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图中分界线 A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C.是我国人口分界线 D.大致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下图所示的场景多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3.我国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沿南岭一线 C.沿黄河南岸一线 D.沿长城一线4.关于图中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 界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B.B 界线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分界线C.E 界线西南以高原为主,为我国第二阶梯D.D 界线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5.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 (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 B.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1 月 0 ℃等温线(局部)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1 月 0℃等温线 D.各地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人文地理景观等要素7.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下列诗词描述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南方地区———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C.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青藏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我国四个地理区域中没有大盆地分布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与之有关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10.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400 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⑤南方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⑥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界线 ⑦水田与旱地的界线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④⑤⑦ C.①②④⑥⑦ D.①④⑤⑥⑦11.我国首都北京所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2.下列省区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A.山西、河北、 内蒙古、陕西 B.青海、河南、 内蒙古、甘肃C.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D.山东、陕西、宁夏、甘肃13.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贯穿河南的北部,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 名。读河南省简图。对于河南省的描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西高东低B.城市大多沿铁路线分布 C.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D.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14.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依燕山,西邻西山B.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最大交通枢纽D.长城、天坛、明孝陵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关于北京城市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城市 B.全国最大商业中心C.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D.全国旅游中心城市16.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断裂作用 C.风力侵蚀 D.水土流失17.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 ( )A.冬虫夏草 B.哈密瓜 C.荔枝 D.人参18.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甜菜 B.冬小麦、大豆 C.水稻、冬小麦 D.玉米、冬小麦19.“黑土地 ”形成的自然环境主要是 ( )A.寒冷干燥 B.炎热干旱 C.高温多雨 D.冷湿20.与北京市沙尘暴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 )A.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B.西北地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C.北京大气污染严重 D.北京靠近冬季风发源地二、综合题(30 分)21.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名:Ⅰ 、 Ⅱ 、Ⅲ 、 Ⅳ ; Ⅰ和Ⅱ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山脉)和 (河流)。(2)A 线大致与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 布接近,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 B 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C 线大致与 1 月 等温线的 分布最接近;确定 C 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22.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每空 1 分,共 5 分)(1)邻国 A 是 。(2)东北三省土壤肥沃,按照颜色,被人们称为 “ ”。(3)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 , 沃野千里 ”来形容。(4)B 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5)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位于长白山 脉两侧①②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地。23.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 1 分,共 8 分)我国水资源从地区 分布来看是不均衡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 38%以上,水资源仅占全 国的 8%左右;从降水的 季节分布来看,华北地 区高度集中在 7—8 月, 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 年降水量的 80%以上,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 旱。华北地区人口稠密, 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 用水十分紧张。(1)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2)结合材料,请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自然原因 ; 社会原因 。(3)为解决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 工程分 线、 线和东线三部分。东线输水干线建成投资少,读图试分 析其原因: 。(4)除了跨流域调水外,请你为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一条解决措 施: 。24.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 1 分,共 7 分)(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名称。A (山脉)① (河流)③ (省级 行政区)(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堆积区。(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 是 。(4)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 口集中的地区在( )A .塬 B .梁 C . 峁 D . 川(5)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面崎岖 B.千沟万壑 C.一望无垠 D.雪山连绵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5 D A A C D 6~10 D D A B B11~15 D C D A C 16~20 D D A D C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21.(1)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2)降水;地形;0℃; 气候(气温和降水)22. (1)朝鲜 (2)黑土地(3)山环水绕 (4)三江平原 (5)①23.(1)空间(2)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集中在 7、8 月份;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多,浪费、污染严重(3)南水北调; 西 中 可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减少了工程量(4)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淡化海水等(任写一条,合理即可)24.(1)太行山脉 黄河 陕西省(2)黄土 (3)窑洞 (4)D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