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丰台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七年级生物学2025.01考生须知1.本练习卷共 8 页,共两部分,30 道小题,满分 60 分。练习时间 60 分钟。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 ID 号。3.练习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同学们制作了青椒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关于青椒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及显微观察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 取材时,果皮取的越多越好C. 对光后,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D. 观察时,光线越强效果越好2.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青椒表皮细胞为( )A. B.C. D.3. 从微观到宏观对青椒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 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D. 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克隆了一只健康的雄性恒河猴,名叫 ReTro。它是首个活到成年的克隆恒河猴,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新突破。请完成下面小题。4. 克隆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5. ReTro 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表示去除细胞核B. 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成纤维细胞C. 融合细胞的细胞质来自卵母细胞D. ReTro 和代孕母猴的长相相似6. 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应用不恰当的是( )A. 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新途径 B. 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C. 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物 D. 可以用于繁殖优良品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细胞。人类皮肤中的干细胞对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请完成下面小题。7. 皮肤被划破出血时,人们会感觉到疼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被划破的部分是保护组织B. 感觉到疼痛是因为有神经组织C. 流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D. 皮肤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8. 伤口如果不深,几天后便可以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不包括皮肤中干细胞的( )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C. 细胞分化 D. 细胞癌变兴趣小组同学从野外采集了向日葵、油松、葫芦藓和鳞毛蕨标本,按照下图进行分类。请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对四种植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 )A. 形态结构 B. 生理功能C. 遗传物质 D. 物种数量10. 据图分析,植物②为( )A. 向日葵 B. 油松 C. 鳞毛蕨 D. 葫芦藓11. ③④都采集于潮湿的地方,但是③比④高大得多,其原因不包括( )A. 有真正的根 B. 有输导组织C. 有机械组织 D. 靠孢子生殖下图为我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微型仿生机器人,其模仿了昆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请完成下面小题。12. 判断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 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B. 身体和附肢是否分节C. 是否有足、翅和触角 D. 是否具有摄食的口器13. 机器人的支持框架坚固且耐磨,可类比昆虫身体结构的( )A. 触角 B. 外骨骼 C. 头部 D. 附肢14. 仿生机器人具有尺寸小、运动灵活等优势,其应用场景不包括( )A. 复杂场景搜寻 B. 航空发动机零件检修C. 搬运大型设备 D. 复杂区域的地质勘探15. 中国大鲵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请完成下面小题。(1)中国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在水中或潮湿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据此判断,中国大鲵属于( )A 鱼纲 B. 两栖纲 C. 爬行纲 D. 哺乳纲(2)扬子鳄性别受孵化温度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B. 孵化雌性幼鳄最适宜的温度是 33℃C. 在 30℃~31℃时孵化的幼鳄雌雄比例相当D. 推测筑巢产卵地应避开强光照射水豚是湿地中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常和苍鹭、白鹭等鸟类共享栖息地。请完成下面小题。16. 水豚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主要依据是( )A. 胎生、哺乳 B. 用肺呼吸C. 体温恒定 D. 体表被毛17. 下图为水豚牙齿模式图,据此推测其摄取的食物主要是( )A. 水中鱼类 B. 树栖昆虫C. 水边草本植物 D. 坚硬的果实和种子18. 苍鹭的喙、颈和足纤长,有利于在浅水区或沼泽地捕食和行走,由此推断苍鹭的足可能是( )A. B.C. D.每年 10 月到次年 3 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主要通过饮食、接触等途径传染,感染者常出现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请完成下面小题。19. 诺如病毒个体微小,观察时需要用(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 D. 望远镜20. 以下关于诺如病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B. 进行分裂生殖C.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 寄生于活细胞21. 关于诺如病毒 预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保持手部卫生 B. 避免吃生冷食物C. 避免接触患者 D. 大量服用抗生素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制作泡菜,并检测泡菜中 pH 值(酸碱度)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22. 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 )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毛霉23. 以下操作会导致泡菜制作失败的是( )A. 泡菜坛烫洗后控干水分 B. 新鲜蔬菜洗净、晾干C. 泡菜坛加盖,用一圈水封口 D. 每天开盖检查一次24. 国家标准规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应在 20mg/kg 以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再减少B. 亚硝酸盐的含量随 pH 值降低而减少C. pH 值越低,硝酸盐还原菌繁殖越快D. 泡菜腌制 5 天以后再食用会比较安全第二部分本部分共 5 题,共 35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25. 同学们将校园池塘采集的水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单细胞生物眼虫。(1)制作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眼虫,结果如图 1 所示。①制作装片时,载玻片上需要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_。②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眼虫后,将其移到视野中央,转动______(填“物镜”或“转换器”),切换到高倍物镜,观察其细胞结构。③眼虫前端的______不停摆动,使其在液滴中游动。细胞内有许多绿色的______,说明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由此推测光对眼虫的分布有影响。(2)为验证上述推测,同学们进一步开展实验探究。步骤Ⅰ: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分为 A、B 两个区域,用显微镜观察眼虫的分布和运动情况。步骤Ⅱ:将光束打在临时装片的 A 区域,如图 2,再次用显微镜观察。①步骤Ⅰ起到______作用。②若观察到步骤Ⅰ中眼虫______,步骤Ⅱ中眼虫______,则说明光对眼虫的分布有影响。26. 同学们在生物课上观察鱼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实验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单补充完整。实验记录单●实验准备及操作安全(1)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多选)a.要选用健康有活力的鱼b.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c.触摸鱼体表时动作要轻d.观察后迅速将鱼放回清水●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运动(2)取一条鲫鱼放在解剖盘中,如图 1。先观察它的外部形态,摸一摸鱼的体表。通过观察可知,鱼的身体呈______型:鱼的体表有黏液.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减小______。将鲫鱼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观察鱼在水中运动。结合图 1 中鱼在游动时肌肉和尾鳍的变化推测,鱼游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_。●观察鱼鳃和鱼的呼吸(3)鱼在水中游动时,口和鳃盖后缘总是交替张合。用滴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观察到墨汁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轻轻掀起鳃盖,观察鳃的形态和颜色,如图 2。鳃丝多而细,可以增加______,从而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鳃丝呈现鲜红色,说明鳃丝内含有丰富的______。请推测,当水流经过鳃丝后,水中溶解的氧含量变化是______。27. 小林跟随老师来到国家植物园,对植物界“大熊猫”——珙桐展开研究学习。(1)小林根据观察,作了如下记录:珙桐果实和种子的观察记录单☆整体观察·果实呈紫绿色,长卵圆形☆局部观察·剖开果实,内果皮致密坚硬,具有纵向沟纹·纵向剖开果核,可见其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结构并绘制简图根据观察记录单分析:①珙桐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由此判断珙桐属于______植物。②珙桐种子中的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2)珙桐种子萌发需要吸收水分,自然状态下萌发困难。小林查找到珙桐种子和果实吸水能力的相关资料,如下图。①据图分析,珙桐种子吸水能力明显______果实。②结合观察记录单,解释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③综合以上信息,人工繁育珙桐可通过______方法,促进种子萌发。(3)小林认为“珙桐果实和种子的特殊结构对其生存和繁衍有一定的好处”。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______。28. 每年的 10 月 15 日是“全球洗手日”。同学们开展了“科学洗手,‘手’护健康”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向公众宣传科学洗手的重要性。(1)项目一:为什么要洗手?有同学提出手上存在细菌会影响健康,为此利用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开展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Ⅰ.配制培养基Ⅱ.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使用 基本流程Ⅲ.用无菌棉棒采集样品,并接种在培养基中Ⅳ.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采集样品 A 对照组 B 洗手前 C 洗手后实验结果①基本流程:Ⅱ高温灭菌和Ⅲ用无菌棉棒采集样品 目的是______;Ⅳ每组培养皿恒温培养的温度应______。②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项目二:怎样洗手更科学?开展实验探究洗手揉搓时间对洗手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手上细菌的对数值揉搓时间(秒)洗手前 洗手后 洗手后减少数15 2.30 1.24 1.0630 2.99 2.06 0.9360 2.80 1 96 0.84注:手上细菌的对数值越大,细菌越多①分析数据可知,揉搓时间 15 秒洗手效果更佳,理由是______。②结合生活实际,还可以探究影响洗手效果的因素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3)项目三:“全球洗手日”科普宣传结合项目一和项目二,或者其他知识,对活动进行整体规划。请分析举办活动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______。示例:问题:如何向公众解释日常所接触的物品会让手上的细菌增多?方案:利用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在门把手、触摸门把手前后的手上采集样品,并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将培养结果进行展示。29.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大量的藻类。藻类是一类结构简单,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的能量来源,同时释放氧气。贝类和藻类关系密切。贝类以藻类为食,从藻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构建柔软的身体和坚硬的贝壳(含有碳酸钙)。这种关系不仅对贝类有益,也帮助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藻类可以利用贝类排出的含氮、磷的营养盐,促进藻类自身生长的同时,还减少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保持水质清洁。这种贝类和藻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被渔民利用并发展出“贝藻套养”的海水养殖模式,下图为“贝藻套养”模式图。“贝藻套养”对于缓解温室效应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同时,贝类可利用水中含碳物质形成贝壳,这也有助于固定碳元素,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1)据文中信息,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量的来源是______。(2)海带、紫菜、裙带菜是常见的“贝藻套养”生物,没有______的分化,均属于藻类。贝类则属于______(填“软体”或“棘皮”)动物类群。(3)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贝藻套养”叙述不合理的是______。a.能够降低该片海水中的含氧量b.能够实现对藻类数量的控制c.能够促进海水水质保持与改善d.能够提升沿海渔民经济效益(4)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请在模式图中添加“→”和文字,说明“贝藻套养”如何缓解温室效应______。丰台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七年级生物学 答案2025.01考生须知1.本练习卷共 8 页,共两部分,30 道小题,满分 60 分。练习时间 60 分钟。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 ID 号。3.练习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3 题答案】【答案】1. A 2. C 3. B【4~6 题答案】【答案】4. D 5. D 6. C【7~8 题答案】【答案】7. A 8. D【9~11 题答案】【答案】9. A 10. B 11. D【12~14 题答案】【答案】12. B 13. B 14. C【15 题答案】【答案】(1)B (2)B【16~18 题答案】【答案】16. A 17. C 18. A【19~21 题答案】【答案】19. C 20. B 21. D【22~24 题答案】【答案】22. C 23. D 24. A第二部分本部分共 5 题,共 35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25 题答案】【答案】(1) ①. 限制眼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②. 转换器 ③. 鞭毛 ④. 叶绿体(2) ①. 对照 ②. 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运动倾向 ③. 从 B 向 A 运动,A 区域分布较多【26 题答案】【答案】(1)abcd(2) ①. 流线 ②. 鱼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 ③. 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3) ①. 与水的接触面积 ②. 毛细血管 ③. 下降【27 题答案】【答案】(1) ①. 果皮 ②. 被子 ③. 胚(2) ①. 高于 ②. 珙桐内果皮致密坚硬,阻碍水分进入,导致种子因缺水而休眠 ③. 破除内果皮(3)示例:认同,珙桐坚硬的内果皮可以保护种子不易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认同,珙桐坚硬的内果皮阻碍水分进入种子,影响种子萌发,不利于珙桐的繁衍。【28 题答案】【答案】(1) ①. 培养基高温灭菌可以杀死其中原有的细菌,用无菌棉棒防止带入杂菌 ②. 相同且适宜 ③. 从手上有细菌、洗手后手上细菌减少两方面说明。示例:A 组说明培养基上无菌,B、C 组与A 组比较说明手上有细菌;C 组与 B 组比较说明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的细菌(2) ①.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揉搓 15 秒时洗手后细菌减少数最大,说明细菌减少的最多 ②. 洗手揉搓的力度;洗手的频次;不同类型的洗手液;洗手的水温等(3)示例:如何向公众说明不同洗手液的抑菌效果?利用细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在用不同洗手液洗手前后的手上采集样品,并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将培养结果进行展示。【29 题答案】【答案】(1)光能(太阳能)(2) ①. 根、茎、叶 ②. 软体(3)a (4)从藻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贝类取食藻类构建贝壳、贝类利用水中含碳物质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箭头和文字匹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