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模拟作文“我愿意”,“我应当”还是“我能够”导写及范文展示【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多元价值取向彼此碰撞、相互交融的当今时代,有人倾向于“我愿意”,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有人执着于……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解析】这是一道引发联想与思考的材料作文题,关键在于对“我愿意”“我应当”等不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思考,并基于此确定立意。以下是对该作文题的审题解析:1.材料核心:材料呈现了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不同的价值倾向,列举了“我愿意”“我应当”两种,同时以“有人执着于……”暗示还有其他可能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这些价值取向的内涵、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我愿意” 的内涵:“我愿意”强调的是个人内心的意愿、热爱和自我选择。它通常基于个人的兴趣、情感和追求,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主动探索和追求。比如,一个人因为热爱音乐,不顾外界的质疑和困难,“我愿意”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这是源于内心对音乐的热爱驱使他做出的选择。从积极方面看,“我愿意”能激发个人的热情和创造力,让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充满动力;但从消极角度考虑,如果过度强调“我愿意”,可能会导致个人过于自我中心,忽视他人和社会的需求。3.“我应当” 的内涵:“我应当”侧重于责任、义务和道德规范。它意味着个体基于社会角色、道德准则或他人期望,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做某些事情。例如,医生在疫情期间,“我应当”坚守岗位救治患者,这是出于对医生职业的责任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应当”体现了个体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护,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我应当”,可能会使人陷入被动和压抑,缺乏对自身兴趣和需求的关注。【立意】1.单独论述一种价值取向:可以选择“我愿意”或“我应当”其中一种进行深入阐述,强调其重要性。比如论述“我愿意”对个人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作用,列举因“我愿意”而取得成功的事例进行论证;或者论述“我应当” 对社会稳定、个人品德塑造的意义,以不同职业履行责任的事迹为论据。(1)从 “我愿意” 出发立意立意:遵循内心,成就自我。解析:“我愿意” 体现个体对内心热爱的追随。在多元价值时代,坚守自我意愿能激发无限潜能。如乔布斯热衷于创新产品,改变世界,他不顾当时行业的常规,坚持按照自己对科技与美学融合的意愿,打造苹果产品,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此立意,可强调倾听内心声音,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适用素材:莫扎特从小痴迷音乐,即便生活困苦,依然 “我愿意” 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留下诸多经典作品。他不顾世俗眼光,坚持走自己的音乐道路,成就了非凡人生。(2)从 “我应当” 出发立意立意:担当责任,铸就不凡。解析:“我应当” 承载着责任与义务。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秉持 “我应当” 的态度,能推动社会进步。像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深知自己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 “应当” 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努力,几十年如一日投身研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适用素材:“时代楷模” 黄文秀,放弃城市繁华,回到家乡,认为自己 “应当” 为家乡脱贫事业贡献力量。她一心为村民谋福利,最终将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感。2.探讨两种价值取向的关系:分析“我愿意”和“我应当”的相互作用。可以论述二者相辅相成,“我愿意”为“我应当”的责任履行注入热情和动力,而 “我应当”能为“我愿意”的追求提供方向和约束,使其更具社会价值。也可以探讨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平衡二者,如在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如何做出恰当的选择。从 “我愿意” 与 “我应当” 关系出发立意立意:以 “愿意” 为帆,以 “应当” 为桨,驶向人生彼岸。解析:“我愿意” 给予我们追求的热情与动力,“我应当” 为我们指明方向,提供约束。二者结合,方能更好前行。比如一些环保志愿者,他们出于 “我愿意” 的热爱投身环保活动,同时又秉持 “我应当” 的责任感,遵循科学的环保理念和社会道德规范,让环保行动更具成效。适用素材:鲁迅起初 “愿意” 以医学救国,后意识到精神启蒙的重要性,认为自己 “应当” 以笔为武器唤醒民众。他将个人意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为民族觉醒做出巨大贡献。3.拓展其他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中的省略号,挖掘其他可能的价值取向,如 “我能够”(强调个人能力与自信)等,并与“我愿意”“我应当”进行比较、融合,提出独特的观点。立意:“我能够”,自信前行,创造可能。解析:在多元价值时代,“我能够” 体现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与肯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积极尝试,突破自我。比如埃隆 马斯克坚信自己 “能够” 改变人类的出行和能源方式,凭借这种自信,他在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适用素材:邓亚萍身材不高,在很多人认为她不适合打乒乓球的情况下,她坚信 “我能够” 成为优秀运动员。凭借超强的自信和不懈努力,她在赛场上所向披靡,成为乒乓球界的传奇。【写作要求】1.紧扣立意文章内容需紧密围绕审题立意确定的核心观点展开论述。若立意强调 “我愿意” 与 “我应当” 的结合,论述就要围绕二者如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行,不能偏离主题去单独论述某一方面。笼统论述多元价值取向,不宜得高分。2.论据充分为支撑观点,要运用丰富多样的论据。可以是历史人物、当代名人的事例,如钱伟长、袁隆平、黄文秀等;也可以是社会现象、生活实例等。例如论述 “我愿意” 时,可列举身边有人因热爱手工制作,不顾他人质疑,坚持创作并取得成功的例子。论据要真实、典型,具有说服力。3.深入分析不能仅罗列论据,要对论据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其与观点的内在联系。如使用乔布斯的例子时,要分析他 “我愿意” 追求创新背后的驱动力,以及这种追求如何成就了他和苹果公司,进而论证 “遵循内心,成就自我” 的观点。3.清晰合理文章结构应层次分明,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等。以总分总结构为例,开头部分提出论点,如 “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我愿意’ 与 ‘我应当’ 需相辅相成,方能实现人生价值”。中间分述部分,分别论述 “我愿意” 的作用、“我应当” 的意义,以及二者结合的必要性。结尾总结升华,再次强调论点,如 “将 ‘我愿意’ 的热情与 ‘我应当’ 的担当紧密结合,我们就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个人与社会创造更多价值”。4.明确文体若选择写议论文,就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论点、论据、论证来阐述观点。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方法要多样,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若选择写记叙文,要通过讲述故事来体现主题,情节要生动,人物形象要鲜明,可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如以 “我愿意” 为主题写记叙文,可讲述自己为追求喜欢的绘画,克服困难参加比赛的故事。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符合该文体的特点。5. 其他要求避免套作抄袭:文章内容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要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从独特的角度对话题进行分析论述。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作过程中不要提及真实姓名、学校名称等个人信息,以免违反考试规则。字数达标:不少于 800 字,确保文章内容丰富,论述充分。但也不宜过长,以免冗长拖沓。【评分标准】一类卷(54-60):能扣住关键词“我愿意”“我应当”,立足于材料,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内涵,充分表达作者个人的心得、理性认识和思考,并加以思辨合理的论证,有理有据,思维缜密。语言顺畅,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具有读者意识,情感饱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有思辨分析。能紧扣论述范畴,体现辩证思考,给读者以深刻启发,则要勇于打高分,甚至满分。(15%左右)二类卷(49-53):能扣住关键词“我愿意”“我应当”,立足于材料,准确地理解材料内涵,能表达出个人的心得、理性认识和思考,并进行思辨合理的论证,语言顺畅,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具有读者意识,书写清晰,卷面较为规范,有思辨意识。(40%左右)三类卷(44-48):能扣住关键词“我愿意”“我应当”,立足于材料,比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内涵,部分内容能表达出个人的心得、理性认识和思考,以基本合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辨析和论证,体现材料的基本精神。成为材料扩写,偶有句子体现思辨力,语言基本通顺,具有一定的读者意识,内容相对完整,基本完成写作任务。(40%左右)四类卷及以下(44以下):能扣住关键词“我愿意”“我应当”,未表达出个人的心得、理性认识和思考,肤浅甚至错误解读。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力方面存在欠缺,写成流水账,文体不明显,缺乏读者意识,对材料中的论述解读不够准确全面,理解有偏颇。(5%左右)具体细则:1.没有标题扣2分。2.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3.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800-600字,38-43分;600-400字,25-30分;400-100字的,15分左右;100字以下,5-10分。4.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5.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40分。【优秀作文】意愿之舟轻飏,担当之风吹衣 繁花与野稗丛生,这个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有人倾向于"我愿意"的意愿之舟,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的担当之风。在人生之条道路上,意愿与担当并行,这便要求我们轻飏起意愿的小舟,沉醉在担当的柔风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于意愿中得心之所向,牵引前行。行事的意愿对于整个过程极其重要,它如同逐浪的风,如同那前行的塔。我们说有了意愿,人生的行进会快,意志会坚定,目光会坚毅。九零后的年轻小伙宋令东自小沉迷于我国的航空航天,仰慕航天人,同时不断追随着。他明知会有崎岖的道路,明知这背后的责任之重,但丝豪不畏惧。用那颗最纯真的航空心指引前行.终圆梦太空。由此可见,意愿这一驱动力的强大,"我愿意"终成为了"我可以"。"愿意"是迈出步伐的内心驱动,是心之使然。于担当中得身之所处,坚毅直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应当"似乎被磨平了,有些人的担当意识快要殆尽,"卑以自牧,含章可贞"的美好品德只能弘扬,而不该被遗忘。古有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红楼一梦";今有樊锦诗奉献终生为敦煌,造就“敦煌图景"。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一生都在为敦煌付出。大学毕业后的她毅然来到了水士不服的敦煌,她原有众多的岗位可选择,但她认为"敦煌需要我",于是便开启了这艰难的数煌修复。终于,她完成了使命,终创造了灿烂的"数字敦煌"。可见,在担当与责任面前,人们可以愈加坚定,愈加奉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领导人的担当;视察工作,体察民情,他用行动阐述着中国领导人的担当。"我应当"是内心坚毅的保障,是明确为位责任的指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让意愿之舟轻飏,担当之风吹衣。意愿与担当不是相互割裂的,要以"我愿意"的心践行,更要以"我应当”的身导航。在既有繁花又得野稗的当今时代,在这个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务必多些"我愿意"与"我应当"。鼓起意愿的动力,多些担当的动力,多些责任,多些坚毅。民族危难之际,李大钊慷慨放言:“一日有一日之黎明,一稘有一稘之黎明,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诚哉斯言!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吾辈当在意愿与担当中砥砺前行。人生如舟,时光逐浪,日拱一卒,功不唐娟!行动吧,青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