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唐·李白《古朗月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桂树”是高大乔木,花呈绿白色,果实呈卵球形,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B.“白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具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适于食草
C.“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变态发育
D.“九乌”中的“乌”是指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阻力
2.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 B.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
C.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 D.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3.地球上生存的动物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各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不同结构可能实现相同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蚌的鳃和鸟的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虾的外骨骼和蛇的角质鳞,都能减少水分蒸发
C.蛔虫身体分节和蜥蜴的颈,都能让运动更灵活
D.涡虫的咽和蝗虫的触角,都能进行捕食
4.中国小鲵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已有3亿年的历史,被称为“活化石”动物。它看上去似蜥非蜥,似鱼非鱼,跟娃娃鱼相似。中国小鲵、娃娃鱼、蜥蜴都具有的特征是( )
A.幼体用鳃呼吸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C.在陆地上产卵 D.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5.蜻蜓的翅长而薄,在翅前缘的上方有翅痣(见图中圆圈内)。受其启发,飞机工程师在机翼末端的前缘各设计了1块类似翅痣的加厚区,增加了飞行的安全性。由此推断,蜻蜓翅痣的作用是( )
A.接收外界信号 B.接受太阳能量 C.减轻翅膀颤振 D.增加翅膀震动
6.一群非洲狮遇到猎物时,最有战斗力的雄狮负责指挥,其他个体负责驱赶和捕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狮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非洲狮群体捕猎的行为与其遗传物质无关
C.非洲狮捕捉猎物的过程有分工合作的特点 D.胎生、哺乳能够提高非洲狮后代的成活率
7.立定跳远的动作口诀是一摆二蹲三跳四落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摆中同学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收缩、舒张状态
B.二蹲中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运动中关节非常灵活,是因为有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D.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够完成立定跳远这一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8.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与右图三种图示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B.图乙鸟卵的①内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C.图丙中Ⅲ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D.图乙与图丙中的动物发育方式不一样
9.南瓜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对黄色(e)为显性。如图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蕊柱头上,用乙植株果实的种子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甲的遗传信息通过花粉传递给丙
C.丙植株可结出白色果皮南瓜(EE) D.若种子经太空辐射,则丙可能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10.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关于超级杂交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子叶 B.杂交稻的高产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杂交稻基因的改变是经人工诱导发生的 D.培育过程存在对杂交后代的不断选择
11.竹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内涵,象征着多种美德和品质。其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等特性,可以制作成各种家具或工艺品;竹笋、竹米、竹鞭均可食用或入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竹生长周期短,四季常青,也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植物。下列关于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岁寒三友”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B.竹可通过竹鞭(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
C.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
D.竹叶长而狭窄,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12.果蝇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如图是一只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染色体内包含两个盘旋在一起的DNA分子
B.该果蝇为雄性
C.其雌性子代一定遗传了它的X染色体
D.红眼果蝇群体内偶然产生了一只白眼个体的现象属于变异
13.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特定人群中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
B.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C.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可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遗传病
D.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患遗传病
14.研究者从拟南芥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棉花植株(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旱耐盐性状由环境控制 B.这段DNA只存在于棉花根细胞中
C.该棉花的获得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D.抗旱耐盐性状不可遗传
15.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产生这种差异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
16.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不仅对生物产生直接作用,也会带来一些未知的长期影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草甘膦(一种除草剂)的长期使用,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逐渐增强。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甘膦使牵牛花产生了抗性变异 B.牵牛花与草甘膦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
C.牵牛花抗性增强是由于产生了定向变异 D.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永远有利于自身生存
17.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最好让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B.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其体表,是为了保证其正常呼吸
C.为了阻碍草履虫运动以便于观察,盖盖玻片前可以在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D.模拟“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实验中,黑、白围棋子分别代表含X、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则各用20枚分别代表精子和卵细胞
18.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地雀,部分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雀喙形状 a喙短而粗 b喙长而细 c喙大小适中
食物来源 坚果和种子 昆虫 种子和昆虫
A.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B.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有利变异
C.以昆虫为食的地雀,喙长而细有利于啄开树皮捕食昆虫
D.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9.如图是部分生物的进化树,从进化树能够推测出的结论是( )
A.晚期地层中,可能找到e的化石,但不能找到f的化石
B.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
C.a与b的亲缘关系比a与e的亲缘关系更近
D.a比d、c高等且更加适应环境
20.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观点不谋而合。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
B.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支持了生命起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C.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排列顺序上的差异,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D.古老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都低等、简单,晚近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都高等、复杂
21.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
C.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近期,兰科调查队在西藏墨脱县发现一种绿色开花的植物,被鉴定为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异型兰属新种,命名为墨脱异型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墨脱异型兰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墨脱异型兰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题干中涉及到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D.墨脱异型兰花瓣的花青素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叶绿体有关
23.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生动展现了中国漆艺的独特美学和工匠精神。生漆取自漆树,是制作漆器的重要原料。漆树属于无患子目漆树科植物,下列是漆树、腰果和鸡爪槭的分类等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漆树所在的单位是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B.无患子目的植物种类比漆树科的多
C.漆树与腰果的亲缘关系比鸡爪槭近 D.漆树与鸡爪槭的共同点比腰果的多
24.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
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 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
25.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B.“自然”是指直接影响人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濒危物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我们也自称“龙的传人”。寒假期间,生物社团的同学进行了相关的研学活动。
图1 图2 图3
(1)龙年话“祥龙”。中国龙图腾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有关龙的形象,《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shèn,古代指大蛤蜊)、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上述动物中以______为标准,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群;蜃所属类群的特征是______;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是从上述中的______所在的动物类群开始的。
(2)龙年看“龙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龙齿”味涩、味甘,性凉有很好的镇心安神的作用,是治疗失眠的一味良药。“龙齿”真的是龙的牙齿吗?观察图1,推测龙齿是进化树(图3)中[ ]______动物牙齿的化石,判断依据是______。
(3)龙年寻“恐龙”。在莱阳出土的棘鼻青岛龙是新中国发掘出的第一具恐龙化石,该恐龙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因此该恐龙属于图3进化树中的[ ]______动物。研究表明始祖鸟(图2)是恐龙中的虚骨龙类中的分支分批次演化而来,请依据这一信息对恐龙的进化与灭绝做出的推测:______。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来看,动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
27.(11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很多城市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
资料二: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壮美的湿地。保护区内分布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鸟类271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等7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等34种。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非富。资料中画线内容是指生物多样性中______的多样性。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2)镜检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湿地丹顶鹤粪样中有螃蟹、鱼类和贝类等残体。其中,螃蟹残体占比最多,由此推测,螃蟹是丹顶鹤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动物分类上,螃蟹属于______动物,其主要特征为______。
(3)每年春季2月下旬到3月初,越冬的丹顶鹤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北迁之旅。一路沿线飞行2000多公里,最后抵达黑龙江、俄罗斯等地。丹顶鹤随季节有规律的迁徙行为,是由______决定的。飞行时,丹顶鹤通过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______来获得充足的氧气。
(4)3月中下旬,留在湿地内的丹顶鹤进入繁殖季节,交配产卵,孵育后代。图18为丹顶鹤受精卵的模式图。其外形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这是鸟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形态有何意义?______。图18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_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5)人工繁育能有效提高丹顶鹤种群数量,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
(6)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会怎么做?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8.(10分)家蚕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家蚕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蚕丝编织着整个人类社会,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而且由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外交流的新篇章,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与文化。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此可知家蚕的发育方式为______。饲养员欲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的时期是______(填序号)。
(2)家蚕可将桑叶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并进行转化,进一步合成蚕丝。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这一过程主要受两种激素影响,为说明不同激素的施加方式对家蚕产丝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组别 对照组 方案1施加激素A 方案2施加激素A+激素B
5龄期时长(天) 8 10 10
茧层率(%) 28.70 29.29 29.88
注:茧层率越高家蚕产丝量越大
①据表结果可知施加激素可以______家蚕5龄期的时长,由此可推测这样就使得5龄蚕的进食总量______,为其制造蚕丝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提高家蚕产丝量。
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想提高自己饲养的几十条家蚕产丝量,据表实验结果建议采用方案______,效果会更好。
(3)在家桑蚕的遗传中,幼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实验二中,亲代黑蚕的基因型为______。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代 淡赤色×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 黑色×黑色
子代 全为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1:1 黑色:淡赤色≈3:1
(4)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不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分析其原因:______(2分)。
(5)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______,这个事例说明______。
29.(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__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重点推介10种农作物、241个优良品种。其中推介水稻优良品种36个,这体现了生物______多样性。
30.(6分)兔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
图1 图2
(1)兔在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______、兔形目。雪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图1判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2)雪兔是唯一冬毛变白的野兔,被戏称“冬季限定大白兔”,它的毛色变白也与其体内的Agouti基因有关,可见雪兔毛色变化是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有些年份下雪时期很晚,雪兔的毛色依然按时发生改变,说明______具有相对性。
(3)兔的牙齿为图2中的______,这与它以植物为食的食性有关,充分体现了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A和图B中的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A的出口则没有,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______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则是______行为。
(2)小鼠是用______(填“尝试与错误”或“推理”)的方法学会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图B中的小鼠学得快些,则说明实验变量能______小鼠学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以上研究,除了实验法,还主要应用了哪种生物学研究方法?______。
(4)本实验若增加C组与D组,分别用小鸡和壁虎进行相应实验,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B D C B A C C D A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D B C D C B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1)有无脊柱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蛇(2)C哺乳 牙齿有分化(3)B爬行 恐龙没有全部灭绝/古代的部分恐龙进化成了鸟类(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27.(11分)
(1)生物种类/物种 种(2)节肢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体内的遗传物质 双重呼吸(气囊辅助肺呼吸) (4)滚动时只会在一个小范围内打转,保证鸟卵不会滚远,有利于鸟卵的孵化(答案合理即可) ④胚盘 ②和③(5)栖息环境
(6)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或保护雏鸟(写1条,答案合理即可)
28.(10分)
(1)完全变态发育 ②(2)延长 增加 2(3)Dd
(4)雌蚕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含Z染色体,一种含 W染色体,两种卵细胞的数目相等,雄蚕只产生一种含Z染色体的精子(1分);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产生的雌蚕(ZW)和雄蚕(ZZ)的数量基本相等(1分)(共2分,或含有Z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W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概率相等,所以雌雄比例相当;或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5)转基因技术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9.(7分)
(1)有性生殖 12 基因(2)相对性状 甲(3)Bb (4)基因
30.(6分)
(1)哺乳纲 草兔(2)环境和基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或适应)
(3)A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1.(8分)
(1)先天性 学习(2)尝试与错误 促进 食物(花生米)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观察法(4)不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并且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或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