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复习学案:加强国际交往 展现大国担当[时事热点]热点1 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全球发展倡议对话会 2024年9月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对话会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外方投资促进机构、中央企业、工商界的约150名代表与会。热点2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以下称WGC2025)将首次来到中国,于2025年5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WGC2025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以会议及展览两大版块呈现,探讨全球燃气行业、能源行业的未来,推动能源行业的创新与发展。预计将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360多家展商参展,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条。热点3 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议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四个共同倡导”核心要义为主线,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邀请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等纪念该国际日。热点4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7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中国同巴勒斯坦是好兄弟、好伙伴,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倡议和主张,为解决好巴勒斯坦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方真诚期待巴勒斯坦各派在内部和解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统一和独立建国。[问题设置]1.我国举办国际会议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②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努力为世界发展与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2.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②有利于展现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③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④有利于推动我国全方位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原因。①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②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③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需要。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⑤是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为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我国应如何做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深化改革。②完善各项政策制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③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活力。④积极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⑤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合作共赢等。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树立全球观念,关注国家形势,关注全球化问题。②培养开阔的情怀,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③要平等对待他国公民,既要尊重他国制度文化,又要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④善于学习,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⑤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时事热点]热点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11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中国倡议发展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国际人士高度评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践行这一理念将凝聚更多国际共识,共同应对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合力。热点2 2024年9月8日,第2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大会以“投资链接世界”为主题,展览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1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约占八成。热点3 2024年9月12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筑和平、共享未来”。论坛是我国“年度最大的军事外交活动”,设置了“安全合作与亚太繁荣稳定”“多极化与国际秩序走向”““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机制与全球安全治理”4个全体会议议题,以及其他8个平行分组会议议题。[问题设置]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2.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世界各国: ①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②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各国人民: ①各国人民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共同担当。 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③关注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3)青少年: ①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 ②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3.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③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④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⑤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4.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做到与时俱进。②要积极参加传承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和活动。③要大力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能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代表本地区的传统技艺。④学会辨别是非,抵制不良文化,勇于同消极的,落后的思想文化作斗争。⑤积极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⑦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责任。考点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4年5月5日,第135届广交会落幕。本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47亿美元,线上平台出口成交30.3亿美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0.7%和33.1%。广交会后,有的客商约好看厂探店,有的回国继续洽谈订单……许多参会外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一信心,是基于中国 ( )①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④为外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3年,中国开创了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格局,中俄元首两次会晤推动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向前发展,中美元首会晤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中欧互动频繁释放积极信号,中越关系新定位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事实再次证明 ( )①中国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主导国际秩序的重建 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决定力量 ④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3.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从倡导变为长注人了新动能。10年共建,硕果累累,这告诉我们行动,从愿景走向实践,不仅为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经济增( )①“一带一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破解了世界各种发展难题③我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小鲁所在的九年级(1)班围绕“走近进博会”开展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做的历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对比(见下图):①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②中国已成为主导世界的重要力量③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④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合作文件;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2 400亿美元。这表明我国 (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将对外开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D.推动互利共赢,促进共同繁荣6.下列材料表明我国( )◆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 ◆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 ◆中欧班列架起了亚欧大陆友谊桥,铺就互联互通共赢路A.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B.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C.成功化解了全球的难题和危机 D.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以下是同学们对学校宣传栏中"时政要闻”进行的评析,你赞同的有( )时政要闻 评析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 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北次欧洲之行,中法发表4份联合声明,签署近20项双边合作文件;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世界再次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 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②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我国加快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世界变乱交织,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不断增多。为此,我们应 ( )①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科学应变,于变局中开新局 ④共享多样文化,学习和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9.【中国成就世界荣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议题一【探辉煌成就】 75年沧桑巨变,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至少3点)议题二【寻成就原因】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序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效应对局部地区自然灾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这一年,成绩有目共睹。展望未来,党中央对2024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成绩有目共睹的原因。议题三【显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3)我国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10.【展现文化魅力 彰显大国风范】青铜组雕《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落户”希腊雅典;坚持13载,马耳他“中国角”持续传播中国文化,武汉杂技团与苏丹杂技团回忆半个多世纪的“杂技情缘”……这些感人的场面于2023年12月16日,出现在央视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第四期。这种文化的融合让观众沉浸在“美美与共”的世界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让中华文化在“美美与共”中绽放光彩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召开。12月9日,“‘氢’尽所能,“碳’知未来--讲述中国“双碳’故事”的主题边会在中国角举行。本次边会是氢能助力双碳目标的一次重要探讨和交流,推动了国际社会对氢能的关注和认可,同时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双碳故事,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方面,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撑。(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为何要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答案 1-5BDDCD 6-8 DCA9.(1)示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2)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有序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了治理效能。④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⑤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3)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③和平发展道路。④合作共赢理念。⑤新型大国关系。⑥正确义利观。10.(1)①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②积极主动与世界各国交往,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汲取营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收外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新发展。③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④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传承、弘扬、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贡献。⑤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珍爱我们的精神家园。⑥就传承中华文化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同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⑦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共同担当。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面对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⑤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⑥中国主动承担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⑦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⑧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