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有为有不为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有为有不为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有为有不为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狡黠( ) 慰藉( ) 跻身( ) 惬意( )
省悟( ) 呜咽( ) 附和( ) 倔强(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防 yù( ) 荣 yù( ) 渊 bó( ) 不言而 yù( )
通 xiāo( )达旦 张 huáng( )失措 千钧一 fà( )
3.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B.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C.20世纪的后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们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不辱使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D.李老师性格和蔼,平易近人,大家都喜欢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有没有亲身实践,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热播电视剧《庆余年》受到广大观众追捧,原因是因为制作精良、演员演技在线。
D.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当然,也有必要思考随之而来的问题。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演员在狭小密闭的宇航服内表演,时间一长,面罩内就会蒙上一层雾气,因此道具服装就必须像真正的航天服一样,加装通风系统。②头盔系统通过齿轮组的精巧设计,实现穿脱自如,而为了拍摄时能捕捉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头盔内还要加装照明装置。③从寥寥几张设计概念图,到产出一件质感真实的实体宇航服,中间要过重重关卡。④要让这些系统顺畅工作,就要提供充足的电能,在道具中设置蓄电池及供电线路。
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7.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 )
(2)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 )
(3)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
(4)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
8.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
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 时光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就是 “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 “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 “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 “应该” 二字。什么叫 “应该” 呢?这有点像仁义的 “义” 字。韩愈给 “义” 字下的定义是 “行而宜之之谓义”。“义” 就是 “宜”,而 “宜” 就是 “合适”,也就是 “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 “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嘛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⑥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 。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⑦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⑧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 “为” 错了,就毅然回头。
9.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文中在论述何为大小恶和大小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
11.这篇文章引用了许多名言和警句,请摘出其中一句,并说出它的作用。
12.简要分析③—⑦段的论证思路。
13.本文题是 “有为有不为”,但文中却用大量的笔墨谈论 “善” 与 “恶” 的大小,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就自己的人生
俞敏洪
①记得我在读大学时,成绩一直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
②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你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的岁月中间,你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我们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过去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路也能走好,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每一个同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21cnjy.com
③第一样叫作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作“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让我有勇气不断地参加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我有一个邻居,非常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他是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崇拜徐霞客,所以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考了九十七分。徐霞客也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感觉,所以我下定决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的这一梦想。所以,同学们,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④第二样东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扫就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当我忘了打水时,同学就提醒我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十年后,到了1995年年底时,我因事业的发展需要找合作者。于是,我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当年的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后来,他们跟我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还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因此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我们和你一起回国。”
⑤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________。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21·世纪*教育网
(文章有删改)
14.作者说:“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这两样东西具体指什么?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我们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
16.阅读选文第⑤段,依据语境,补全横线处的内容。
ww-2-1-cnjy-com
17.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要成就自己的人生还需要什么条件。
链接材料:俞敏洪有过三次参加高考的经历,留学的夙愿也未能实现,后来当老师也出现过种种不如意,但是他不曾妥协。他认为这是生活在让他懂得如何在“绝望中去寻找希望”,从而主动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松花江上 王统照①
两条名字异常美丽,且富有诗意的江水,偏在东北。我们想起鸭绿就会联想到日人的耀武,想起松花就有俄人的暗影。风景的幽清,自来是战血洗涤成的。人类原不容易有真正的爱美的思想,那只是超乎是非利害无关心的一时的兴趣的冲发,及至将他们的兽性尽情发散的时候,哪里还管什么风景、文化?人类的全历史呢,物与物相竞,说是利用弱肉强食的公例,人并不能比物类超出多少,人们在不自知中用此公例彼此相斫,所以到处是血洗的山河!
偶然来到这北方之上海东方之莫斯科的滨江;偶然在这四月中的晴和天气在松花江畔流连,看着那一江粼粼的春水与横亘江面的三千二百尺的铁桥,水上拍浮着的小木筏子,以及江岸上的烟突人语。我同王张两君立在几个洗衣妇女的旁边,岸上的短衣沾土的中国苦力,破褴,无聊,仿佛到处寻觅什么似的白俄,与偶尔经过的日本人,掺杂的言语与奇异的行动,点缀着这江面的繁华。我们几次想乘小火轮到江对面的太阳岛去看看那边的海水浴场,与俄人的生活,江流迅急,当中有一段漩流,虽然坐了小木筏也一样过得去。大家却都不肯冒险。问了几次小火轮又没有过江去的。末后我们只好雇了一只木筏放乎中流。究竟没有渡过江去。在江边停着许多中国的小轮都是往松江下游各县去的,正如长江边的扬州班、芜湖班一样。其实松花江的水比著名的扬子清丽得多,或者两岸小沙土的缘故,也许是船行较少不挟着很多的泥沙。当此初春,四望微见嫩黄的柳枝与淡碧的小草,在这“北国”中点缀出不少的生趣。
这条铁桥虽没有黄河铁桥长,然而背景太好,不是茫茫的土岸、童山,这里是繁盛街市之一角的突影。由许多雄伟建筑物迤逦②着下拢来的清江,像一段碧玉横卧在深灰淡红色的旧时的绮罗层中,古雅中不失其鲜艳。而且因为地带上富有国际趣味的关系,容易使人联想到旧的残灭与新的发展。从这边溯上或沿流而下可以浏览这“北国”最美丽的沿岸的风物。
以这里特有的气候与特有的自然风物,以及近代的都市文化之发展,与俄罗斯的气氛之浓重,形成一种异常的氛围。我在江中的筏子上感到轻盈也感到雄壮,比起在柔丽的西子湖边荡舟的心情来迥然不同。人所可贵的是联想,而联想乃由环境的不同刺激而成,为各别的异样。是在“北国”的松花江上,这里没有黄河两岸的风沙、童山、土室,也不像扬子江两岸的碧草杂树与菜圃、农家。然而近代生活的显映在岸上的建筑物与人民的服装中可以看得出。再往远处去,塞外的居民,雄奇的山岭,浩荡与奇突雄壮的景象,是有它自己的面目的。
初暖的春阳,微吻着北国的晴波,
黧面筏手高唱着北满的歌相和。
远来,远来,浮动着现代都市的噪音,
飘过,在活舞着双臂的劳人心中起落。
包头跣足彳亍③着过去异国的流亡者,
他是愤怒,惭悔,希冀对望着旧的山河!
诗的趣味,画的搜求,在这里一切付于寥廓,
沉着——烘露出,吟啸出这铁的力量的链索。
(有删改)
[注]①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作家、诗人。作品主要表现“美”与“爱”的理想。本文创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兴起。②迤逦:曲折连绵。③彳亍:小步走,走走停停的样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描绘了松花江岸上中国苦力形象,短衣破烂,贫穷无依。
B.文中将松花江与黄河、扬子江进行类比,赞美东北的自然风光。
C.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联想丰富,写法自由,读来能增广见闻。
D.文章匠心独运,风物与人物、现实与历史交织,富有哲思与诗意。
19.文章第一段多处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感情渗透在议论中,耐人寻味。请举一例简要分析。
20.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当此初春,四望微见嫩黄的柳枝与淡碧的小草,在这“北国”中点缀出不少的生趣。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由许多雄伟建筑物迤逦着下拢来的清江,像一段碧玉横卧在深灰淡红色的旧时的绮罗层中,古雅中不失其鲜艳。
(句中喻体“深灰淡红色的旧时的绮罗层”,生动新颖。请写出其本体,并分析两者的相似性。)
21.文章以新诗作结,形式独特,意蕴丰厚。请简要分析。
答案
1.xiá;jiè;jī;qiè;xǐng;yè;hè;jué jiàng
2.御;誉;博;喻;宵;皇;发
3.B 4.D 5.B 6.B 7.(1)比喻 (2)反问 (3)引用 (4)拟人
8.示例一:善良是红尘深处的一盏明灯,照亮世间阴暗的角落。
示例二:时光如流星,你还来不及欣赏那夺目的光亮,它已消失在茫茫夜空,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痕。
9.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 “为” 错了,就毅然回头。
10.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特点是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小善小恶(如公交让座)和历史上的大善大恶(如文天祥就义)的例子,进行鲜明对比,使善恶大小的概念更加清晰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例如引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用是引出善恶有大小之别的观点,同时也为后文对大小善和大小恶的具体论述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12.首先引用古语引出善恶有大小之别;接着通过公交让座的例子阐述小善小恶的现象及从中体现的社会道德;然后以文天祥为例说明大善大恶,尤其是在历史中更能看清;再阐述大小善和大小恶之间有联系,以贪污行为为例说明小恶可能发展为大恶;最后总结大小善和大小恶的概念只是大体轮廓。
13.不离题。因为 “善” 与 “恶” 的大小之分是理解 “有为有不为” 的关键。知道什么是大善大恶、小善小恶,才能明白应该做什么(有为),不应该做什么(有不为),是对 “有为有不为” 观点的具体阐释,从而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14、①理想,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②良心,即做好事,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
15、【示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生命的终点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16、【示例】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符合语境,意思对即可)
17、还需要不怕挫折,不向命运低头,不断寻找希望的勇气,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18.B
19.示例:“风景的幽清,自来是战血洗涤成的”,在议论中饱含对侵略战争的愤怒与谴责,对美景所在地不能免于战祸的痛心与无奈。
20.(1)点染出松花江畔初春的美丽和生机;暗示主题:沦陷区还有收复的希望。
(2)本体是江边老建筑物倒影,喻体是指有历史感的华贵的丝织物,两者都有古雅之美。
21示例
①关于“形式独特”:自创新诗作结,遥接开头“诗意”,由文入诗,把情感推向高潮,新颖别致。②关于“意蕴丰厚”:前四句表达了对沦陷区人民的挚爱与赞美;后四句抒发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对有心无力的自责,以及对收复东北的寄望与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