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题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案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部分 共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和②构成雄蕊,②中含有花粉B. ③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C. ④是柱头,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D. 该花的主要结构由④⑤⑥组成2.同学们在“开心农场”种植辣椒,对栽培和生长过程进行了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辣椒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B.一个辣椒是由一个子房发育成的C.辣椒幼苗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是因为土壤中缺乏含钾的无机盐D.一朵辣椒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可判断出辣椒花属于两性花3.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来描述花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麻屋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B. “红帐子”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C. “白胖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D. 花生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4. 某同学在生豆芽时,将干燥的黄豆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全部萌发成黄豆芽,在这一过程中,黄豆种子内有机物的含量变化是A. 减少 B. 增加 C. 先增加后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加5. 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 周皮 B. 韧皮部 C. 形成层 D. 木质部6. 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最重要的生殖方式。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小麦利用种子繁殖 B. 草莓利用茎繁殖C. 椒草利用叶繁殖 D. 甘薯利用根繁殖7.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动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动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化蛹C.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育雏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8.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D.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9.下列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求偶、交配、筑巢、产卵是鸟类繁殖的必备环节B.鸡属于早成雏,不需要亲鸟的育雏行为C.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D.鸟的受精卵从母体产出后,在亲鸟的孵化下才开始发育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C.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D.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11.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性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发育迅速,并出现遗精现象B.人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C.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通过羊水汲取营养,排出代谢废物D.因病切除子宫的女性仍能保持第二性征,但不会形成月经12.如图表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表示显性基因 B.此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C.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13.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直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C.小刚的有耳垂和小丽的有耳垂 D.小明的O型血和小萌的AB型血14.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某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15.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水肥充足长出穗大粒多的小麦 B.野外地质工作者的皮肤较黑C.头发染成金黄色的中国人 D.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16.水稻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则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12条、12对 B.12条、12条C.6对、12对 D.6对、12条17. 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生长在一个果园里,开花时相互传粉,但这些果树年年照样结着各自口味不同的果实,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原因是A. 只传粉而没有受精B. 桃子的雌蕊不接受其它品种植物的花粉C. 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基因组成D. 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实的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1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秋天来了,树叶纷纷凋落B. 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使土壤变得疏松C. 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茎为肉质茎D. 竹节虫体型与树枝相似,以保护自己免遭捕食19.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生物种类 A B C D EDDT浓度(毫克) 8 0.9 0.006 56 0.07C→E→B→A→D B.E→D→C→B→AC.C→A→B→D→E D.A→B→C→D→E20.下面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C.一块农田 D.一片草原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21.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政府倡导农民秸秆还田,既能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还田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 生产者 B. 消费者C. 分解者 D. 阳光和空气22.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图解,图中的甲、乙、丙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23.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海洋,这一行为引发世界各国的强烈抗议,核污水排海对整个生物圈会造成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对水生植物造成最大危害B.核污水排海会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C.核污水排海不仅破环海洋生态系统,还会对近海渔业养殖造成严重危害D.核污染的扩散将使全球环境问题更加严峻,给全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24.常规稻作指田间仅种植水稻,而“稻蟹共作”指水稻田为河蟹提供栖息场所,河蟹通过取食稻田虫子减轻虫害,河蟹的粪便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稻田害虫、河蟹直接或间接以水稻为食,属于消费者B.食物链可写成:水稻→稻田害虫→河蟹C.“稻蟹共作”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D.“稻蟹共作”可促进能量在水稻和河蟹之间循环流动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设立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国宝大熊猫的措施,属于迁地保护D.大明湖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非选择题部分 共50分26.(9分)绿色开花植物的各个器官在结构上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一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图二~图四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农业谚语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它主要是由图一中的[ ]_________区吸收的;植物幼根的生长主要与图一中的________两个区域有关(填字母)。(2)图二中的[3]是由图三中的[8]___________发育来的,也是由图四中的[ ]_________发育来的。(3)图四所示的10、11、13、14合称为____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有些植物在早春播种时需要覆盖地膜,最主要的原因是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4)利用顶端优势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摘除图二中的_______(填数字)有利于提高果树的产量,它是由图三中的[5]_________发育而来。27.(8分)下表是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图一是玉米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图二是玉米传粉过程,请根据表中的实验结果以及图示分析回答:(1)表中的探究活动可构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根据第2组和第4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组中有2粒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玉米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_________,供给胚根、胚芽、胚轴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图一中的[ ]_________转运的。图一所示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 ]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4)图二所示,玉米的传粉方式为____________。为了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可以对玉米进行____________。28.(8分)某社团同学对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据图回答问题:我国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一所示为家蚕的发育过程,其发育类型为________,和蝗虫相比,其发育过程多了[ ]________期,要想提高蚕丝产量,应适当延长[ ]________期。图二所示鸡蛋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该结构与卵黄膜和_________(填字母),一同构成了卵细胞;将鸡蛋放入温水中观察,会发现有小气泡从卵壳表面冒出,说明卵壳上有许多_______。图三所示的植物无性繁殖方式叫做_________,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关键的操作是要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29.(8分)现代遗传学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是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2]_____和蛋白质,[2]具有规则的__________结构,其上有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4]_____。(2)图二是_____(选填“男性”或“女性”)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发现所有人类的基因并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所以需测定人类的_______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3)图三为某个家族成员的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D、d表示),据图推断白化病为一种_______性遗传病,第二代8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第二代7和第二代8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30.(8分)豚鼠又名荷兰猪,为研究豚鼠的体色遗传规律,某科研人员用三对豚鼠设计了三组实验,如图为它们的交配方式及产生子代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中,亲代豚鼠的体色都是黑色,子代出现了白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2)在遗传学上,豚鼠的体色称为________,其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___________。据图推断,______是隐性性状。(3)豚鼠的体细胞内有32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属于XY型,则雄豚鼠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4)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甲组亲代雌豚鼠的基因组成为______,丙组子代是白色雄豚鼠的概率是______。(5)若一对与甲组亲代基因组成完全相同的雌雄豚鼠交配后,一胎产下四只子代,这四只子代豚鼠的体色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全都是黑色 ②3只黑色1只白色 ③2只黑色2只白色④1只黑色3只白色 ⑤全都是白色31.(9分)2024年2月2日,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旨在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图一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的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三表示图二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生态系统中还可以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图二所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轮虫、蚊子幼虫、水、阳光等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2)图二所示食物网中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图三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丁对应图二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_(填一种生理过程)使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植物固定的能量值为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 10%,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_______10b+c(填=、>、<)。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题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C A D A B C B C C C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A D B A C C B A D C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26.(9分)(1)无机盐 [A]成熟 B、C (2)芽轴 [13]胚芽(3)胚 适宜的温度 (4)1 生长点27.(8分)(1)3 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胚不完整/胚没有活力/没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处于休眠期(写出一条即可)(3)胚乳 [4]子叶 [3]胚根 (4)异花传粉 人工辅助授粉28.(8分)(1)完全变态 [④]蛹 [①]幼虫 (2) [a]胚盘 d 气孔 (3)嫁接 形成层 29.(8分)(1)DNA 双螺旋 基因 (2)男性 24(3)隐 Dd 5/630.(8分)(1)变异 (2)性状 相对性状 白色(3)31条+X或31条+Y (4) Aa 1/4(5)①②③④⑤31.(9分)(1)消费者 环境因素(2)捕食和竞争 鲶鱼、青蛙 自我调节(3)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4)太阳能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试题评分标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