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新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的量取 B.称量药品
C.测定某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
2.向盛有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种类数目,a=c>b
B.a~b段溶液质量一定减小
C.向c点对应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会产生黄色沉淀
D.若将原混合溶液中的盐酸换成硫酸,仍能用该图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B.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4.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至a克时,溶液中反应为
B.滴至b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
5.烧杯中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共,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不含a,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三种阳离子液质
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色
C.c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为
D.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8.0%
6.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
B.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CuSO4、NaOH
C.d→e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的SO数目不变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向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先滴加100g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对应的溶液
B.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
D.使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34.2%
8.往一定量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CuSO4溶液显酸性
B.图乙中B点和D点电导率相同是因为它们溶液的成分相同
C.图乙中的C点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液体的pH=7
D.图乙中D点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碱性
9.两两混合不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Na2SO4、Na2CO3、BaCl2、HCl
B.KOH、H2SO4、KCl、酚酞试液
C.K2CO3、HCl、石蕊试液、NaOH
D.Na2CO3、HNO3、CuSO4、Ba(NO3)2
10.A、B、C是初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各物质均一步转换。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A.若A、B、C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则A可能是Cu
B.若物质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则A可能是
C.若A、B、C三种物质均含两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则B可能是
D.若A、C为同种类别的两种物质,则物质B不可能是
11.下列有关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氧化反应
B.酸雨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 =H2CO3 化合反应
C.工业上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12.某同学用NaOH溶液做实验后忘记了塞上瓶塞,几天后,要检验此瓶溶液的变质情况,他从该试剂瓶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查阅资料可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如表方法对应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方法 现象和结论
A 滴加澄清石灰水 若无沉淀产生,则溶液没有变质
B 滴加稀硫酸 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已经变质
C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若溶液的pH=10,则溶液部分变质
D 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滴加酚酞试液 若只有白色浑浊现象,则溶液完全变质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酸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氧化铜中放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与氧化铜发生类似反应,说明白醋、柠檬酸溶液和盐酸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已知甲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OOH+Al(OH)3=(HCOO)3Al+3H2O,请写出甲酸溶液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为 (填化学式)。
14.请你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耐。你认为可涂抹厨房中的 来止痒。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S+2KNO3+3CK2S+3CO2↑+X↑,则X的化学式是 。
(3)利用二氧化碳,首先要研究二氧化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从宏观组成看,二氧化碳由 组成。
(4)小明同学为探究Cu和Al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过程中, (填微粒符号,下同)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而 得到电子变为原子。
15.学了酸的化学性质后,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想实现①,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
(2)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 色溶液。此反应方程式为
(3)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若想实现④,得到黄色溶液,可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此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三、推断题
16.A~I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③在植物体内进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B的化学式 。
(2)反应④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②在工业中的用途为 。
(4)在反应①~④中,一定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7.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的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下列物质能被蚁酸腐蚀的是___________。
A. 铜栏杆 B. 大理石 C. 铁制品 D. 食盐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推测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分解时生成水。
(3)对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Ⅰ是CO2;猜想Ⅱ是________;
(4)他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先向装置中通入一会N2,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
实验证明猜想Ⅱ成立,则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讨论交流】
(5)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
【拓展延伸】装置C中盛有10g氧化铜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定C中固体的质量(如表):
反应时间/min 2 4 6 8 10
固体质量/g 9.3 8.8 8.5 8.4 8.4
(6)在称量质量过程中,必须把玻璃管两端封住,目的是________;
(7)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1)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aO+H2O=Ca(OH)2;
② (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I: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2)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
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
(3)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
(4)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活动Ⅱ: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5)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Na2CO3;猜想三: 。
【讨论交流】
(6)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
(7)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
五、计算题
19.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粉末质量为16.8g。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经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红色不溶物的质量为12.8g。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_ g;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3)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12 AACCD BDBBD CC
13.(1)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H+
(2)
(3)BaCl2、Ba(OH)2
14.(1)食醋
(2)N2
(3)碳、氧元素
(4);Al;Cu2+
15.(1)紫色石蕊溶液
(2)蓝;
(3)置换反应
(4)Fe2O3;
16.(1)Fe2O3
(2)
(3)除铁锈
(4)②④
17.(1) B,C
(2) 氢、氧
(3) CO
(4) 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中固体变红,D中石灰水变浑浊
(5)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6) 防止空气进入,把铜氧化
(7) 80%
18.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微溶于水,固体A中可能有未完全溶解的Ca(OH)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加入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固体中有CaCO3,不能证明是否含有Ca(OH)2(合理即可);NaOH、Ca(OH)2;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则溶液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溶解的氢氧化钙;碳酸钠(合理即可)
19.(1)12.8(2)9.8%
(3)解:设与木炭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y,则
则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为16g+16.8g-12.8g=20g
答:加热前氧化铜的质量为20g。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