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专题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技推动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专题复习

资源简介

科技推动发展 创新引来未来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专题复习
命题角度一 科技创新
[时事热点]
热点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热点2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热点3 中国制造闪耀巴黎奥运会
7月26日至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全球目光都聚焦于这座浪漫之都。在这场体育盛会中,为国争光的不仅有中国奥运健儿,赛场内外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也频频绽放光彩,向世界展示着东方大国的科技魅力与创新实力。有网友表示,“中国制造”是我们在巴黎奥运会赢得的另一枚“金牌”。
人工智能“黑科技”惊艳,无人机、LED舞台大屏、球赛场地、电动单车等中国品牌成为巴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热点4“梦想”号逐梦深海
11月17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热点5 春晚舞台:科技赋能文化新表达
2025年春晚舞台堪称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觉奇观。宇树科技的AI机器人惊艳登场,它们挥舞手绢、载歌载舞,动作流畅、精准,将东北秧歌这一传统民俗与前沿科技完美结合。背后是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厚技术沉淀,全球首次全AI驱动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公开表演,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科技制造能力,彰显出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十足自信,也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科技加持下的全新生命力。
热点6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及多位Al圈人士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指出了DeepSeek其成功出圈的关键所在。
目前,业界对于DeepSeek的喜爱与赞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技术层面,DeepSeek背后的DeepSeek- V3及公司新近推出的DeepSeek-R1两款模型,分别实现了比肩OpenAl 4o和o1模型的能力。第二,DeepSeek研发的这两款模型成本更低,仅为OpenAl 4o和o1模型的十分之一左右。第三, DeepSeek把这一两大模型的技术都开源了,这让更多的AI团队,能够基于最先进同时成本最低的模型,开发更多的 AI原生应用。
[问题设置]
1.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⑤广大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发扬实干、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加快建成创新强国。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4.为什么我国科技要实现自立自强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③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
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1)国家:①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社会: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人,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4)个人: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争做创新型人才。
6.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
①不能。
②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强国。
请你为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强国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强国。
②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④奖励科技创新型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⑤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命题角度二 科技创新人物
[时事热点]
热点1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于2024年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月2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华灯璀璨、气氛热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获此殊荣。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为他们佩戴奖章、颁授证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1999年设立,2000年首次颁奖,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截至2024年6月,共有37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
热点2 2024年8月1日,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公布,比赛圆满结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每年约有10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经过选拔,500多名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200名科技辅导员相聚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
热点3 碧海蓝天之间,偌大的码头和堆场杳无人踪,生产作业却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这里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座码头的奠基人,便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那时候,国外垄断自动化码头技术,不信邪的张连钢带领创新团队仅用三年半时间,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连续10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让“中国智造”的旗帜在全球自动化码头的高峰上迎风飘扬。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张连钢说:“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中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样本’。”
[问题设置]
我国大力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说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培养。②我国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我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
2.我国大力表彰、奖励科技创新先进人物有哪些深远影响
①有利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③有利于充分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④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提升族凝聚力。⑤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科技成果的取得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哪些品质
①热爱祖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无私奉献,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创新思维,创新意识。④勤于思考,善于观察。⑤坚持不懈,艰苦奋斗。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等。
4.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大赛的原因何在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③这是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是建设创新强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开阔科学视野,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创新热情。⑤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团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建设创新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5.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大赛,你会落实哪些行动
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②发扬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⑤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④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
7.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①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这表明
( )
A.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创新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C.我国科技总体水平领先世界 D.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低空经济是指在低空空间(一般指1000米以下)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2024年4月18日,广州宣布打造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启动大学城飞行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低空+通勤”“低空+旅游”“低空十应急”等应用示范打下坚实基础。这表明
( )
①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广州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③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④广州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人,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这是因为企业( )
A.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B.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占领着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D.对科技创新起决定性作用
4.下图是我国2023年新能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 D.对科技创新起决定性作用( )
A.我国经济发展总量逐年增长 B.新兴产业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C.我国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D.我国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持续增长
5.在当今“处处相连、物物相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说明 ( )
①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数字化应用有助于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③数字化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④数字技术是我们获取新知、购买物品、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从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列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 )
①小明: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②小林:要提升自身能力,拒绝与他人合作
③小文: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④小丽: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能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其重要性体现为( )
①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 )
①彻底放弃传统产业 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④推动科技革命性突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培育新质生产力 宁夏向“新”出发材料一 2023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材料二、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形成逻辑。宁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高度重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打造“中国新硅都”“世界葡萄酒之都”“算力之都"……
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描述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新突破”。
结合材料二,说明宁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是如何践行创新这一新发展理念的。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5月24日,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当日还启动了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某校“小记者社团”围绕本次峰会进行了相关报道。
【感悟发展]小记者展示了以下数据:
(1)上图反映了什么信息
【增进认同]小记者分享了以下素材:
当今世界,数字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断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并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文件,构成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进行了重要部署,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路径。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理由。
【面向未来]小记者提出了以下倡议:
数字时代,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数字交流能力、数字内容创造能力、数字安全意识等,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能。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3)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答案1--5DDACD 6-8CDD
9.(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①宁夏践行创新这一新发展理念做到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10.(1)图片反映的信息:①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②这趋势不仅说明我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还体现了我国在数字化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果和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③此外,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里的重要地位。
(2)理由:①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实现稳增长、促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③发展数字经济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要,能够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④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⑤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生活水平,⑥深人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3)①积极学习使用数字技术,掌握基本的数字操作技能和互联网应用能力,如使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②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避免遭受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风险。③关注数字内容创造,学习制作数字作品,如视频、网页等,培养创新思维,④积极参与数字交流活动,如加人在线学习社区、参与网络讨论等,提高数字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⑤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和更新数字知识,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⑥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