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导入新课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标题解读主标题副标题突出强调了文章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记”,则表明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议论性散文。交代了记叙对象以及侧重点;《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素养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任务二 初读课文,初识先生任务三 精读课文,走近先生任务四 总结拓展 传先生精神任务五 学以致用,明确写作特色知识积累(预习检测)任务一1.了解闻一多、文章作者、写作背景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人物简介姓名 闻一多(1899—1946) 本名闻家骅作品 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籍贯 湖北浠水人身份 中国近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经历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1919年2月为《清华学报》编辑,1925年赴美留学,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任清华教授,1946年在昆明被暗杀。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学者民主战士诗人诗集《红烛》《死水》了解作者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现代诗人。文章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挚朴素,凝练含蓄。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臧克家与闻一多1930年,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他在试卷上写了三句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尽的苦海。主考官闻一多看到以后很是欣赏,将之破格录取。臧克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向老师学习诗歌创作,闻先生也总是热情地对他的每首诗作出点评。后来,闻先生走出书斋,大声地为中国民主呐喊,臧克家撰文纪念、宣传、介绍、弘扬这位了不起的老师和他的诗文。直到望百高龄时,臧克家仍说:“没有闻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21世纪教育网背景链接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臧克家于1930—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作为闻一多的学生,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他。闻一多回清华任教后,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这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光辉事迹。出处背景意图读准字音衰微( ) 赫然( ) 迭起( )卓越( ) 锲而不舍( ) 小楷( )沥尽心血( ) 迥乎不同(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慷慨淋漓( )无暇及此( )热情澎湃( ) 仰之弥高( )漂白四壁( )炯炯目光( ) 疏懒( ) 硕果( )shuāihèdiézhuóqièk ilìji ngkuīwùkāng k i lín líxiápénɡpàimípiǎojiǒnɡshūshuò多音字( )校补( )学校校( )漂泊( )漂白( )漂亮( )地壳( )鸡蛋壳漂壳jiàoxiàopiāopiǎopiàoqiàoké形近字裁( )(裁缝)载( )(记载)cáizǎi籍( )(书籍)藉( )(枕藉)jíjiè炯( )(炯炯有神)迥( )(迥异)jiǒngjiǒng沥( )(呕心沥血)砺( )(磨砺)lìlì宵( )(深宵)霄( )(九霄云外)xiāoxiāo理解词语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形容埋头读书。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心不在焉语出《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含褒义。汉代董仲舒专心苦读做学问,连家中园圃的景色都无暇去看上一眼。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很不一样。迥,差得远。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赫然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不要误解为“形容数量很多”。也作“迥然不同”。斗、牛均为星宿名,借指天空。词语辨析词 潜心贯注 全神贯注同 两个词语都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 异例 侧重于对某问题的集中钻研,程度更深。侧重于将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①钱学森经历千难万险回到了祖国,他潜心贯注地钻研,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同学们课上都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初读课文,初识先生任务二1.勾画出文中与“说”和“做”有关的句子或段落,概说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2.本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开,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并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读法指导①开头两段引用闻一多的话来概括闻一多言行一致的特点,朗读时用平和的语气,自然陈述闻一多内心的想法,重音放在“我”“做”上面。②在朗读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内容时,语速要适中,语气要平缓。感彩鲜明的词句要读出敬重、赞扬的语气,语速要稍快。③在朗读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的内容时,感情悲愤,要气沉声缓。“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要读得气如洪流,磅礴而下。④结尾段句式整齐,读时语速要快,气势磅礴,要读出坚定的语气。1.勾画出文中与“说”和“做”有关的句子或段落,概说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他 ;所以,作者高声赞叹闻先生: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说”了就“做”,言行一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2.本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开,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并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7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第8段)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过渡段承接上文总起下文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1—7)总说分述总结(1、2)(3—6)(7)三本书写写《楚辞校补》写《古典新义》《唐诗杂论》潜心学术严谨刻苦革命家:总说分述总结(8、9)(10—18)(19、20)三件事参加游行示威起稿政治传单言行一致英勇无畏说了就做,敢说敢做(8—20)群众大会演说2.本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开,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并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课后作业①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②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并将你最喜欢的2-3段摘抄出来。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3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