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地理试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 33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碧石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该景区拥有大量的石蛋山体,该地岩石多为花岗岩。景区形成初期为 大量石蛋山体,经过长期风化演变为当前地表多沙质地层,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该化石距 今约 1.45 亿年形成,下图为碧石风景区岩层剖面图和恐龙蛋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恐龙蛋化石形成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
C. 环境暖湿,裸子植物繁盛 D. 哺乳动物进入繁盛时期
2. 组成石蛋的主要物质来源于 ( )
A. 地壳 B. 地幔 C. 外核 D. 内核
3. 碧石风景区石蛋山体的形成顺序为 ( )
①地壳抬升②地壳下沉③剥蚀出露
④岩浆侵入⑤岩浆喷出⑥球状风化
A. ⑤②③⑥ B. ④②⑥③ C. ⑤①⑥③ D. ④①③⑥
海冰密集度是指海冰覆盖面积与海区总面积之比。海冰对海—气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近 年来白令海冬季海冰密集度不断减小,并使东亚地区冬季风势力发生变化。下图示意 1960~2020 年白令海 冬季海冰密集度平均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图示区域 60 °N 附近海域海冰密集度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纬度因素②海陆轮廓③陆地径流④洋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近年来白令海冬季海冰密集度不断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人类活动增强
C. 火山喷发剧烈 D. 海陆轮廓变化
6. 根据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推测随着海冰密集度减小,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趋势是 ( )
A. 先变强后变弱 B. 变强
C. 先变弱后变强 D. 变弱
沙漠中的绿洲受高植被覆盖率的影响,白天气温明显较周边沙漠地区低,在沙漠中形成“冷岛效应 ”。 下图为我国某沙漠与绿洲高空等压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绿洲相比,夏季夜晚沙漠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弱 B.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强
C. 地面辐射强 D.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8. 符合“冷岛效应 ”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为 ( )
A. B. C.
D.
9. 不考虑背景风,产生“冷岛效应 ”时 A 地吹 (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云南省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并绘制了土壤剖面图(见 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报告的两处明显错误是 ( )
①有机质层和腐殖质层位置②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
③腐殖质含量高④土壤呈酸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11 红壤形成过程中 ( )
.
A. 气温高低决定淋溶层厚度 B. 成土母质是有机质主要来源
C. 地形起伏影响土壤含水率 D.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影响较小
12. 该小组同学打算从研学地点带回一袋土壤,用于教室种植花草,以下改良措施及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 倒入茶叶渣—减缓土壤侵蚀 B. 浇纯净水—降低土壤含盐量
C. 加入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D. 掺入砂子—增加土壤透气性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通过生物治沙、 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多措并举,2024 年 11 月 28 日,顺利实现长达 3046 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的“锁边合龙 ”, 创造了防沙治沙新奇迹。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工程固沙的草方格沙障及光伏治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3. 有关生物治沙选种的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耐旱,地下根系发达②生长速度快,治沙效果好
③耐盐碱,改良土壤能力强④枝繁叶茂,治沙效果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从发电效率角度考虑,图中光伏板应朝向 (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15. 光伏板与草方格沙障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益的主要原因是 ( )
A. 减少沙尘覆盖光伏板 B. 避免光伏板被风吹走
C. 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可为畜牧业储存草料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当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8℃以上,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 下,即可定义为寒潮。云南省的寒潮主要出现在 10 月至次年 5 月,寒潮活动与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存在一 定的相关性。下图示意云南省多年平均寒潮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昆明准静止锋平均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云南省寒潮频率低的原因有 ( )
①距冷空气源地较远②沿途地形阻挡
③亚洲高压势力强④印度低压势力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当昆明发生寒潮时,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及速度特征时 ( )
A. 东北,速度快 B. 西南,速度慢
C. 东北,速度慢 D. 西南,速度快
18. 为快速获取冷空气的位置及移动路径,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北京时间2024 年 12 月 6 日 23:17 我们迎来的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此 时太阳直射 22 °26'S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我国迎来大雪节气时,中时区的区时为 ( )
A. 12 月 5 日 23:17 B. 12 月 6 日 7 :17
C. 12 月 6 日 15:17 D. 12 月 7 日 7 :17
20. 大雪节气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减小 B. 北京市昼渐长夜渐短
C. 我国的日出方向为东北 D.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谷地形成时间最晚的可能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22. 砂砾岩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侵蚀面。该面形成前后,所在区域可能 ( )
A. 持续抬升 B. 持续下沉 C. 先抬升后下沉 D. 先下沉后抬升
下图为 2023 年 11 月 22 日 14 时至 23 日 3 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23. 图示时间段内,图中各地气压下降的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4. 图示时间段内,有关各地天气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由晴朗转阴雨 B. 乙地风向转为东南
C. 丙地可能雨雪天气 D. 丁地上升气流旺盛
25. 图示时段内,亚洲东部的气压中心强度变化是 ( )
A. 高压增强、低压减弱 B. 高压增强、低压增强
C. 高压减弱、低压增强 D. 高压减弱、低压减弱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2 月,燃烧数月的澳大利亚山林大火给当地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威胁到全球的 气候与生态。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林火多发的季节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有关。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 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澳大利亚山火燃烧数月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②太阳高度角小,气温低
③厄尔尼诺影响④拉尼娜影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7. 达尔文市夏季火灾较少的原因是
A. 受东南信风影响 B. 受东南季风影响
C. 受西南季风影响 D. 受西北季风影响
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 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下图示意阴山东段山脉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阴山山麓(甲处)的自然带为 ( )
A. 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 D. 落叶阔叶林带
29. 阴山山脉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其主导因素是 ( )
A. 山地降水 B. 土壤肥力 C. 地质演化 D. 光热组合
30. 关于阴山南北两侧区域的环境特征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坡地区年降水量较多 B. 南坡森林生长状况较好
C. 北侧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D. 南侧地区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第Ⅱ卷(综合题,共 40 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降水丰富,地狭人稠,水资源、矿产资源匮乏,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新加坡大力发展炼油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现已进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行列。同时,该国注重城市生态建设,特别是围绕各类 功能的建筑体,加强立体式“垂直绿化 ”带的建设,城市里随处可见都是绿化,被称作“花园城市 ”。下 图为新加坡地理位置和“垂直绿化 ”示意图。
(1)分析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新加坡增加立体式“垂直绿化 ”带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河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流经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以及毛里塔尼亚等国家,注入 大西洋。该河流河口地区发育了向南延伸的巨大沙洲,由于沙洲面积逐渐扩大,轮船已很难从海上直接到 达该沙洲上游约 25km 的圣路易城。塞内加尔河入海口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塞内加尔的主要经济支柱。下 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塞内加尔河在巴克里以下河段支流较少的原因。
(2)分析塞内加尔河入海口海域渔业丰富的原因。
(3)描述塞内加尔河河口地区沙洲的形成过程。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 北麓,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一个大拐弯。雅鲁 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峡谷中的原始丛林中分布有我国大陆第一高树(树 高 101.2 米)。雅鲁藏布江下游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交汇后注入孟加拉湾,发育 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下图为恒河、雅鲁藏布江流域图及我国最高树景观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分布有我国最高树的原因。
(2)推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测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 理由。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地理试卷
第 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题答案】1. C 【4~6 题答案】4. C 【7~9 题答案】7. D
2. B
5. A
8. A
3. D
6. B
9. D
【10~ 12 题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5 题答案】13. B 14. C 15. A
【16~ 18 题答案】16. A 【19~20 题答案】19. C 17. D 20. A 18. B
【21~22 题答案】21. B 22. C
【23~25 题答案】23. B 【26~27 题答案】26. A 24. C 27. D 25. B
【28~30 题答案】28. B 29. A 30. C 第Ⅱ卷(综合题,共 40 分)
【31 题答案】
(1)国土面积狭小,降水虽多,但地表和地下储水能力不足,地表水迅速流入海洋;过量开采地下水易引 起地面下沉,海水倒灌,故必须对地下水开采进行限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2)蒸腾作用增强,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空气湿度);增强光合作用,固碳释氧(降低大气中 CO , 增 加 O 含量);吸收、沉降大气中的污染物(固体杂质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白天到达地面太阳辐射, 增强夜间保温作用,减小昼夜温差;增加地表土壤含水率,增大地表比热容,缓解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32 题答案】
(1)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河流水量来源少;纬度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流经沙漠地区, 地下水位低,下渗量大。
(2)海域面积大,鱼类资源生存空间广;纬度低,温度高,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与繁殖;河流入海径流量大, 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藻类生长旺盛,鱼类饵料充足;东北信风(离岸风)在海洋上形成上升流,海水扰动 带来营养盐类,有利于藻类生长,鱼类饵料充足;大陆架地区水深较浅,水体光照充足,藻类生长旺盛, 鱼类饵料充足。
(3)塞内加尔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河流含沙量大;至入海口地区,地形起伏减小加上海水顶托作 用,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在河口地区;在沿岸洋流及风浪的影响下,泥沙被向南搬运并沉积,形成了向南 延伸的沙洲。
【33 题答案】
(1)纬度低且海拔较低,光照、热量条件好,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沿着 河谷深入,多地形雨,水分条件好;地形闭塞,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类活动影响小。
(2)增大。理由: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融化量加大,入海径流增多,携带泥沙 能力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河流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河流含沙量增加,入海泥沙增加;全球气候变 暖,海平面上升,海水顶托作用增强,三角洲淤积速度加快。
或答减小。理由: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三角洲萎缩: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多发, 对三角洲的侵蚀加强;全球气候变暖,高海拔地区的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可能提高,保持水土能力 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小,三角洲淤积速度减慢,面积可能缩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