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1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2、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3、通过典型金属和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也通过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了金属和酸反应的现象以及部分化学性质。因此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重点难点置换反应的特点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新设计一、引入知识回顾: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②金属跟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③金属跟某些盐溶液的反应。从上述反应中知道,不同的金属它们的活动性________(不一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二、新授一、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 Fe、Cu、Ag的活动性顺序1.提出问题,建立假设:Fe > Cu >Ag 或Fe >Ag > Cu药品:铁丝、铜丝、AgNO3溶液、CuSO4溶液、FeSO4溶液2.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3.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事实,铁、铜、银的活动性是____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里置换出来。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讨论: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能否用锡壶装酸性物质,并说出理由。2.能否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为什么?拓展练习:要证明镁、铁、锌的活动性(1)提供一种单质两种溶液,如何设计?(2)提供一种溶液,两种单质,如何设计?21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