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项代号填入下表中。)
2024年11月29日,央视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为“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分会场的建设也备受瞩目。回顾2024年春晚,其设有北京主会场和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四个分会场。读“2024年春晚会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2024年春晚四个分会场,不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 )
A.沈阳 B.西安 C.长沙 D.喀什
2.冬季,我国可同时拥有东北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海南岛的“艳阳高照,海岛风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B.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C.我国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下图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0℃等温线大致位于( )
A.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B.北京—拉萨一线
C.长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D.广州—昆明一线
4.图中等温线分布比7月份密集,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 )
A.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小 B.东高西低,东西温差大
C.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D.全国普遍低温,南北温差小
2023年暑假,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诗人群像,48首诗串联了剧情,辉映了盛唐的锦绣,让观影者感受到了大唐的气象万千。据此完成5—7题。
5.影片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提到的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
A.唐古拉山—渤海 B.巴颜喀拉山—黄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渤海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中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推测诗中情景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庐江县气象台2024年11月24日21时33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48小时我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下降7—9℃,并伴有7—8级偏北大风。26—28日早晨全县最低气温1—3℃。请注意防范!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属于寒潮来临时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是( )
①低温冻害 ②大风 ③洪涝 ④暴风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针对寒潮来袭,应采取的防御措施有( )
①发布寒潮预警信息 ②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③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④门窗、临时搭建物等要做好固定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4年9月14日,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发生3.9级地震。当地震来临时,四楼教室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一直躲在教室里,等待救护人员救援
B.立即从窗户处跳楼逃生
C.立即跑向室外
D.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底下,地震暂停后快速有序撤离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表示意我国四类土地利用类型2013年、2023年面积(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11—12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13 13516.3 25325.4 21951.4 3060.7
2023 12758.0 28354.6 26428.5 3596.8
11.读表可知,四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2.为严守耕地红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 B.大力开垦荒地 C.鼓励围湖造田 D.加强土地立法
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巢湖开始实施全域十年禁渔。禁渔期间,“湖中无渔网,岸边无渔船,市场无湖鱼”。读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使用
B.生物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需限量使用
C.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非可再生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若使用恰当,也会成为可再生资源
14.该图反映了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过度捕捞 D.城市建设乱占耕地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少水带 B.乙地多洪涝灾害
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
1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北方多,南方少
17.目前,我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海水淡化 D.兴修水库
2024年6月23日至29日,国际竹藤组织参加在瑞典举行的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第26届世界大会。安徽省庐江县地处大别山余脉,坐拥万亩竹林,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备受关注。据此完成18—19题。
18.以竹代塑最大的益处是(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经济收入 C.保护生态环境 D.节省人力资源
19.下列物品以塑料为主要原材料的是( )
A.易拉罐 B.矿泉水瓶 C.报纸杂志 D.铅笔
20.荔枝主产于中国南方,庐江虽不产荔枝,但每到荔枝成熟时,超市、水果店总有大量新鲜荔枝供应。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荔枝种植技术的改进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④南方的荔枝生产过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年国庆假期,安徽省接待游客65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8%,均创历史新高。据此完成21—22题。
21.各景点的停车场纷纷爆满,从汽车车牌能识别来自上海的是( )
A.苏C·12345 B.沪A·13579 C.皖D·24680 D.浙B·124578
22.游客购买到的特色产品中最能体现安徽当地特色的是( )
A.徽州臭鳜鱼 B.火锅底料 C.手抓羊肉 D.过桥米线
23.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种植甜菜、棉花 B.林业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山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油菜、水稻 D.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读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读图,关于我国汽车产业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沿江、沿海分布 B.均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C.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D.珠江流域的数量最多
25.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B.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C.改善环境,降低污染 D.避免城市交通阻塞
二、综合题(共3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6分)2024年8月29日是第21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主题为“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的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了解国家版图,树立国家版图意识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__________部,__________洋西岸,是一个__________兼备的国家。
(2)图中省区E的简称是__________。我国的邻国中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3)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海洋国土,A、B、C、D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__________,与我国既是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每空2分,共14分)读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山脉众多,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镶嵌其中,如图中A是__________高原,有“__________”之称。
(2)从右图中可知,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其中图中D是__________平原,C是__________盆地,B山脉是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_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3)我国大陆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面向海洋,一方面有利于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多为____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
28.(每空2分,共20分)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图和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__________比重最大。
(2)根据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__________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__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下列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填入下表。
地区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横断山脉
土地利用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4)漫画中小鸟哭泣的原因是哪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动物资源 D.森林资源
(5)如果在山区,该资源遭到破坏将会导致( )
A.耕地面积增加 B.水土流失加剧 C.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D.动物资源增多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八年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项代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A C D B A C D D A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B C B C B A C A C
二、综合题(共3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6分)
(1)东 太平 海陆 (2)云或滇 俄罗斯
(3)C 朝鲜 越南(位置可互换)。
27.(每空2分,共14分)
(1)青藏 世界屋脊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长江中下游 四川 三 (3)自西向东
28.(每空2分,共20分)
(1)草地(可利用草地) (2)耕地 不足
(3)草地 林地 耕地(水田) 耕地(旱地) 林地 (4)D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