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地理
2025.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共2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从古至今,人类对地球及其所处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图1为伽利略观察木星的记录(部分)及木星与伽利略卫星关系示意图,图2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通过连续观察,伽利略看到木星周围( )
①总是有几个光点 ②光点的大小与木星一致
③光点数量会变化 ④光点与木星距离会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在“地心说”盛行时期,依据对木星的观察事实,伽利略提出( )
A. 地球不一定是宇宙中心 B. 木星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C. 木星卫星数量总在增加 D. 四颗卫星都围绕地球转
3. 能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有( )
①太阳和月亮的形状为圆形 ②古人看到月食边缘为弧形
③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④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八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是( )
A. 太阳和水星 B. 火星和木星 C. 金星和火星 D. 天王星和海王星
5. 太阳系中,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 不能发光发热 B. 围绕太阳公转 C. 拥有自然卫星 D. 唯一存在生命
2024年11月28日,随着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自仁川国际机场飞抵桃仙国际机场,第十一批在韩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反映出两机场的( )
①经、纬度 ②距海远近 ③直线距离 ④海拔差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运-20运输机飞行的总体方向为( )
A. 自南向北 B. 自西向东
C. 自东南向西北 D. 先向东后向北
黄河流域的先民通过观察四季中的现象,总结出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由此也有了“年”的概念。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图为地球运动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年”是( )
①由地球自转产生 ②由地球公转产生
③以昼夜更替为周期 ④以四季轮转为周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在黄河流域,春节期间农业生产多处于( )
A 春种时期 B. 夏忙时期 C. 秋收时期 D. 冬藏时期
10. 2025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开始至2月4日结束。这期间将经历的节气是( )
A. 冬至 B. 立春 C. 春分 D. 清明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姿态万千。图为陆地地形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 )
A. 甲为岛屿 B. 乙为半岛
C. 丙为海峡 D. 丁为海湾
12. 不同陆地地形类型的形态特征是( )
A. 山地—地表起伏小,海拔较高 B. 高原—平坦的高地,边缘陡峭
C. 平原—被高地环绕、中部低平 D. 丘陵—崎岖的高地,多为脉状
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局部)及冰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从该视角俯视地球,所见区域( )
A 陆地较海洋广阔 B. 地跨东、西半球
C. 均为北寒带范围 D. 南极点纬度最高
14.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图示区域( )
A. 分属于六大板块 B. 板块间均相互挤压
C. 大西洋面积逐渐缩小 D. 欧洲与非洲距离会增大
15. 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冰川广布②四面环海,温差大③火山活动较为活跃④高温引发火灾频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 )
A. 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递增 B. 高低纬度间差异在南半球更小
C. 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降低 D. 最高、最低值均出现在亚欧大陆
17. 年平均气温低于0℃的区域有(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边缘 ②极圈及附近寒带地区
③温带地区的大洋中心 ④中纬度的高海拔地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M、N两地( )
A. 年均温均低于0℃ B. 夏季均温M地更高
C. 冬季均温基本相同 D. 冬夏温差N地更大
2022年11月15日,地球步入“80亿人口时代”。图1为世界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统计和预测图,图2示意了世界部分人口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据图1中的统计和预测,1700~2100年间世界人口( )
A. 总量在1963年后迅速下降 B. 总量预计在2100年前达到顶峰
C. 增长速度呈现缓慢上升特点 D. 在2000年前后开始进入负增长
20. 由图2可知( )
①世界人口的地区分布相对均匀 ②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人口稀疏
③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稀疏 ④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人口稠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起步于石油的开发,迪拜由以捕鱼业和采集珍珠业为主的沿海渔村,逐渐发展为以旅游、金融、贸易等为主的国际大都市。图为迪拜今昔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昔日迪拜有( )
A. 高大的房屋 B. 宽阔的马路 C. 热闹的集市 D. 来往的油轮
22. 相较于渔村时期,迪拜现今( )
①自然景观保存完整 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③城镇用地规模较大 ④国际商业活动频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迪拜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类型变化 B. 渔业资源枯竭
C. 生产方式改变 D. 农业技术提升
为更好地学习和演示地球的运动,某校开展了自制地球仪活动。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忽略了( )
A. 选用正圆球体 B. 制作支撑支架
C. 地轴倾斜角度 D. 描绘经线纬线
25. 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 )
A. 自转,应使地轴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垂直
B. 自转,应从左向右匀速拨动球体绕轴转
C. 公转,应保证地球仪在不同水平面运动
D. 公转,应保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太阳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50分。
26. 茶与茶文化形成于我国,流传在世界各地。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茶溯源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中发现了密集的树根根块,经多方分析鉴定该树根为茶树树根。该项考古发现将我国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
茶树生长习性 喜温、喜湿、喜阴 气温:20~25℃最佳;气温高于35℃或低于5℃,生长受到抑制;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1)结合茶树生长习性推测,距今大约6000年前,田螺山遗址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与图1中______(a/b)所示的气候特征更相符。
文化传播茶叶沿着商路向外传播,并与各地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相结合,衍生出不同的饮用方式。图2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2)研习不同国家的饮茶习惯,仿照英国示例,从C~H中选择恰当内容填入下中:
国家 气候类型 饮茶习惯 茶饮功效 分析原因
英国 A为主 加牛奶 补充蛋白质、钙等 B
印度 ①___为主 加香料 ②___ 气候湿热
加拿大 ③___为主 加枫糖 补充能量、预防感冒 ④___
摩洛哥 ⑤___和地中海气候 加薄荷 ⑥___ 气候干热、盛产薄荷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E.热带季风气候 F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G.提神开胃、通气祛湿 H.清新口气、消暑解渴
荷兰商人将茶叶大规模引入欧洲,受到大众喜爱。随着茶叶贸易量的不断增大,有人开始思考,是否能进行茶树的引种。
(3)下表为荷兰主要气候数据。据表完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______。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1 2.5 5.0 7.6 11.9 14.7
降水量/mm 66.8 45.2 59.6 466 55.2 65.1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16.5 16.6 14.0 10.5 6.1 3.6
降水量/mm 72.8 66.1 68.6 71.8 79.2 75.8
荷兰______(有/没有)月均温在20~25℃之间的月份,估算年降水总量约为______毫米,对照茶树生长习性,该国______(适合/不适合)引种茶树。
共同发展我国茶叶产量大,品种多。表3中M、N均为中欧班列途经国家。若你负责我国茶叶出口工作,结合下中两国情况及2024年某月茶叶需求信息,做出贸易合作决策。
国家 经济规模全球排名 人均GDP(美元) 人均GDP增长排名 教育与健康支出(欧元) 需求量(吨) 单价(美元/千克)
M国 85 2820 159 1.77千万 约2400 2.2
N国 4 53565 19 417845千万 约1200 4.2
(GDP: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某区域所有商品和服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4)M国发展水平______(高/低)于N国,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为实现共同发展,我国可与______国达成茶叶贸易合作,理由为______。
27. 百内国家公园位于智利南部,被誉为徒步者的天堂。图为智利位置及百内国家公园初级徒步路线(约70千米,通常五天完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总体上,该徒步线路多数路段设在海拔______米以下区域,地势起伏相对较______(大/小),比较适合初学者。
(2)第三天从营地3沿着______(地形部位)去往E、F观景台,与前两日相比,当天线路坡度较______(陡/缓),到达最高点______(E/F)的海拔约为______(单项选择)。
A.1300米B.1800米C.2300米D.2640米
(3)从营地3到营地4大约7千米,图1的比例尺约为______。
徒步小分队即将开启五天的行程。图2出发前向导查阅的天气资料。
(4)任选一天,为队员们进行天气讲解。(至少包含三方面)
(5)结合天气、气候、地形等当地环境特点,为队员们挑选三样必备物品,并说明理由。
保暖装备:羽绒服、速干衣、户外保暖裤等。 防护装备:登山鞋、登山杖、防晒用品、防雨服等。 食物补给:巧克力、苹果、香肠、面包等。 其他装备:徒步导航地图设备、水杯、垃圾袋等。
示例:
必备羽绒服,百内国家公园海拔较高,多冰川分布,气温较低。
智利南部的纳塔莱斯港是去往百内国家公园的必经之地。图3智利国家概况,图4纳塔莱斯港某餐馆菜单(节选)。
(6)纳塔莱斯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融合了多元文化。结合图3图4从居民、语言、宗教、饮食等方面举例说明其文化特点。(至少三方面)
28. 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也能反映地球的历史。图1为世界地形图,图2世界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______连续而广阔,______被分割成块状。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南/北)半球。______洲和______洲处于最大的陆地上。
(2)铜矿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矿产之一,其分布与山脉息息相关。据图1,亚洲的______山脉、欧洲的______山脉、______洲的落基山脉以及______洲的安第斯山脉中,均富藏铜矿。
(3)在科技不发达时期,人类依托海洋进行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随着人类的足迹深达万米以下的洋底,海洋更成为资源的宝库。如图2巨量的锰矿主要分布在______(单项选择)中、多种稀有金属主要分布在______(双项选择)附近。
A大陆架 B.海岭 C.海盆 D.海沟
(4)石油是由远古海洋生物的遗体转化而成。图2陆地上的大型油田应曾为______(陆地/海洋),这些区域在地球的历史上发生过______(火山喷发/海陆变迁)。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地理 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 D 4. C 5. D
【6~7题答案】
【答案】6. A 7. C
【8~10题答案】
【答案】8. D 9. D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C 12. B
【13~15题答案】
【答案】13. B 14. A 15. A
【16~18题答案】
【答案】16. A 17. D 18. D
【19~20题答案】
【答案】19. B 20. C
【21~23题答案】
【答案】21. C 22. D 23. C
【24~25题答案】
【答案】24. C 25. B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①—E ②. ②—G ③. ③—C ④. ④—F ⑤. ⑤—D ⑥. ⑥—H
(3) ①. ②. 没有 ③. 770(700~800间) ④. 不适合
(4) ①. 低 ②. 经济规模 ③. 人均GDP(人均GDP增长) ④. 教育与健康支出 ⑤. M ⑥. 需求量大,为中欧班列途经国家,我国茶叶产量大,互惠互利;或N国 单价高,为中欧班列途经国家,我国出产高品质茶,互惠互利;或两国均可两国均为中欧班列途经国家,我国茶叶产量大,品种多,互惠互利)(理由合理即可)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500 ②. 小
(2) ①. 山谷 ②. 陡 ③. E ④. B
(3) 1:250000
(4)示例:第一天天气为晴转多云,最高温度18°C,最低温度5°C,当天早晚温差较大,风向为西北风、风力三级。
(5)百内国家公园地形复杂,气温较低,紫外线强。因此,队员需要准备以下三样必备物品:1.登山鞋:保护脚部,防止扭伤,提供抓地力,确保安全。2.防晒用品:保护皮肤和眼睛,防止晒伤。3.徒步导航地图设备:帮助定位,规划路线,避免迷路,确保行程顺利进行。
(6)在居民方面:这里居民包括白人、印欧混血人和印第安人,体现多元融合特点; 在语言方面:菜单中有西班牙语、英语和汉语,体现多元融合特点; 在宗教方面:居民信奉天主教、基督新教等,体现多元融合特点; 在饮食方面:既有智利特色菜式,体现地方特色;也有如意大利、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菜式,体现多元融合特点。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海洋 ②. 陆地 ③. 北 ④. 亚 ⑤. 欧
(2) ①. 喜马拉雅 ②. 阿尔卑斯 ③. 北美 ④. 南美
(3) ①. 捕捞 ②. 养殖(或旅游、交通等) ③. C ④. BD
(4) ①. 海洋 ②. 海陆变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