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法学科统编版小学道法一年级下册第二课《做事要仔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做事要仔细 单元 我有新面貌 课时 2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对做事仔细重要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认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认同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道德修养:帮助学生认识到马虎行为是不利于自身发展和他人的,培养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意识,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做事仔细,逐步提升道德修养,懂得为他人着想。法治观念:以故事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在生活和学习中遵循认真做事的 “规则”,意识到马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初步建立规则意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法治观念做铺垫。健全人格:在小组讨论、分享经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面对自己的马虎行为,培养积极乐观、勇于改正错误的健全人格。责任意识:通过分析马虎行为给自身和他人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明白做事不仔细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从而增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认真做事的责任。重点 1.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马虎行为,如扣错扣子、找不到东西、漏做作业题等。2. 让学生明白马虎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对自身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给他人造成的麻烦。难点 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生马虎行为的原因,如着急、没检查、注意力不集中等。2. 引导学生将不马虎、做事仔细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避免马虎行为。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与马虎行为相关的图片、小故事、动画视频等资料。2. 制作小组讨论记录卡片,供学生记录讨论结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 展示一张小朋友不开心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中的这个小朋友,他看起来很不开心。猜猜看,他可能做了什么马虎的事情呢?大家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哦。”2. 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讨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观察、思考并讨论分享。 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讲授新课 1. 生活中的 “小马虎”:依次展示三张清晰的图片,分别是小朋友扣错扣子、在沙坑边找不到铲子、做作业漏题的场景。每展示一张图片,就用温和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张图,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呀?快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对于主动分享的学生给予表扬,如 “你真勇敢,分享得很清楚”。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提出要求:“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曾经做过的马虎事。先安静地想一想,然后再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等会儿把小组讨论的精彩内容讲给全班同学听。” 为每个小组发放讨论记录卡片和彩色笔,引导学生记录重要内容。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每个小组,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讨论,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3. 观看小故事:播放精心剪辑的 “小马虎” 添麻烦的小故事视频,视频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有趣。视频结束后,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小朋友们,故事里的小马虎做了什么事呀?他的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呢?对他的家长又有什么影响呢?大家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最后举手告诉老师哦。”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认真倾听,对于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耐心引导他们补充完整。4. 马虎行为大集合:再次展示之前出现的马虎行为图片,以及一些新的相关图片,进行系统总结:“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像扣错扣子、找不到东西、做作业漏题,还有出门忘记带钥匙、上学忘记背书包等,这些都是马虎的行为。马虎不仅会让我们在学习上得不到好成绩,影响我们的进步;在玩耍的时候也没办法尽情享受快乐,还会像刚才故事里那样,给爸爸妈妈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呀,马虎可不是个好行为。” 同时,结合图片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详细说明马虎行为在不同场景下的不良影响。5. 分析马虎原因:展示学生讨论马虎原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小朋友们,看看图片里的小伙伴们在讨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做练习时看错题是因为太着急了,有的说忘记检查所以没发现错误。那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变得马虎呢?大家大胆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独特的想法给予肯定,如 “这个原因很特别,你观察得真仔细”。6. 观看动画视频:播放充满趣味性的动画视频《马虎国历险记》,视频内容围绕一个到处都是马虎行为的奇妙国度展开。播放结束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朋友们,看完这个有趣的动画,你们觉得马虎国的世界怎么样呀?是不是看起来乱糟糟的,一点都不好?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不要像马虎国的人一样做事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马虎行为的看法。 看图片分享经历 参与讨论、代表发言 看视频思考交流;倾听理解。 联系生活认识马虎,培养能力; 借助素材理解影响; 引导反思。课堂小结 1. 微笑着面对学生,用温和的语气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很有意义的学习时光。现在,大家来想一想,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生活中的小马虎行为呀?马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呢?为什么会变得马虎呢?” 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详细总结和补充,强调做事仔细的重要性:“大家说得都很棒!像扣错扣子、找不到东西、漏做作业题这些都是马虎行为。马虎会让我们不开心,学习成绩也会受影响,还会给爸爸妈妈添麻烦。产生马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着急、没检查、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要努力改掉马虎这个小毛病,做一个做事仔细的好孩子,好不好?” 用充满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做出承诺。 思考回答,明确目标。 巩固知识,增强行动决心。板书 做事要仔细1. 生活中的马虎行为:- 穿错扣子- 找不到东西- 漏做题目2. 马虎的影响:- 自身麻烦(不开心、学习受影响)- 给他人带来不便(家长困扰)3. 马虎的原因:- 着急- 没检查- 注意力不集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活场景类的图片和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的积极性较高,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马虎原因时,部分学生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准确阐述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师进一步耐心引导和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做事仔细的情况,要加强跟踪和反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