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我国疆域辽阔,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日前公布,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桂林喀斯特地貌。读图,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部分地区位于寒带C.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太平洋的东岸 D.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腹地,有许多陆上邻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3个世界地质遗产地所在省份简称的是( )A.贵 B.蜀 C.内蒙古 D.桂3.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尤其是气温高、降水量大的地区。我国最有利于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下表为四川省2019~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4~6题。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城镇人口数量(万人) 4623.1 4748.9 4840.7 4886.2 4978.1乡村人口数量(万人) 3727.9 3622.1 3531.3 3487.8 3389.9总人口数量(万人) 8351 8371 8372 8374 83684.符合四川省常住总人口数量变化的图是( )A. B.C. D.5.表中数据可以反映出( )A.2022年城镇人口比重最大 B.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升C.2023年总人口数量最多 D.乡村人口总数不断增加6.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下列不合适的应对措施是( )A.延迟退休 B.全面放开三胎 C.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D.放宽户籍限制山脉常常作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之间、地形区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下图为我国某一东西走向的山脉,①和②为山脉南北两侧的地形区或省级行政单位。据此完成7~9题。7.若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此山脉,则( )A.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②为东南丘陵 B.①为陕西省,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C.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四川盆地 D.①为湖南省,②为广东省8.若此山脉为昆仑山脉,则对②地区地表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9.若此山脉南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盆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准噶尔盆地,②为塔里木盆地 B.该山脉所在省区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最主要的聚居地C.该山脉所在省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D.①和②同属一个省级行政区一般情况下,旬(指最近十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时,柳树、桃树、槐树等落叶林木会陆续长出绿色的叶子。下图为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10.据图,林木在2月底到3月底前变绿的区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为( )A.热带 B.亚热带 C.寒温带 D.暖温带1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春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内陆高沿海低 D.南高北低12.导致林木“变绿”日期早晚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下图为黄河开封的“地上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如图中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 )A.上游的青海省境内 B.中游的山西省境内 C.下游的河南省境内 D.入海口的山东省境内14.造成开封河段“地上河”的原因包括( )①黄河中游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 ②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开阔③黄河下游人为地加高堤坝 ④黄河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量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5.近20年来,黄河中游平均每年拦截黄泥沙超过4亿吨。下列措施能减少黄河含沙量的有( )①陡坡地修建梯田 ②过垦过牧 ③建设护坡林草带 ④兴修水利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山体滑坡是指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10月18日,四川阿坝马尔康党坝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此次滑坡体积约28万立方米,共造成2栋建筑物灾毁,农作物灾毁20亩。据此完成16~18题。16.山体滑坡的危害不包括( )A.摧毁农田 B.砸埋房屋 C.毁坏道路 D.引发寒潮17.造成党坝村此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起伏大 ②降雨集中 ③土壤紧实 ④植被稀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外出旅游时需防范山体滑坡,正确的做法是( )A.在陡峭的沟壑露营 B.在植被稀少的山坡露营C.在危岩突出的地方露营 D.尽量避免暴雨集中的季节去山区如图是“某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和耕地面积区域比重图”,据此完成19~21题。19.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A.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B.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20.下列四个地区中,水、土资源矛盾最突出的是(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21.下列有利于缓解区域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青藏地区水资源丰富,可无限扩大耕地面积②西北地区相对缺水,可以大力开采地下水③缓解北方地区水土矛盾可采取跨流域调水④北方地区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如图为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22.下列各地打造的特色农业品牌最合适的是( )①南宁——黑皮果蔗 ②黑龙江——海伦绿茶 ③陕西——米脂水稻 ④江西——赣南脐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下列对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甲、乙主产区农产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C.乙、丙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主产区,甲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主产区D.丙位于新疆牧区,气候干旱,不能发展种植业读图“失业的啄木鸟”,据此完成24~25题。24.漫画所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过度放牧 B.乱占耕地 C.土壤污染 D.乱砍滥伐25.漫画中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后果可能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臭氧层破坏 ④全球变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国道G331是环绕中国的三大国道之一,东起辽宁丹东市,一路向东,向北,向西,最终抵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沿途穿越平原、森林、湖泊、草原、沙漠和绿洲,是跨越最多时区和荒漠的北国大道,堪称“中国北境公路之王”,逐渐成为自驾游的新晋阿红国道。下图为331国道路线示意图。(1)G331国道起点所在省区行政中心为_______,丹东市北依①_______山脉,南邻我国A_______海,隔鸭绿江与邻国B_______相望。(4分)(2)从丹东一路向东向北,能看见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乌苏里江和③_______;穿越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②_______(填山脉),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2分)(3)向西穿行在C省区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主要聚居的游牧民族是_______,其传统的特色民居称作_______;该省区与邻国D_______接壤。(3分)(4)越过草原继续向西,大部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降水变_______(填“多”或“少”),缺少植被的覆盖,形成茫茫的沙漠和荒凉的戈壁。(1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此线被称为四川的“胡焕庸线”。此线西北侧,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与青藏腹地相连;东南侧,是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它不仅是自然、人口分界线,也是文化分界线,下图为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示意图。(1)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测出:平武—盐源一线以西人口密度_______(填“大”或“小”),以东人口密度_______(填“大”或“小”),影响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其中平武—盐源一线西北侧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东南一侧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5分)(2)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推断四川省的耕地主要集中在平武—盐源一线的_______(填“东”或“西”)侧,牧区主要分布在该线的_______(填“东”或“西”)侧。(2分)(3)四川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此线的_______(填“东”或“西”)侧。其中藏族为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藏袍是其特色服饰,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藏袍有多种穿着方式:早晚双穿袖、中午双袖围腰或单脱袖,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服饰文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任答两点)。(3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苹果的生长季节(4月~10月)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2℃~25℃。苹果树需要一定的寒冷期(-2℃~-7℃之间)以促进休眠和正常的开花结果,也需要足够的日照和降水(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之间)。图1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 图2(1)根据材料,请推测图2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宜种植苹果的气候是_______,其气候特征为: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3分)(2)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在图1中,A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D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2分)(3)图1中,B与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为_______(填山脉)、_______(填河流)。(2分)(4)图1中,E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其夏季气温低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2分)(5)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图1中,A、B两个气候区基本属于湿润地区,降水量在_______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1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4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开展长江源区科考。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明显;长江源区近60年来气温显著升高,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加。图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长江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图1 图2(1)长江发源于_______(填省份),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海。(2分)(2)长江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享有“_______”的盛誉。请结合图2从气温和降水的角度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3分)(3)长江源区气候暖湿化明显:该区温度显著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进而造成长江上游河段水量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含沙量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3分)(4)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请试着分析原因。(2分)30.阅读下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图A、B、C、D字母代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请写出B、D的名称。(2分)B:_______ D:_______(2)请写出图中相应数字所代表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3分)①:_______(铁路干线) ②:_______(铁路干线) ③:_______(铁路枢纽)(3)寒假期间,成都的小明想要外出旅游,请你为他出谋划策。(3分)如果想去郊区古镇旅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_______。如果想去北京旅游,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如果想观赏三峡的风光,最合适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_______。(2分)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DAABB 6~10 DCBCD 11~15 DACDD 16~20 DBDCD 21~25 CDADC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沈阳市 长白山 黄 朝鲜(2)黑龙江 大兴安岭 (3)蒙古族 蒙古包 蒙古(国) (4)少2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小 大 地形 高原/山地 盆地/平原(2)东 西 (3)西(1分) 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2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甲 高温多雨(炎热多雨) 寒冷干燥(寒冷少雨)(2)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3)秦岭 淮河(4)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5)8002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青海省 东(2)黄金水道(1分)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冬季气候温和,河流无结冰期,利于通航(3)上升 变大 变大(4)上游位于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量大(降水丰富且有冰雪融水)。3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京津唐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兰新线 京广线 郑州(3)汽车 航空(坐飞机) 水运(坐船、航运)(4)分布不均;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较少(或东多西少、东密西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