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坛经》中: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内在主观世界决定外在客观世界”还是“外在客观世界决定人的主观世界”
心动与幡动、风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
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思维
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存在 (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目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
思维
意识
存在
物质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能混淆。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在现实生活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问题。
理论、计划、政策、 观点、措施、法律等主观性的东西
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环境、雪灾、病毒、污染、国情、磁场 等可见或不可见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生活中,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材料一:商务部发布公告: 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
材料二:2023年中国出口了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为了遏制中国新能源车的持续出口,2024年,出口到美国的电动汽车关税,将从25%提升至100%。
限行令
光盘行动
中方公告
限行令
光盘行动倡议
决 定
反 映
中美贸易战的实际
堵车、污染问题严重的现实
浪费严重的客观状况
存在 物质 客观
思维 意识 主观
你还能举例并分析说明吗?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即 “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注意:
A.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或物质决定意识。
C.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或意识决定物质。
D.哲学的两大阵营、最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王充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王守仁(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注意:
A.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
B.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庄子和朋友惠施外出散步,见桥下有很多鱼穿梭嬉戏,自由自在。
你看,鱼儿是多么快乐呀!


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
可是你也不是鱼呀,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承认能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VS
中国古代哲学家: 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其背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始终。
西方古代哲学: 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侧重点转向第二方面的内容。
先秦子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思想活跃,学术流派多,探讨宇宙的构成、社会人生问题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尊崇老庄周
探讨名教与自然、本末有无、肉体与精神
众多佛教流派
儒家、到家中汲取智慧
四大流派,内容广泛: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境界论等
实学实体实用、经世致用
乾嘉朴学
考据为法,注重证据罗列
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
实、形、行、物、气、器
存在 物质 客观
名、神、知、心、理、道
思维 意识 主观
3.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①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哲学。
②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各不相同。
卢梭
柏拉图
苏格拉底
孔子
毛泽东
人与法
理想国
物与理
知与行
道路与理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生活来看: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会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学生: 学习目标 与自己实际学习现状的关系
农民: 种什么、什么时候种 与市场需求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和治疗方案 与每个病人病情的关系
国家:发展规划 与当时的国情的关系
2.从哲学研究来看: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从哲学发展来看: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无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否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6.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7.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判断下列观点 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8.心外无物
9.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10.气者,理之依也。
1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2.画饼充饥、心想事成。
13.古代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的存在与发生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
提示: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分歧---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派别 基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 五行生克,化生万物。
②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 水是万物的始基。
④ 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思考:下列观点有什么共同点?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将物质归结为某些具体形态 —— 天、地、气、水、火等
基本观点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优点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
局限性 缺乏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最深层次的认识,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费尔巴哈
原子就是物质
就是世界的本原
拉美特利
人是一架永不停息的钟表,按照一定时序运动。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优 点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①将所有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运动的结果,具有机械性。
②将物质等同于永恒不变的原子,用静止、孤立、片面的眼光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
③“原子本原说”无法解释人类社会的现象,因此在社会历史观上必然沦为唯心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把人也视为机器。
2.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半截子唯物主义)
卡尔·马克思
(1818.5.5-1883.3.14)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1.28-1895.8.5)
唯物主义不都是正确的,只有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形态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
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 =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1.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3.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4.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5.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7.王充: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智慧。
8.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启示: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依据事实,不能凭空猜想。
——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从前有个人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在谷堆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疑邻偷斧的人认为: 决定客观事实。
感觉
这属于 唯心主义
主观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感受决定客观世界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秘力量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物,先有此理。
“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产生。
柏拉图 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3.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区别 主观 唯心主义 将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 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评价 进步性: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以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局限性:不结果实的花,不符合客观实际,在指导实践中会犯错误
判断:唯物主义or 唯心主义 哪种形态?
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2.气者,理之依也。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5.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7.水是万物的本原。      
8.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原子的总和。           
客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
其一(根本)
其二
(从属)
唯心主义
辨证法
形而上学
先解释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再解释
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
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1.何者为本原
2.有无同一性
①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
②唯心主义
①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
1.与生活关系
2.对哲学影响
2.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
1.分歧
4.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