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地理第一至六章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得分注意事项:共两大题,小题,满分50分,作答时间为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位置)2024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小岛,地处中国南海重要战略要冲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结合黄岩岛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1.黄岩岛属于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该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粤 B.琼 C.桂 D闽2.黄岩岛东侧的甲国是( )A.文莱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3.黄岩岛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包括( )①海底油气资源丰富 ②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①战略位置重要 ④盛产椰子、甜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以强大的实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图和工业机器人工作场景图,完成4~5题。4.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南部。下列城市中,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 )A.佛山 B.东莞 C.广州 D.深圳5.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有助于( )①降低企业初始建厂资金支出 ②增加普通工人就业机会③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④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工业的布局和发展影响显著,结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意图,完成6~8题。6.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分布在矿产丰富地区C.分布在长江黄河沿岸 D.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7.从北京前往上海,乘坐的高铁线路是( )A.焦柳线 B.京九线 C.沪昆线 D.京沪线8.重庆的一批重型机械要运往上海,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我国地域辽阔,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结合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9~10题。9.拉萨是“最靠近太阳的城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10.拉萨和乌鲁木齐所在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相吻合 B.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相吻合C.人口地理分界线相吻合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1~12题。11.山西省位于( )①太行山脉的东侧 ②黄土高原的东部 ③陕西省以西 ④黄河中游河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汾河是山西省重要的河流,该河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河水和丰富的水产资源闻名于世,被誉为“鱼米之乡”“水乡”的名号,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3~15题。13.长江三角洲地区富庶繁华,图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的城市是( )A.南京 B.上海 C.苏州 D.杭州14.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欣赏到的水乡文化有( )①饮茶文化 ②丝绸文化 ③小桥流水 ④黄土风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在长江三角洲同城化建设中,作用比较明显的两种运输方式是( )①内河运输 ②航空运输 ③高速铁路 ④高速公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35分)16.(12分)【地理探究】探究主题:我国河流的汛期探究背景:每到暑假前,学校都会向学生宣讲河道防汛防溺水安全课,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山西的小明通过学习《数以万计的河流》一课,对汛期已有一定的了解,并计划和同学一起探究我国河流的汛期,深入了解身边河流的“脾性”。探究一 搜集资料河流犹如大地的血脉,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同学们找到了一幅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1)和①②③④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图2)。图1 图2(1)依次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河流的名称。(1分)探究二 桥原因(2)①河流与②③④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但汛期形成的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原因。(4分)(3)读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该河流4月份前后也会形成一次汛期,试分析原因。(2分)探究三 联系生活(4)通过对我国河流汛期的深入了解,说出我们在暑期防溺水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2分)17.(13分)【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矿产、农业和工业资料一 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黄上高原煤炭资源在藏量极力丰富,储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品质优良,许多煤炭可以露天开采,生产成本较低,有“乌金高原”美誉,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料二 黑土地上建“粮仓” 中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黑土广布,耕地辽阔,分布着中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粮食商品率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材料三 老工业基地发新生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导致经济发展滞缓。过去,山西是著名的“煤老板”聚集地,小煤窑遍地,对资源和环境破坏很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推广,我国煤炭的使用量也在逐期减少,煤炭经济难以为继。资料四 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东北地区分布图课题思考:(1)分析黄土高原被称为“乌金高原”的原因。(2分)(2)写出①地形区的名称,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3分)(3)分析②工业基地目前工业发展滞缓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发展措施。(4分)(4)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及生态环境意义。(4分)18.(10分)【地理研学】研学主题:长江牵手东西城市群研学背景:依托长江发达的航运,位于上游的成渝城市群和东端的长江三角洲互动合作,协调发展。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以“长江牵手东西城市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资料:资料一 西部最大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资料二 全国最大城市群 资料显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全国约1/4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资料三 成渝地区地形图和长江三角洲交通网研学思考:(1)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分析成渝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2分)(2)与成渝地区相比,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2分)(3)成渝地区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称,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成渝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1分)(5)与成渝地区相比,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文优势。(2分)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D C A D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B B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和小题,共35分)16.(12分)(1)①塔里木河(1分),②松花江(1分),③长江(1分),①珠江(1分)。(2)①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引起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2分);②③④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2分).(3)②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河流会结冰,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河流融冰,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2分)(4)加强防溺水教育;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河流汛期的知识;不随意下河玩水;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17.(13分)(1)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开采成本低。(2分)(2)三江平原(1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宜种植业发展;人均耕地多、农业科技先进(2分)。(3)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2分)措施:制定合理发展规划,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更新设备;发展教育,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分)(4)优势:降水量较少,日照时间长;地域辽阔,土地租金低;等等。(2分) 意义:减轻环境污染,减缓温效应,等等。(2分)18.(10分)(1)煤炭、天然气,铁矿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等等。(2分)(2)多优良海港,有利于发展海洋贸易。(2分)(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水热资源丰富,等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而成渝地区周围高原山地地势落差大,多地震灾害,降水比较丰富,因此多滑坡,泥石流灾害。(2分)(5)高等院校众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