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以下等级单位中,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桃属 B.蔷薇科 C. 蔷薇目 D.双子叶植物纲2.野外考察中发现一种动物,它生活在陆地,体表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可判断它属于( )A.爬行类 B.两栖类 C. 哺乳类 D. 鱼类3.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4.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覆羽,能产生飞行动力 B.长骨中空,有利于增加体重C.食量大,满足飞行的能量需求 D.体温不恒定,适应环境能力弱6.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科研人员努力研发更加耐盐碱的水稻,耐盐碱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A.环境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7.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壁虎不是虎” “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A. 甲壳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类 B.软体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C.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C.⑤是犬齿 D.兔的牙齿组成与甲相同11.下列是描述动物行为的诗句,哪项行为分类与其他三项不同(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C.雨罢蜘蛛却出檐,网丝小减再新添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2.周末,小李同学带着小狗到郊外散步,回来时,小狗身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小狗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苍耳传粉 C.帮助传播种子 D.促进物质循环1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这些生命观念已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蛔虫体表的角质层可以防止其被消化液分解B.鱼的鳃丝展开可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呼吸C.沙蚕身体两侧有疣足,可以辅助运动D.青蛙的肺很发达,可完全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14.科学家受蜻蜓前后翅上的翅痣启发在飞机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的问题。这项技术属于 ( )A.动物仿生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D.实验中两个烧瓶的规格相同,装入的肉汤也完全一样,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17.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老陈醋需要用到乳酸菌B. 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D.烧伤患者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利用噬菌体可有效控制其感染18.松毛虫是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某处松树林内的鸟类遭人类大量猎杀,导致松毛虫大量繁殖,对松树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鸟类可以帮助松树传播种子,从而扩大松树的分布范围B.可引入适量人工饲养的本地食虫鸟,控制松毛虫的数量C.用性外激素可干扰雌雄虫的信息交流,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D.鸟类的减少会影响松树的数量,说明动物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9.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20.“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鸡正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鳕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海鸥是恒温动物C.鳕鱼前进的动力是由尾鳍的摆动提供的 D.海鸥和鳕鱼都是卵生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25题的2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21.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个部,其中分动物类群6部,植物类群5部,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胎生”。动物部中有这样的描述“蚌与蛤同类而异形。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蚌类繁多,大者长七寸,状如牡蛎……”(1)《本草纲目》共记载植物1094种,动物443种,这体现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2)书中记载的“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是动物类群中 动物的特征。(3)“蚌与蛤同类而异形。”蚌与蛤身体柔软,体表有贝壳,属于 动物。生物学家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4) “蚌类繁多……”蚌的种类多样性实质上体现了 的多样性。22.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块 ,既能阻止小白鼠翻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 状态。(3)如图3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蚯蚓的这种行为从 来分属于学习行为。(4)据统计,蚯蚓大概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走向暗室。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很多,说明不同动物的 是有区别的。23.下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 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其中A、B又不尽相同,A的发育过程为 (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2)在D中鸟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填代号),能为其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 (填代号)。(3)对比A、B、C、D和E的生殖方式,E属于 生殖,E图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结合,该生殖过程的特点是 。24.微生物学是研究各类微小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的学科。17世纪,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直到19世纪中期,以巴斯德和科赫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推进到了生理学研究阶段。20世纪以来,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认识了病毒的结构。以下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图及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图1中①②③④依次对应图2中的 (填字母)。(2)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中生物D,会发现它由大量不同丝状结构构成,其中④ 吸收营养物质,另一种菌丝的顶端分支呈扫帚状,上面成串生长着③ 。生物D能够产生 ,用于治疗由某些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3)B与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B没有 。(4)B、C、D生物都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25.下图所示的动物,想必你已经非常熟悉了,请你依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蛤蜊有两片扇形的“壳”,脉红螺有一个螺旋状的“壳”,章鱼没有壳。它们在外形上差异很大,但都属于同一类群,这是因为它们都具有柔软的身体外面有 ,运动器官是足等特征。(2)蚯蚓与蝗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节,该特征的优点是 。(3)上述动物中 体温恒定,这增强了 ,扩大了分布范围和生存空间。(4)近几年全球蝗灾频发,我国北方草原、稻田中引进“鸭兵”灭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哪项作用体现 。(5)去年5月,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跨越400公里,接近昆明主城。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专家的这个观点体现出亚洲象具有 行为。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D C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D A B A A D A C二、非选择题(除第25题的2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21.(1)生物种类 (2)哺乳(3)软体 种 (4)基因22.(1)辅助肌肉运动(或配合肌肉完成运动)(2)玻璃板(或透明玻璃板) 饥饿(3)获得的途径 (4)学习能力23.(1)受精卵 不完全变态发育(2)2 3和4(3)无性 形成层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24.(1)C、D、B、A (2)营养菌丝 孢子 抗生素或青霉素(3)成形的细胞核 (4)叶绿体25.(1)外套膜(2)身体分节,可以使该类动物的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有利于其捕食或逃避敌害(合理即可)(3)鸭子、亚洲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4)维持生态平衡 (5)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生物期末质量监测参考答案.docx 生物.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