能自行制造胶片, 犹如能制造火箭 ”。作为后起之秀.中国 7 家感光材料企业集体崛起, 改写了世界影像工业史。图 3 为我国感光材料企业分布图。据此完成
9~10 题。
图 3
9.我国感光材料企业的分布,正确的有 A.汕头感光化学厂~辽中南工业基地 B.无锡电影胶片厂一京津唐工业基地 C.上海感光胶片厂一长三角工业基地 D.保定第一胶片厂一珠三角工业基地 10.我国感光材料企业迅速崛起主要依靠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优越的气候条件
C.发达的交通运输 D.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小题,共 20 分)
11.(6 分)219 国道和 318 国道是我国最长的两条国道,也是最美的 景观大道。图 4 为 219 国道和 318 国道所经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列问题。
图 4
(1) 沿 219 国道从北向南途经过三个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所填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欢度 的传统节日是 。(2 分)
(2) 沿 318 国道由西向东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种地形分布态势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 是 ,该地势特点使我国大部分河流 (流向)流向海洋。 (3 分)
(3) 219 国道和 318 国道沿线气候多样。写出两条国道共同穿过 的气候类型 。(1 分)
12.(7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 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黄河,某校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展 开对黄河的探究。图 5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黄河之概况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 流人 海。(1 分)
探究二:黄河之恩泽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中游, 黄河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段塑造了具有“塞 上江南 ”美誉的甲 平原和河套平原以及下游的华北平原。(2 分)
探究三:黄河之忧患
(3) 黄河自古多忧患,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 ”,严重威胁着 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为其成因结构图,A、B、C 三处应填 人的数字序号依次为 、 、 。(3 分)
①流速变缓 ②含沙量加大 ③夏季多暴雨
探究四:黄河之治理
(4)沿黄各省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让黄河流域的 生态环境在治理中改善显著。黄河变清的主要原因有 。(1 分) 13.(7 分)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中国人的饭碗必 须端在自己手里。图 6 示意我国某粮食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据此 完成下列问题。
图 6
(1) 据图可知,农民收获的粮食作物是 。该粮食作物
主要分布在N (山脉)一淮河以北,乙处主要的耕地类型是 。 (3 分)
(2) 据图可知,影响粮食收割顺序由乙一丙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选填“纬度 ”或“地形 ”或“海陆位置 ”)。搭载了北斗终端的 收割机在农田收割粮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参与粮食收割能 够 。(选填“增加粮食产量 ”或“提高生产效率 ’’)(2 分)
(3)试分析丁处种植粮食作物最主要的自然条件。(2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A B C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11. (6 分)
(1)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月三歌节 (2 分)
(2)四川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 (3 分)
(3)高原山地气候 (写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也可得 1 分) (1分)
12. (7 分)
(1)渤 (1 分)
(2)水能 宁夏 (2 分)
(3)③ ② ① (3 分)
(4)上中游修建水库、退耕还林还草、部分居民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 (写出一点,即可得 1 分) (1 分)
13. (7 分)
(1)小麦 秦岭 旱地 (3 分)
(2)地形 提高生产效率 (2 分)
(3)夏季光照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