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泸州市古蔺县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地 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下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 ”采用的是 1972 年 12 月 7 日由阿波罗 17 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 ( )A .太阳 B .月球C .地球 D .火星2 .被称为“蓝色弹珠”的原因是表面积 71%被( )覆盖A .陆地 B .海洋C .岛屿 D .半岛3 .下图是这颗“蓝色弹珠”大小示意图,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 B .它的表面积约 5. 1 亿平方千米C .它有根巨大的地轴伞作为支撑 D .它的最北最南点称为南北极点阅读甲、 乙、丙、丁四地“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 .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判读正确的是 ( )A . 甲地——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温带海洋性气候C .丙地——热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温带大陆性气候5 .乙地气候主要位于 ( )A .亚洲东部 B .欧洲西部 C .赤道附近 D .地中海沿岸下面是世界人口分布图(部分)。读下图回答问题。6 . 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7 . 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 .经济发达 B .气候寒冷 C .炎热干旱 D .环境湿热8 .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A .低纬度地区 B .中高纬度地区C .中低纬度地区 D .高纬度地区2022 年 1 月 15 日,岛国汤加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 引发的海啸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9 .读图,图中汤加的经纬度最接近 ( )A .(18°N ,175°W) B .(18°S ,175°W)C .(18°N ,175°E) D .(18°S ,175°E)10 .汤加位于什么半球和什么半球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11 .根据汤加的纬度判断,汤加位于什么纬度 ( )A .低纬度 B .中纬度 C .高纬度12 .汤加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 ( )A .热带 B .南温带 C .南寒带D .北温带2022 年 1 月 22 日, 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 6.4 级地震。有日本专家预言, 日本附近海域将会发生 9.1 级的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也预言,未来 50 年内可能会有一场 9.0 级的大地震重创美国西海岸。下 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 日本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C .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14 .科学家预测日本附近海域与美国西海岸未来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是建立在板块构造学说与持续观测 的基础上。其理论依据是 (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整体一块 ②地球表层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④世界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15 .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B .迅速躲到卫生间墙角C .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D .迅速从高楼跳楼求生世界第四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自然环境独特。岛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乔木——波巴布树。其树 干粗大,一年中约有 8 个月会落叶(图 1)。果实成熟时,吸引成群猴子爬上树摘果子吃,因此又被称为“猴 面包树 ”。图 2 为马达加斯加岛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导致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17 .推测猴面包树落叶是为了 ( )A .减少热量散失 B .减少水分蒸发 C .防止大风侵袭 D .防止动物啃食18 .根据猴面包树的特征推测,如图中景观可能出现于 ( )A . 甲地 1 月 B . 甲地 7 月 C .乙地 1 月 D .乙地 7 月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 .(本题 10 分)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区域内的地势特征为 。(A:北高 南低;B :南高北低)图中小河①河段和②河段比较,流速较快的是 河段。(2)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若图中最高山峰的气温为 10℃,则甲居民点的气温可能为 。A .18℃ B .5℃ C .25℃ D .13℃(3)若量得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5.2 厘米,则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4)城市聚落大多由乡村聚落发展演化而来,受地形、水源、交通的影响,甲、乙两居民点中,未来最有可 能发育成为城镇的是 居民点。20 .(本题 10 分)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3)与丙地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是 (填字母)。(4)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中,夏季炎热干燥的是 (填字母)。(5)导致丁地与乙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1 .(本题 10 分)图 1 为地球光照图、图 2 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 1 中甲、乙、丁三地,该日昼最长的是 。(2)图 1 中甲、乙、丙、丁四地,此刻刚好日出的是 。(3)图 1 所示太阳光照情况对应图 2 中的 (填字母)位置,节气是 。这天之后,自贡市昼长开始变(选填“长”或“短”)。22 .(本题 1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目标:通过对聚落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增进对乡村和城市的了解,注重聚落保护。 任务一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材料一:民居屋顶的坡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墙体的厚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的冷暖; 窗户的大小也反映出居民避暑御寒的需要。此外, 民居的取材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植被状况。材料二:典型民居景观( 1)图中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反映了当地降水较 。(2)甲地民居主体建筑材料为 ,底层架空,上部为穿斗式,兼具通风、防潮和美化民居空间的作用;乙 地植被稀疏,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以 为主,墙体厚实,主要起到 的作用。任务二: 民居建造、布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材料三:有的聚落在平原错落有致地聚集成团块状,有的聚落在山区地区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3)根据下面思维导图,完成环境对聚落的影响。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聚落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① 地区(地形类型)在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麓气候② 的地区聚落规模较大聚落多沿③ 分布,可提供水源。材料四: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记录人们生活的一部“百 科全书”。(4)关于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请谈谈对其发展保护的措施。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D A C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A A D B C B C19 .( 1) A(北高南低) ② (2)A(3)26 (4)甲20 .( 1)全年高温多雨 (2)温带季风气候(3)D(4)C(5)海陆因素 21 .( 1)甲 (2)丁(3) C 夏至日 短22 .( 1)多(2) 木材 泥土 隔热(3) 平原 温暖湿润 河流(4)对于传统民居要定期进行修缮,清理打扫;制定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开发特色旅游业增加收入,保证传统民居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