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课题名 影子的秘密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阴影。 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知道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知道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秘密。 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教学重点 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教学难点 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秘密。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黑暗的环境、木圆柱; 学生准备:手电筒、活动手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从早到晚,影子方向先西再北后东,长度先长再短后长。 2.教师追问:那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教师谈话:好,那咱们先带着自己的假设进入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探究影子的秘密。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设置了两个小环节,第一部分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影子在一天之中的变化规律,然后第二部分顺势引出影子的产生条件的假设,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探索新知 (一)模拟实验:产生影子 1.教师谈话:接下来我们先利用手边的手电筒和木圆柱来做个模拟影 子产生的小实验。 教师提问:在动手操作前,先想一想手电筒和木圆柱分别模拟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手电筒模拟太阳,木圆柱模拟阳光下的物体。 2.学生开展小组实验,并记录自己发现的现象。 3.教师提问:现在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投射到地面形成了影子。 4.教师追问:把小圆柱换成透明玻璃还能产生影子吗? 学生先说出假设,再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小结:不能,物体必须是不透明物体才能遮挡,形成影子。 5.教师谈话: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影子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吧! 学生归纳并回答。 教师小结:三要素有光源、阻挡物和屏。 【设计意图】 第一个活动产生影子,设计时要求学生在操作之前想一想,不同材料 分别模拟的是什么以及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这个操作前 的思考分析过程很重要,只有先明白模拟的原理、对象和过程,才能 利用模拟实验的结果来解释探索问题。该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可以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分析、交流汇报 等能力。 寻找影子变化的方法 1.教师抛出三个关联性很强的问题:你能想办法让影子发生变化吗? 你能想到几种方法?它们分别让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方法并尝试操作。 2.教师指点方法一:改变光源照射位置。 学生观看视频后,分组进行探究,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教师提问: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阻挡物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方向相反。 4.教师提问:不同照射角度产生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竖直照射影子短,倾斜照射影子长。 5.教师指点方法二:改变阻挡物摆放方式。 学生观看视频后,分组进行探究,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6.教师提问:影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改变阻挡物的摆放能让影子的形状发生改变。 7.教师总结改变方法后影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 在上一节课的认知基础上设计这一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简单感受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发现影子可能会发生方向、长度和形状上的变化。 手影游戏 1.教师谈话: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比一比,谁表演的手影更有趣? 学生说说自己可以做出什么有趣的形象。 2.学生观看视频《手影教学(动物篇)》后在黑暗的教室环境里尝试不同的动物形状。 【设计意图】 此环节趣味性十足,也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在玩手影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与同学合作,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自由度。另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影子的形成原理。 研讨与拓展 1.教师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顾并发言。 教师小结三要素:光源+阻挡物+屏。 2.教师提问: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回顾并发言。 教师小结:影子可能会发生方向、长度和形状方面的变化。 3.教师提问: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小结:物体的影长与对应时间的太阳高度有关。 太阳高度越高,物体影子越短; 太阳高度越低,物体影子越长。 4.教师提问:其实天上的云也是太阳的遮挡物。想一想,云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并回答。 教师小结:云厚多为阴天、云高多为晴天、黑云多为雨天前兆。 【设计意图】 研讨和拓展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通过互动提问,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也结合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对影子形成条件有更形象的认识。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影子的形成条件包括三要素:光源、遮挡物和屏;而改变光源照射位置、遮挡物摆放方式可以改变影子的方向、长度和形状。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1.填空题: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和屏。 答案:光源、遮挡物 2.判断题:遮挡物位置发生变化时,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 3.影子在东面时,光源的位置在( )面。 A.北 B.西 C.南 答案:B教学反思 本节课《影子的秘密》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中,亮点与不足并存。 亮点方面,新课导入自然流畅,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实验设计合理,操作性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直观感受了影子的产生条件,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寻找影子变化的方法和手影游戏环节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影子变化规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部分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对实验材料的模拟对象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和示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准确理解实验要求。其次,在手影游戏环节,虽然学生参与度很高,但部分学生在创作手影时缺乏创新和想象力,这可能与我的引导不够充分有关。未来,我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手影示例和创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在研讨与拓展环节,虽然学生能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但在将影子变化规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这反映出我在教学中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综上所述,本节课既有亮点也有不足。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共27张PPT)教科科学三年级下册3.影子的秘密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学习目标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阴影;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2.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秘密;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黑暗的环境、木圆柱;学生准备:手电筒、活动手册。复习导入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早 中 晚影子方向:西→北→东影子长短:长→短→长问题导入那影子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模拟实验:产生影子实验材料:模拟太阳手电筒木圆柱模拟阳光下的物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投射到地面形成了影子。把小圆柱换成透明玻璃还能产生影子吗?不能。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投射到地面形成了影子。不透明物体?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手电筒→光源柱体→阻挡物成影平面→屏让影子发生变化你能想办法让影子发生变化吗?你能想到几种方法?它们分别让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方法 影子发生的变化方法一:改变光源照射位置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阻挡物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方向相反。不同照射角度产生的影子有什么特点?竖直照射影子短倾斜照射影子长方法二:改变阻挡物摆放方式影子有什么变化?改变阻挡物的摆放能让影子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小结方法 影子发生的变化改变光源照射位置 影子的方向、长短发生了改变改变阻挡物摆放方式 影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比一比,谁表演的手影更有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三要素:光源+阻挡物+屏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方向长度形状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物体的影长与对应时间的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高,物体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物体影子越长。云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云厚多为阴天、云高多为晴天、黑云多为雨天前兆。课堂总结影子的秘密光源遮挡物屏改变光源照射位置影子的形成条件改变遮挡物摆放方式方向长度形状小试牛刀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和屏。光源遮挡物小试牛刀遮挡物位置发生变化时,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小试牛刀影子在东面时,光源的位置在( )面。A.北B.西C.南B本课结束,下次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教科版科学三下 3.3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反思).docx 影子的变化1.mp4 影子的变化2.mp4 手影教学(动物篇).mp4 教科版科学三下 3.3 《影子的秘密》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