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 地理(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若要修改,请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选对得1分,共15分。)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已知唯一具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下图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地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具有适宜人类生存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 )A.距日距离 B.质量轻重 C.公转周期 D.体积大小上世纪90年代,瑞士人皮尔卡和英国人琼斯历时20天,总计飞行42810千米,完成了乘热气球环球飞行的壮举。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两位探险家从阿尔卑斯山脉上空出发,先飞向北非,然后飞跃东南亚、太平洋、美洲中部、大西洋,最后降落在北非的埃及。他们环球飞行的路线最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4.两位探险家的环球飞行路线经过的主要温度带有( )A.北温带与北寒带 B.北温带与热带 C.南寒带与南温带 D.热带与南温带2024年11月10日,首届南通海门马拉松开赛,亲友只需在“守望者系统”输入跑者的参赛号码,即可在云端实时追踪他的比赛进程。右图为“守望者系统查询亲友比赛的轨迹图”。据此完成5~6题。5.亲友在“守望者系统”中看到的地图属于( )A.地形图 B.导游图 C.纸质地图 D.数字地图6.亲友点击地图中“+”号按钮放大地图,则其( )A.图幅将变大 B.比例尺变大 C.内容变的简略 D.实地范围变大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海外航天测控站全程监测飞船发射、运行状况。下图为“我国航天测控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酒泉测控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A.(40°N,100°E) B.(40°S,100°E) C.(40°N,100°W) D.(40°S,100°W)8.我国航天测控站均( )A.位于东半球 B.在沿海地区 C.在中低纬区 D.在热带地区9.纳米比亚站位于酒泉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该岛沿20°S纬线地形剖面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0~11题。10.甲、乙两地( )A.1月气温最低 B.全年多雨 C.均处在南半球 D.冬暖夏凉11.图示乙地比甲地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A.海拔低 B.迎风坡 C.距海近 D.坡度大南通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完成“板块运动实验”(如下图所示),同学们点燃烛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现托盘中的海绵向两侧漂移,据此完成12~13题。12.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13.该实验可模拟( )A.日本多地震 B.地中海不断缩小 C.红海的扩大 D.喜马拉雅山形成下图为“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和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15.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 )A.地势低平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 C.距海较近地区 D.降水最多地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16.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与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5分)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1)春分时“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名称);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北/南)移动,南通的昼变__________,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1.5分)昼器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及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2)“昼器已云极”是指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_______(长或短),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自今日起开始变长。“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中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_______(节气)。(1分)如图为夏至这天,南通某中学学生上午10:00在“某街道拍摄的照片”,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发现影子的长度和朝向均发生了变化。(3)据图判断,该街道为______(南北/东西)走向,造成影子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树影长度和朝向的变化是______。(1.5分)A.变短,由西北向北 B.变短,由东北向北 C.变长,由西北向北 D.变长,由东北向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教九歌》(4)北半球冬至一般在每年______(日期)前后,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______(最多/最少)。(1分)17.为了解古村落的保护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南方郊区开展美丽乡村研学活动。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古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这里的古牌坊、古民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据此回答问题。(5分)(1)图中甲地地形类型属于______,地图所示区域有①、②、③三处观景台,其中有两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相同,其名称是______,三处观景台中能看到古村落全貌的是______。(1.5分)(2)经测量得知,古桥海拔是165米,则古桥与②处观景台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_____米;古桥与②处观景台之间图上距离是4.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1分)(3)研学小组发现A、B两河中,流速较快是______河,判断依据是______;A河流的流向为______。(1.5分)(4)请为该古村落的保护提两条建议。(1分)18.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全球战塑”。此前,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在全球得到广泛支持。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与竹子分布示意及C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问题。(5分)[竹子—知晓习性]竹子喜温暖湿润,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1)竹子主要分布地年平均气温大致在______以上,该区域等温线______(密集/稀疏),温差较______(大/小)。(1.5分)(2)从纬度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__;而同纬度地区,图中B地区适合竹子生长,A地(青藏高原)却没有竹子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1分)[竹楼—探秘成因]如图为“C地当地的特色民居——竹楼图片”。其主要用竹子建造,屋顶铺草,下层架空,上层住人。(3)结合C地的气候特点,请从建筑材料、房屋构造和屋顶坡度分析当地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下面框图。[竹材—追求环保]塑料的制造依赖于化石燃料资源,而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我国是全球“以竹代塑”的引领国,正在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以减少塑料污染,降低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4)作为中学生,请列举你在生活中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做的两项努力。(1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选对得1分,共15分。)1.C 2.A 3.B 4.B 5.D 6.B 7.A 8.C 9.B 10.C 11.B 12.A 13.C 14.B 15.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16.(每空0.5分,共5分)(1)赤道 北 长(1.5分) (2)短 寒露(1分)(3)南北 地球自转 A(1.5分)(4)12月22日 最少(1分)17.(每空0.5分,共5分)(1)山地 山脊 ③(1.5分)(2)135 2.2千米(2200米)(1分)(3)A河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 自西北向东南(1.5分)(4)禁止游客乱刻乱画;不乱扔垃圾;及时维修(修旧如新);不过度商业开发(其它答案意思合理即可)(任答2点,得1分)18.(每空0.5分,共5分)(1)20℃ 稀疏 小(1.5分)(2)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地形(1分)(3)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排水(1.5分)(4)减排: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行共享单车。节能:随手关灯;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等。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参与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任答2点,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