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泸州市泸县二中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期末测试题地 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9月28日-10月6日),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国内旅游8.26亿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秋国庆假期,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2.中秋国庆假期,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A.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减慢 B.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C.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加快 D.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3.如果黄赤交角等于零,那么( )A.兰州的四季变化更加明显 B.兰州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变C.同一经线上各地的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D.低纬和高纬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弱相同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该地层剖面共分四层,最底层是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其上一层是古洪水沉积层,该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水平层理,分选性好。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选性好 B.颗粒细小,多粉砂、黏土C.磨圆度好 D.沉积物层理结构不明显5.根据古洪水沉积层特征推测该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应该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6.推断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A.由冷干变暖湿 B.由暖湿变冷干 C.由冷湿变暖干 D.由暖湿变冷湿R河发源于祁连山,最终注入沙漠地区的L湖。该流域年均降水量较小,夏季径流量日变化大。下图示意R河流域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R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①山地降水 ②冰雪融水 ③湖泊水 ④地下水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8.21世纪以来,R河流域汛期明显提前。其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影响 B.全球变暖C.上游植被减少 D.山地降水增加下图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某科研团队考察发现,岛屿各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岛屿西侧甲、乙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10.关于丙地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其降水丰富是因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B.该地植被稀疏,地下根系发达C.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D.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②坡是(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12.该沙波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13.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和水流方向一致 B.和水流方向相反 C.维持原地 D.往复摆动某日,小明从重庆出发乘坐飞机去国内某城市旅游。上飞机前,他通过手机APP查询到该城市当日的日出、日落时间(见表)。小明下飞机时,刚好看到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出(北京时间) 日落(北京时间)7:10 18:1014.该城市可能是( )A.拉萨(91°E) B.西宁(102°E) C.海口(110°E) D.上海(121°E)15.小明下飞机时发现自己的影子朝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二、综合题(共55分)16.(本题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鼓丘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以内的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范围内,常成群分布。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长轴方向平行于冰流方向,迎冰面坡度陡、背冰面坡度缓。下图为某地鼓丘纵向剖面图和平面图。(1)根据材料,推测鼓丘的形成过程。(5分)(2)判断图示鼓丘的冰流方向,并说明理由。(6分)羊背石是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类似羊背,冰川移动经过地表岩石时,对底床进行磨蚀和拔蚀,形成羊背石(3)描述羊背石的形态并分析其成因。(7分)17.(本题1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尔马拉海是亚洲小亚细亚半岛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内海。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这里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全年降水量接近1000毫米。下图示意马尔马拉海位置。(1)描述马尔马拉海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2)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马尔马拉海冬季降水多的原因。(6分)(3)阐述马尔马拉海海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及成因。(7分)18.(本题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某小区域剖面图,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气候变化小。受地形因素影响,图中目前谷地植被明显不同于海拔较高的山坡顶部。(1)简述乙处土壤有机腐殖层厚的原因。(4分)(2)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7分)(3)乙处的植被会发生演化,推测发生演化的原因。(7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D B A A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B C B16.(1)冰流前进过程中,翻越基岩后的底部冰碛物由于冰川搬运能力减弱,冰碛物发生堆积,形成鼓丘。(2)方向:自西北向东南。理由:鼓丘长轴呈东南西北走向;西北侧坡度较陡,为迎冰面,冰流由迎冰面流向背冰面。(3).羊背石两侧不对称,缓坡为迎冰坡,较为光滑,为冰川磨蚀作用形成;陡坡为背冰坡,有阶梯状陡坎和裂隙,较为粗糙,为冰川拔蚀作用形成。17.(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连接地中海与黑海,是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战略位置重要。(2)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低纬度水汽;海水比热容大,冬季海水水温较高,蒸发量大;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热量、水汽输送给大气,空气湿度大;水汽易凝结,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3)夏季。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陆地淡水补给少;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海域较封闭,海水与外海交换作用弱,从而造成盐度出现最高值。18.(1)谷地地势低平,乙处植被的枯枝落叶和根系提供有机质;附近山坡上的有机腐殖质被搬运、堆积。(2)甲处——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针阔混交林),乙处——草甸(草原)。原因:甲处高度适中,地势平缓,光照足,土壤水分适中,发育森林;乙处地势低洼,高处的水流汇集,导致地下水接近地表(土壤中水分较多) ,形成沼泽化土壤,发育草甸。(3)区域内地质构造稳定、气候变化小,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谷地沉积物不断增厚,地势抬升,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导致土壤水分减少;谷地草甸植被与山坡顶部植被差异会缩小,逐渐演化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