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力调研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为振兴乡村旅游经济,我市举办“三月桃花节”、“六月摘桃节”,吸引市民纷至沓来赏花摘桃。下图为观察到的桃花和桃子的基本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③和⑥
B.①中的花粉落到④上的过程叫做受精
C.图甲中的⑥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⑨
D.开花季节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桃子产量
2.学完“被子植物的一生”后,甲同学种了两株丝瓜,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过程。下面是甲同学搜集到的几幅图片,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丝瓜的花是单性花,只有雌花才能结果(如图乙)
B.丝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推测丝瓜花应该属于花序
C.丝瓜瓤(如图丙)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
D.丝瓜花是虫媒花
3.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具有相同点,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果皮和子叶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胚乳
4.为了使新移栽树木成活,经常对其进行“输液”(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液主要为有机物,输入部位是韧皮部
B.营养液主要为有机物,输入部位是木质部
C.营养液主要是水和无机盐,输入部位是韧皮部
D.营养液主要是水和无机盐,输入部位是木质部
5.我国林业专家张锦梅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获得国家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的“试管苗”,解决了其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率低下的问题。下列繁殖方式与其培育方式不相同的是( )
A.葡萄通过扦插保持优良性状 B.花生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新植株
C.秋海棠的叶落地生根 D.草莓的匍匐茎上生根发芽
6.牵牛花有蓝色、粉色、紫色等不同花色,具有自花和异花两种传粉方式。研究发现,同一种牵牛花柱头与花药的距离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不同花色的花青素储存在液泡中
B.据图判断,牵牛花属于雌雄同株植物
C.距离越大,其传粉方式越可能为自花传粉
D.距离越小,后代越会产生更多的变异类型
7.你和同龄人都在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这是一个身体上和心理上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对于这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强烈反对父母约束
B.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一般早于男孩
C.对异性会产生朦胧依恋,应该禁止交往
D.进入青春期,男女的性器官才开始发育
8.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B.①表示染色体,1条染色体中一般只含有1个DNA分子
C.②表示DNA,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③表示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9.某同学发现父母都能卷舌,自己却不能。经学习得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由一对基因(H和h)控制的相对性状。据此推测,她和她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HH B.hh、Hh C.HH、hh D.Hh、hh
10.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22对+X B.44条+XY C.22条+XY D.22条+X或22条+Y
11.如图为某班同学探究“生男生女比例”模拟实验中的装置:两个相同塑料盒,里面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盒应该是不透明的
B.每次取出的棋子需要放回盒子中
C.实验结果取各组平均值
D.黑色围棋子表示Y精子,白色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12.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 B.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
C.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 D.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
1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病只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B.进行遗传咨询可避免遗传患儿的出生
C.禁止近亲结婚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D.遗传病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1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15.如图为生物进化树中的植物进化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代表的植物类群分别是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B.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C.自然选择决定原始生命进化成不同种类原始植物的方向
D.从生活环境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16.在某地区,某种蛾有三种不同的体色。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初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该地区工业污染加重,研究人员进行第二次调查,结果如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此期间,三种体色的蛾中最不适宜在此地区生存的是白蛾
B.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异是自然选择导致的
C.白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以适应环境变化
D.若该地区环境得到整治,白蛾数量可能会增多
17.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出多种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加快泡菜发酵速度,制作过程中要经常开盖搅拌
B.制作酸奶时,先将加入适量蔗糖的牛奶加热煮沸,目的是为了杀死杂菌
C.白酒的酿造过程依次经过制曲、发酵、糖化、蒸馏
D.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18.下列有关食品保存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将葡萄风干制成葡萄干 B.用盐渍和风干法保存猪肉
C.加溶菌酶和冷藏保存对虾 D.充氧、密封后保存鲜木耳
19.在棉田中长期使用同种杀虫剂后,发现防治农业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我国科学家将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出一系列抗虫棉品种,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移到棉花体内的产生杀虫毒素基因仍具有遗传效应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害虫对杀虫剂进行选择的结果
C.为适应有杀虫剂的环境,害虫出现了抗药性变异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无需论证即可投入农业生产
20.2024年6月22日是第51个地球日。下面关于地球生态安全的认识和做法错误的是(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B.禁止个人将活的动物、新鲜的果蔬等由国外携带入境
C.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D.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21.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2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有缺陷的实验装置,小萱同学对该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正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 B.将纸盒放在冰箱—2℃的冷冻室内
C.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 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只
23.“草尽狐兔愁”的谚语中蕴含着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草→兔→狐→细菌
C.草→兔→狐 D.草←兔←狐
24.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B.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形成茎和叶
D.人的生殖过程中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为女孩
25.“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二十大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正在变为现实。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B
B.在该生态系统中A和C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甲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B
第Ⅱ卷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新品种的培育有多种方法。太空玉米是利用宇宙飞船将普通玉米种子带到太空,借助太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环境条件诱发种子发生变化,再返回地面选育出的新品种。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其种子有5种颜色,而且味道也比普通玉米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在太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因素的影响下,使玉米种子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与普通玉米相比,太空玉米的种子出现了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培育玉米新品种的方法,除了诱变育种(太空育种)外,还有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2)在适宜的条件下,玉米种子开始萌发。种子萌发时由丙图中的[ ]__________提供营养,图中[ ]__________发育成茎和叶。
(3)玉米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水和__________,由导管向上运输到各器官。
(4)甲图表示开花期的玉米,从结构看,玉米花属于__________,a所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受精完成后,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发育成乙图中的果实。
27.(6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的萌发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了如下实验:
①取40粒完好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粒。
②取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分别标号1、2、3、4,各放入两张餐巾纸并装入10粒种子。
③具体实验条件见下表。
标号 1 2 3 4
加水情况 较多水,浸没种子 不加水 适量水,使纸潮湿 适量水,使纸潮湿
放置环境 橱柜中 橱柜中 橱柜中 冰箱中
实验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只有3号瓶种子能萌发,说明适宜的__________、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若要探究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应该选取3号瓶和__________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种子结构中_____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4)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因此农业生产中通常选择__________的种子。
(5)粮食的产量与农作物吸收肥料的情况息息相关,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
28.(4分)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重要生命活动,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由生殖系统完成。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图乙是胚胎发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成熟的卵细胞,在[ ]__________中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分裂形成的胚胎,在[ ]__________内发育成胎儿。
(2)胎儿通过[ ]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
(3)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生出现第二性征,雌性激素由
[ ]__________分泌。
29.(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______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用甲组子代高茎水稻进行杂交,子二代中高茎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发现:土壤水分适量时,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吻合;干旱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所有基因组成的植株都可长成为矮茎。综上所述,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30.(7分)十里荷塘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是滨州市重点打造的莲文化休闲观光带。景区内种植了多种观赏性荷花,如白洋淀红莲、波中月影、晓风凉月等80个品种26万余株,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有鲤鱼、草鱼等多种鱼类,也吸引了东方大苇莺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请分析回答:
能量金字塔
(1)鲤鱼、草鱼、东方大苇莺等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__,它们通过摄食获得的能量,最初来自植物__________作用固定的__________。能量可以通过由捕食关系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2)如图表示十里荷塘景区中水草、荷、虾、东方大苇莺等生物的能量金字塔。东方大苇莺摄入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____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尿液和粪便散失。该能量金字塔反映的能量传递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此湖泊受到废旧电池污染;如果污染严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1.(7分)在食品发酵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饮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实践活动。老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项目组:酸奶项目组,米酒项目组、葡萄酒项目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项目实施:
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__________(有氧/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
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
D.甲装置加入适量乳酸菌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
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恒温箱中。
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__;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的恒温箱中,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
甲 酸奶制作 乙 米酒制作 丙 葡萄酒制作
③结果及分析。(略)
(2)反思与总结: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市售的__________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
32.(9分)我国向世界作出“双碳”目标重大宣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达到峰值。垃圾分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举措之一。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__________(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__________气体,会加剧温室效应。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一 将四组垃圾进行灭菌处理
二 分别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的蒸馏水,使垃圾保持湿润 将垃圾烘干
三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不接种细菌并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接种细菌后放在—10℃的无菌条件下 接种细菌后放在温暖的无菌条件下
四 每日观察垃圾被分解的情况
①细菌是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__________。
③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4)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__________等形式(答出一条即可),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力调研
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A D B A B C B D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B D A C D A C C 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1)遗传物质 变异 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
(2)①胚乳 ②胚芽 (3)成熟区 无机盐
(4)单性花 传粉 子房
27.(7分)(1)温度 (2)1 (3)胚 (4)子叶 完整、饱满 (5)钾
28.(4分)(1)①输卵管 ③子宫 (2)⑥脐带 (3)②卵巢
29.(7分)(1)有性生殖 12(2)相对性状 甲 (3)Bb 75%(或3/4) (4)遗传和环境
30.(7分)(1)消费者 光合 太阳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2)呼吸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自我调节能力
31.(7分)(1)无氧 分裂 营养物质 氧气 温度(2)酸奶 二氧化碳
32.(9分)(1) ④ (2)二氧化碳
(3)原核 3 等量 AB 温度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抑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
(4)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