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样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2年,中央电视台旅游栏目《远方的家》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摄制组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下图为栏目组拍摄线路示意图。完成1-3小题。1.《远方的家》纪录片的拍摄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不同地域的景色,这主要是因为①我国东西跨经度广,南北纬度跨度大 ②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势高低不同③我国各地气候不同 ④我国邻国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远方的家·沿海行》摄制组从渤海出发,依次经过的是A.东海、黄海、南海 B.黄海、东海、南海C.南海、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黄海3.《远方的家·边疆行》摄制组没有到达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左图为1986-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右图为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6小题。4.关于1986到2022年期间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说法正确的是A.出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B.死亡率不断降低C.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 D.总人口持续增加5.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将造成①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②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④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C.降低人口密度 D.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及“钎仁柱”景观图。读图,完成7-9小题。7.鄂伦春族对应图中的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8.“斜仁柱”与当地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 ②便于储水③当地冬季多暴雪天气 ④兽皮覆盖,利于通风散热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根据材料推断鄂伦春族历史上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A.农耕定居 B.山林狩猎 C.草原游牧 D.江海捕鱼古人曾在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0-11小题。10.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①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③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④11.游记所记载“北顾”的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地区的突出特点是A.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B.开阔坦荡、草原广布C.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D.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安徽省南部的皖南山区,风景秀丽,降水丰富,且由新安江注入浙江千岛湖,最终经富春江汇入钱塘江入海。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众多城市饮用水源首选地。下图示意新安江流域,读图完成12-13小题。12.漫步新安江源头,最能体现当地地理特色的城市标语是A.“晋展”风采 B.“粤”来越好 C.包罗“皖”象 D.百“浙”不挠13.符合新安江的水文特征的是A.结冰期长 B.水位季节变化大 C.径流量小 D.枯水期长2024年元旦,哈尔滨这座城市异常火爆,很多“南方小土豆”纷纷前往哈尔滨旅游,体验冰雪风情。广西外出游学的11个小宝贝被亲切的称为“砂糖橘”。下图为“黑龙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置图”和哈尔滨冰雕、砂糖橘“游学”图。完成14-16小题。14.哈尔滨冰雪风情吸引广西“砂糖橘”前往体验,造成东北、广西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口数量15.除自然因素外,助力哈尔滨2024年元旦旅游火爆的主要原因有①便捷的交通运输 ②热情的服务态度 ③缓慢的人口增长 ④丰富的冰雪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A. B. C. D.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7-19小题。17.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18.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复杂多样 B.平原面积广大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北高南低19.下列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横断山脉 B.四川盆地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2023年10月,中国建设报社推出的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系列征集活动中,中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典范项目被列为重点内容之一。下图左图为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和下右图“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20-23小题。20.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方地区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和夏季 B.秋季和冬季 C.夏季和秋季 D.冬季和春季21.“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主要分布在A.西北内陆地区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部季风区22.“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以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城市内涝③补给城市地下水 ④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以下四种做法,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年3月,我国“空中出租车”实现了从深圳到珠海的首飞,将原本需要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20分钟,单座票价预计300元,这对交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下左图为深圳到珠海的飞行路线示意图,下右图为“空中出租车”飞行照片。读图,完成24-25小题。24.“空中出租车”的成功首飞,得益于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②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④人民生活更加便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该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是A.费用低 B.高污染 C.速度快 D.运量大二、综合题(每空2分,总分50分)26.我国地域辽阔,各省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但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开展了一次“夸夸我家乡”的比赛活动。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我的家乡邻国多】(1)甲同学的家乡的省级行政区名称是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和青海省相比,甲同学家乡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我的家乡冰雪多】(2)乙同学的家乡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纬度最________,冬季银装素裹;该省黑龙江与________(河流)主航道的中心线交汇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我的家乡冬季暖】(3)丙同学的家乡是________省,这里冬季树木葱郁,景色优美,气候温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我的家乡位置好】(4)穿过丁同学家乡的特殊纬线是________,地跨两个温度带,和乙同学家乡相比,热量丰富,而且自北向南,地势落差巨大,有利于农业的________(填“多样化”或“专业化”)发展。27.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长江和黄河都共同发源于________(省份)。图中湖泊A、B,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填字母)(2)图中武汉市位于________(长江支流名称)和长江的交汇处,________(城市名称)位于江海交汇之处。(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是长江的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长江因航运便利,水运发达,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4)近几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中游泥沙淤积加剧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5)“裁弯取直工程”是长江防洪和发展航运的一项有效措施,重点实施水域是________。A.滩多流急的川江 B.面积逐渐缩小的洞庭湖C.九曲回肠的荆江 D.奔流直下的金沙江28.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1)图中农业用地主要包括耕地、________和________。(2)从地形类型上看,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________和山地;从干湿地区上看,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基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丰富,且人均量也多 B.类型多种多样,区域差异显著C.难以开发利用的比例小 D.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充足(4)我国坚守的耕地红线是( )A.10亿亩 B.18亿亩 C.20亿亩 D.28亿亩(5)下图中属于破坏和浪费土地资源现象的是( )A.大水漫灌 B.浪费水资源 C.过度放牧 D.滥吃野生动物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样监测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C C D B C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B A B C A A C C21 22 23 24 25D D B A C二、综合题(每空2分,满分50分)26.(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邻国多且交通便利(2)高 乌苏里江(3)海南 位于热带,纬度低(4)北回归线 多样化27.(1)青海省 B(2)汉江 上海(3)上游 “黄金水道”(4)②③⑤(全部正确才得分)(5)C28.(1)林地、草地(顺序可不一致)(2)高原;半干旱、干旱(顺序可不一致)(3)B(4)B(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