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莱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等内容填写准确,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粘贴条形码。
2.本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请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4月26日,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下图为我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 圆柱体 B. 球体 C. 正方体 D. 天圆地方
2.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是( )
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月食现象③登高望远④海岸观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地球作为太空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拥有月球这颗天然的卫星 B.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 是太阳系中平均温度最高的行星 D. 具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披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演示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B.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C. 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5. 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 四季变化 B. 五带的形成 C. 昼夜交替 D. 影子长短的变化
6. 拨动时还可以发现世界海陆分布的规律是( )
A.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C.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某地计划修建一所学校,下图为该校平面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教学楼Ⅰ在图书馆的(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8. 教学楼Ⅱ东西向的图上距离为5.4厘米,修建时实地距离为( )
A. 54米 B. 540米 C. 27米 D. 270米
9. 按照此规划图将学校建设完毕后,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校门A是西门,校门B是北门 B. 校训牌在喷泉的东侧
C. 升旗台在广场的东侧 D. 花坛分布在广场四周
华顶峰为浙江天台山主峰,这里群峰叠翠,白云缭绕,晓雾昏烟,云气氤氲盘结,故有“华顶归云”之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西安市某学校地理小组组织到华顶峰研学。下图为华顶峰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研学出发前,同学们首先了解了华顶峰的高度大约为( )
A. 1000米 B. 1050米 C. 1100米 D. 1200米
11. 在研学过程中,珠珠记了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 在石梁看到远处的天封寺 B. 甲地坡度比乙地坡度更陡
C. 铜壶所在山体部位为山谷 D. 该区域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12. 徐霞客也曾登临天台山,其在日记中写道:“……岭角(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花不开)”。造成山顶的花比山脚的花盛开时间晚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历时近9个月,在全球9个国家的10个港口停靠,总航程共39895海里。下图为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帆船赛的航线( )
①先向东南再向东②四次穿越南回归线
③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④经过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 帆船赛沿途停靠港口( )
A. 南半球数量最多 B. 寒带比热带的多
C. 高纬度的比中低纬度的多 D. 大西洋沿岸比太平洋沿岸多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越来越多,海洋资源逐渐被人们所开发利用。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有关图中数字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大陆架 B. ②是大陆坡 C. ③是洋盆 D. ④是海沟
16. 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
A. 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B. 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
C. 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 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济南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冬至日来到当地气象台进行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结合框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框图中,各数码与填入的内容一致的是( )
A. ①确定风的来向 B. ②监测空气质量
C. ③观测大气温度 D. ④记录天气状况
18. 该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最不可信的是( )
A. 适合放风筝 B. 阴转中雪 C. 气温﹣8℃~0℃ D. 出行要防范道路结冰
下图为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据图,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陆地上的等温线较海洋平直 B. 年均温最低的区域在南美洲
C.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 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20. 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地中( )
A. ①地所在等温线东西延伸 B. ②地年均温为20℃
C. ③地等温线分布最密集 D. ④⑤两地气温相同
21. 关于①~⑤地间气温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地高于②地—海陆位置 B. ②地低于③地—纬度位置
C. ③地高于④地—海陆位置 D. ④地低于⑤地—地形因素
联合国宣布: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各大洲人口数及平均人口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据图推测( )
A. 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 B. 欧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C. 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D. 北美洲人口数量最少
23. 图中ABCD四地人口密度及原因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 A—人口密度小,气候干旱 B. B—人口密度大,自然条件优越
C C—人口密度大,水热充足 D. D—人口密度小,终年寒冷干燥
比亚迪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以125.56万台的总销量,超过了奔驰和宝马,跻身世界汽车品牌销量前十名,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七十年来的历史性时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4. 为了实现海外市场布局,比亚迪计划在巴西建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在泰国等地建设新工厂,这说明( )
A.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密切 B.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C. 国与国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D. 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
25. 比亚迪凭借其不断创新的技术,与德国戴姆勒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这属于国际经济合作方式里的( )
A 工程承包 B. 劳务合作 C. 发展援助 D. 技术合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 2024年10月1日,我们的祖国迎来了第75个生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北京某校初一学生观看了升旗仪式。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李华同学在观看升旗仪式前,结合刚学过的地理知识做了以下梳理,请你帮忙填写完整。
(1)在图1中的横线处,补全二分二至日的名称,A____,B____。2024年10月1日,地球大致运行在图1中____(序号)位置,正值北京的____(季节)。
天安门广场每天日出升旗,日落降旗,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同落。下表为北京9月部分日期天安门广场的升降旗时间(北京时间)(如下表)。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升旗时间 5:58 5:59 6:00 6:01 6:02 6:03 6:03 6:04
降旗时间 18:19 18:18 18:16 18:14 18:13 18:11 18:10 18:08
(2)地球____(自转/公转)产生日出日落现象。如表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逐渐变____(早/晚),说明日出时间也逐渐变____(早/晚),昼长逐渐变____。影响日出日落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____(自转/公转)。
(3)图2为李华同学观看升旗仪式时所拍的照片,列举照片上所呈现出来的地理事实。
(提示:从日出方位、天安门与旗杆的位置关系、拍摄者的位置等角度中选择两个即可)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升旗结束后,李华参观天安门城楼,拍摄照片如图3。
(4)图4为飞檐光照原理图,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在雨季,飞檐可____(增加/减少)雨水对建筑基础和墙体的损害。
27.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以“探究在相同条件下干沙和水的温度变化差异”为主题的地理实验活动。邀请你和他们一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共同完成本次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记录一日内在相同条件下干沙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观察、分析干沙和水的温度变化差异。
【实验设备】玻璃容器、干沙、水、温度传感器、温度记录仪。
【实验过程】
①两个相同的玻璃容器,一个装入干沙,另一个装入相同量的水。
②将两个容器同时放置在室外,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条件下,插入温度传感器进行自动测温,并把温度上传到记录仪上,每小时测温4次(如左图)。
③将所得数据做成图表(图中横坐标为一天中的24小时)(如右图)。
【实验记录】
(1)白天日照越强烈,实验效果越明显,因此实验时我们应选择的天气是____。
(2)比较干沙和水的温度变化幅度:7:00-14:00,随着气温的上升,____的升温幅度相对较小;14:00-18:00,随着气温的下降,____的降温幅度更大。
(3)比较一日内气温最高和最低时段干沙和水的温度高低:13.00—14.00,____的温度更高;4:00—5:00,____的温度更低。
【实验结论】
(4)根据上述分析过程,请你尝试归纳本次实验结论:____。(提示: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干沙和水升温、降温的快慢差异)
【问题解决】夏季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去海边避暑
(5)①陆地吸收(或放出)热量的速度比海洋吸收(或放出)热量的速度____,所以陆地气温变化比海洋气温变化____。
②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____(填“高”或“低”),陆地气温____(填“高”或“低”)。
28. 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同学们查找到一些岛屿“海陆变迁”的实例,进行探究。读图及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打“正确”,错的打“错误”。
①美济岛、硫磺岛和富纳富提岛均位于热带地区。( )
②硫磺岛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
③硫磺岛坐标约为(23.6°N,160°E)。( )
④富纳富提岛位于硫磺岛的东南方向。( )
美济岛:2015年1月,我国开始在美济礁上吹沙填海(用吹沙的方式填海造陆),历时五个月完成,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千米2,成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
硫磺岛(表1):2022年3月28日,硫磺岛附近海域的海底火山喷发,导致该岛面积持续发生变化。
富纳富提岛(表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会逐渐发生变化。
表1硫磺岛
面积 1911年 2023年
19.3千米2 29.86千米2
表2富纳富提岛
面积 2.4千米2
最高海拔 4.5米
(2)根据资料,完成下面框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鹦鹉螺等海洋生物化石,在我国东部海底,考古学家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3)材料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海洋/陆地);右图中红海将会不断变大,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____。
29. 家,我们心底最温暖而熟悉的地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衍生出了万般的样貌。民居是地理环境的映射,一个地方的房屋样式往往反映了当地地貌和气候特征。下图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甘多村和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甘多村和北京市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迪迪绘制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有破损,请你根据表格数据帮他补充完整。
月份 6月 7月 8月
气温/℃ 25 28 26
(2)比较两地的景观特征。
地点 景观类型 人口数量 生产活动 建筑密度 服务设施 自然环境
甘多 乡村景观 ②____ ④____ 较小 商业和公共公务设施⑤____ 保留了更多自然风貌
北京 ①____景观 ③____ 工业、服务业等 较大 商业和公共公务设施⑥____ 原有自然环境大部分被改造
(3)分析甘多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
(4)据北京某公交站牌,分析北京繁华的景观里有村名的原因。
莱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
地理试题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D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C 6. B
【7~9题答案】
【答案】7. D 8. A 9. C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C 12. C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D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A
【17~18题答案】
【答案】17. D 18. A
【19~21题答案】
【答案】19. C 20. A 21. D
【22~23题答案】
【答案】22. B 23. C
【24~25题答案】
【答案】24. A 25.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夏至日 ②. 秋分日 ③. ③ ④. 秋季
(2) ①. 自转 ②. 晚 ③. 晚 ④. 短 ⑤. 公转
(3)日出东方;天安门位于旗杆的北侧;拍摄者位于天安门的西南方向
(4) ①.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②. 减少
【27题答案】
【答案】(1)② (2) ① 水 ②. 干沙
(3) ①. 干沙 ②. 干沙
(4)相同条件下,干沙比水升温快、降温也快
(5) ①. 快 ②. 大 ③. 低 ④. 高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错误 ②. 正确 ③. 错误 ④. 正确
(2) ①. 人为(吹沙填海或者填海造陆) ②. 变大 ③. 地壳变动 ④. 低 ⑤. 减小 ⑥.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的升降)
(3) ①. 海洋 ②.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使得海洋面积扩大。
【29题答案】
【答案】(1) (2) ①. 城镇 ②. 稀疏 ③. 密集 ④. 农业 ⑤. 较少 ⑥. 完善
(3)甘多为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没有窗户或者窗户很小,可以隔绝室外热空气;湿季降水丰富,房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4)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