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自然资源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思考:图片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自然资源?P61 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阳光桌椅书本墙体一、什么是自然资源空气风√√√×××答:阳光、风、空气属于自然资源。书本、桌椅、墙体不属于自然资源。阳光桌椅书本墙体一、什么是自然资源空气风×××√√√阳光、风、空气这三种自然资源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并且对我们人类而言是有用的。识别:自然界的;目前有用根据这三种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自然资源?地震海啸一、什么是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阳光动物矿物河流耕地海鱼P61二、自然资源的分类课本62—63页可再生资源:可更新、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P62)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P63)(主要指矿产资源)生长成为经过长期开发一棵树一片树林矿山矿山遗址可再生非可再生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成泥炭,泥炭长期被埋入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煤炭。这一过程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用一点少一点 非可再生资源下列自然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请说明理由。【温泉、风能、树木、草地、石油、潮汐能、天然气、藏羚羊、花岗岩】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 温泉、风能、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 石油、天然气、花岗岩理由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再生,更新、或者循环利用 用一些就少一些,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再生的二、自然资源的分类课本62—63页二、自然资源的分类课本62页被乱砍滥伐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也很有可能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对于可再生资源,应该注意保护与培育生机勃勃的树林(可再生)寸草不生的荒地(难恢复)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休渔期二、自然资源的分类课本63页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珍惜并且节约利用,也可以积极寻找替代品(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燃气灶沥青汽油三、我国的自然资源资源名称 总量在世界的排名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值国土资源 3 1/3矿产资源 3 3/5耕地面积 4 1/3河流年径流量 6 1/4森林面积 6 1/5数量特征由上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但因我国人口超过()致使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填“多/少”】丰富14亿少)【填“丰富/匮乏”】;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三、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特征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分布不均匀南方北方青藏地区西北东南多西北少戈壁、荒漠、沙漠、草地旱地、林地水田、林地草地高寒荒漠三、我国的自然资源活动:阅读课本64页的图并完成下列选择题。(1)【多选】我国的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单选】我国铁矿与金矿主要分布在南方还是北方?(3)【单选】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还是北方?矿产资源 分布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金矿有色金属资源A.华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北A.南方 B.北方A.南方 B.北方分布不均匀√√√√√结合所学知识与课本65页的活动三,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资源紧缺的问题?三、我国的自然资源因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又加之人口众多,所以加剧了资源的紧缺状况。三、我国的自然资源节流——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三、我国的自然资源节流——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节约用电绿色出行阅读课本65页的材料四并思考:除了节约使用资源,我们还可以怎样保护资源和环境?三、我国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开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进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资源的进口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节约资源的意识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我国的自然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讨论自然资源概况1.什么是自然资源①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和能量2.自然资源的分类3.我国的自然资源课堂小结②气候、土地、水、生物、矿产、海洋资源等①可再生资源保护、培育②非可再生资源珍惜、节约、寻找替代品①特征: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匀②对策:开源节流、改进科技提高利用率增加进口、加大宣传、坚持基本国策当堂练习《自然资源概况》1.“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①气候资源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生物资源⑤光产资源⑥海洋资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B.砍伐森林,获取木材C.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3.日常生活中,我们①呼吸的空气;②饮用的水;③日常使用的钢铁工具;④取暖用的煤;⑤做饭用的天然气;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太阳能;⑦学习用的纸质书本;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①②⑥⑦ 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⑥4.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小桐观赏赛事期间,发现所有场馆、交通工具100%使用绿色电力,赛事举办全程践行“碳减排”理念,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 ②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大量使用办公纸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课题 《自然资源概况》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对于本节的内容,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即“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而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内容,则是以活动探究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但考虑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自然资源的迫切性,教师将在课堂上向学生重点介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举措,以此强化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然资源方面的知识,可以简单列举出一些自然资源,但只是对这些知识表面的、零散的认识,并不能准确说出自然资源的含义、类型、分布以及保护等。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辨别身边的资源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借助地图,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综合思维:知道自然资源如何分类,能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人地协调观: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方式,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① 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②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知道保护资源的常见举措。 (2)确立理由:① 学习一种新的地理事物,首先应该知道这种地理事物是什么,因此对应于本节的内容,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② 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然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有必要使学生懂得分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③认识一种地理事物最终还要落到实处,因此有必要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的特点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2)确立理由:本节教材并没有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但是考虑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的需要,因此本节课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我国资源的分布状况,而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比较多且复杂,因此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导学案、教辅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 播放与自然资源相关地视频,要求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视频中提到了那些自然资源”,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二、新课讲授 1. 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 (1)展示“教室中的资源”图片,让学生思考: ①教室中的资源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 (2)引导学生说出教室中自然资源并显示答案:阳光、风、空气属于自然资源。 (3)根据这三种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说说我们可以如何识别自然资源? (4)识别自然资源时,我们首先可以考虑这种资源是否为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如阳光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资源,而书本、桌椅等是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并非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物质。其次,该资源既可以是某种物质,如阳光、空气等,也可以是某种能量,如太阳能、风能等。最后,自然资源一定是对人类有用的,如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等,且是目前对人类有用的,如台风、地震、海啸属于自然现象,但目前还无法被人类利用,因此不属于自然资源。 【注】教师在讲授自然资源的识别方法时,可以借助板书,同时提醒学生记笔记。 【自然资源的种类】 (1)教师展示“降水”、“耕地”、“河流”、“动物”、“矿产”、“海洋”的相关图片,要求学生将图片中的内容与对应的资源类型连接起来。 (2)动画展示答案,并且对每种资源类型进行拓展:①气候资源如降水、风、积温、昼夜温差、热量等。 ②土地资源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③水资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④生物资源包括动物和植物。 ⑤矿产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也包括金、银等的金属矿,还包括玄武岩、花岗岩等的非金属矿。 ⑥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等。 读图并根据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 认真听讲,在课本划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学生在课本上划出相应的内容并补充笔记。 做出判断并连线。 认真听讲,在课本上划出自然资源的种类并作相应的补充。 让学生先自己做出判断,再展示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加深对自然资源的理解。 先展示图片,等学生思考之后再出示答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印象。教学过程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二、新课讲授 2.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过渡:如果我们要把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之只分成两大类的话,同学们会怎样划分呢? (2)动画展示“一棵树生长繁衍成一片茂盛的树林”以及“一座矿山被长期开发之后变成矿山遗址”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自然资源存在可再生和非可再生的差异。 【注】此处教师补充说明区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方法:首先,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合理使用后,其数量并不会减少,而非可再生资源则是用一点少一点且形成缓慢。其次,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板书并提醒学生记笔记。 (3)补充说明:矿产资源之所以是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其形成的过程非常缓慢,少则几百万年,多则上千万年,该时间尺度对于人类历史而言非常的长久。 (4)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判断温泉、风能、树木、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中,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并说明理由? (5)动画展示答案,并与学生共同说出判断的理由。 【对待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资源的态度】 【过渡】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1)动画展示“生机勃勃的树林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地”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也很有可能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再进一步引出对待可再生资源的态度:注意保护和培育。 (2)展示“燃气灶”、“柏油马路”、“汽油”三张图片,这些事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它们的原材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因而得出“非可再生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结论。再进一步引出对待非可再生资源的态度:珍惜并且节约利用,此外还可以积极寻找替代品如太阳能、风能等。 根据课本内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真听课并记笔记。 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判断。 认真听课,在课本上画出相应的内容。 从多种多样的资源类型到两种资源类型,自然而然过渡到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讲完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以及区分之后,再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知识点,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二、新课讲授 3. 我国的自然资源 【基本特征】 (1)展示“我国多种自然资源的总量排名”以及“这些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得比值”相关表格数据,要求学生根据表格数据完成相应的填空题: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但因我国人口超过( ),致使人均占有的资源量( )。 (2)动画展示答案,进而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分布特征】 (1)出示“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图”,要求学生读图说出这两种资源的分布特征。 (2)教学生如何看地理图,首先要看图例,如果有指向标的话还需注意方向,接着结合图例分析相应的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3)动画展示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匀。 (4)要求学生阅读课本64页的图并思考: ①我国的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②我国铁矿与金矿的南北分布状况如何? ③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5)出示答案,同时提醒学生在课本64页记笔记。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1)过渡:因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又加上人口众多,所以加剧了资源的紧缺状况。那么为了缓解这种资源紧缺的状况,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5页的活动三,并从中寻找答案。 (2)出示“垃圾分类回收”、“一次性消费品”、“贺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绿色出行”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可以成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措施。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65页的材料四并思考:除了节约使用资源外,还可以怎样保护资源与环境? (4)展示答案: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5)播放与新能源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新能源 分析数据,思考问题。 记录相应的笔记。 读图思考问题。 记录相应的笔记。 读图思考问题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认真听讲并记笔记。 根据课本提示思考问题。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 该部分内容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学生,使其真正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以及分布特征。 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过程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二、新课讲授 3. 我国的自然资源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的认识并直观的感受到新能源的优势。 (6)引导学生讨论保护自然资源的其它措施。 (7)动画出示其它举措: ①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②增加进口、扩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进口渠道。 ③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节约资源的意识。 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讨论并自主发言,记录相应的笔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定义(P61)2.识别:自然界的,目前有用。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资源(P62) 态度 保护与培育;2.非可再生资源(P63) 态度 珍惜、节约、寻找替代品。三、我国的自然资源1.特征: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匀;2.对策:开源节流、改进科技,提高利用率、增加进口、加大宣传、坚持基本国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docx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