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二节 建构分子模型第二课时水分子的构成我们已经了解了物质由 构成。而分子由 构成。分子原子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思考:那么水分子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呢?水分子的构成那么今天我们做个实验,着重研究一下水分子的构成。先做一些准备:准备一个电解装置准备一个直流电源水分子的构成准备若干导线再来一杯水水分子的构成再准备一些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稀硫酸。水分子的构成接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电解装置中注满水再加点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稀硫酸水分子的构成打开电源,观察现象。水分子的构成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产生气泡,同时两玻璃管内液面开始下降。3.经过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接到正极的玻璃管气泡产生速率较慢,负极的玻璃管气泡产生速率较快。思考:这两个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呢?水分子的构成我们对这两个玻璃管内的气体进行检验。我们拿一个点燃的火柴靠近负极玻璃管的管口。发现管口的气体能被点燃,且火焰呈淡蓝色。这种气体有可燃性,且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水分子的构成我们对这两个玻璃管内的气体进行检验。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们拿一个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正极玻璃管的管口。复燃这种气体有助燃性,证明是氧气。口诀:正氧负氢。水分子的构成说明水已经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了。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在通直流电条件下,水可以发生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水分子的构成思考:回顾实验过程,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个:还记得我们准备的电源是什么电源吗?准备一个直流电源切记不可用交流电源。水分子的构成第二个:还记得我们一开始准备的两瓶药水吗?好像没怎么提到啊?它们起一个什么作用?思考:回顾实验过程,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作用:增强水的导电性。水分子的构成第三个:我们用于描述产生的气体时,1:2,说的是气体的体积。思考:回顾实验过程,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不是质量。21水分子的构成水电解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组。我们把这种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那么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水分子的构成思考:平常生活中,水烧开了,水变成了水蒸气,是化学变化吗?不是,水变成水蒸气,仅仅改变了水分子间的空隙而已。物理变化水分子的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我们发现,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物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思考:物质的性质由什么决定呢?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发生改变,物质发生改变。水分子的构成思考:什么是化学性质?什么又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助燃性和可燃性。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磁性。水分子的构成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又可分为原子进行重组,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水分子的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发生改变,物质发生改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要注意这两段话的区别!!水分子的构成水分子变化的意义:1.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4.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分子构成。5.水由水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宏观角度)(微观角度)但是不能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练习1.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池a极是正极C.正负两极气体的质量比为1:2D.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练习2.水的组成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来研究的,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两支玻璃管中液面下降的高度比为2∶1C.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D.通过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D练习3.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____气,b应接电源的__________极。(2)验证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这表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性。(3)图中的现象表明实验是___________(选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进行一段时间”)。(4)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mL,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氧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助燃已进行一段时间16感谢观看新版科学 第二章 第二节 建构分子模型(第二课时)基础练习: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甲和图乙两个过程,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图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的分子产生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C.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化学变化一定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的体积一定大于原子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也有间隙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3.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①质量很小 ②体积很小 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微粒间有空隙 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4.下列图像与水通电分解情况相符的是( )(纵坐标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①表示H2,②表示O2)A. B.C. D.5.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6.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改变,分子种类不改变D.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7.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8.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可以构成不同物质B.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一定不变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D.水的反常膨胀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9.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 )A.小倩 B.小丹 C.小鑫 D.小娜10.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C.a管的气体能被点燃,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D.a管的电极是负极,b管的电极是正极11.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当闭合开关、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12.如图所示是水电解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C 端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A 端是电源的___________极。(2)检验 D 端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3)此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4)电解水时生成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2:1,但实验所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___________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认为是实验误差引起的,可以忽略不计提高训练:13.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但______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__________变化。(2)水通电发生了化学变化,(b)中所得粒子___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14. 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根据材料归纳:(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条)。(2)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参考答案:1-5ACABA 6-10CDBCB11.小于 氢(元素)和氧(元素)12.氢气 负 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水氢气+氧气 ABC13. (1) 分子间隔 分子本身 物理(2)不能14.无色 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或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挥发等其他合理答案) 温度稍高能分解为乙酸、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电解水实验.mp4 第二节 建构分子模型(第二课时).docx 第二节 建构分子模型(第二课时)(25张PPT) 练习(含答案) 素材.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