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训练题初二地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正确,请把正确答案填到题后表格中)2024年1月24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经发射在轨整整1000天了!1000天的时间里,天和核心舱迎接了6艘神舟载人飞船和6个航天员乘组,先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完成交会对接,形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读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境内的运行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西岸 B. 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C. 南北跨纬度大,跨寒、温、热三带 D. 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明显2. 图中天和核心舱运行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A. 新、甘、蜀 B. 藏、陕、冀 C. 川、滇、赣 D. 青、津、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中,由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下图为南海诸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 所示的海域是我国东海 B. 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最西端C. 位于中纬度亚热带地区 D. 第九段位于我国台湾岛附近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应该( )①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②提高参与海洋开发的企业和公民风险防范意识③提升我国海洋权益实际管控能力④围海造陆,将海洋主权转变为陆地主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该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高度约是( )A. 南坡3800米 B. 南坡2100米 C. 北坡3900米 D. 北坡2000米6. 该山地可能( )A. 喜马拉雅山 B. 天山 C. 秦岭 D. 太行山“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着中国境内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多样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丰富的食材是各地美食的基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的馈赠,我国美食材料丰富是因为我国气候( )A. 寒、温、热三带类型齐全 B. 类型复杂多样C.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季风气候显著8.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调一碗干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下列选项与上述描述对应的是( )A. 贵---酸辣的酸汤面 B. 渝---甜辣的热干面C. 鄂---麻辣的担担面 D. 陕---香辣的油泼面2024年3月,受寒潮影响,我国北方多地迎来降雪,因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称“桃花雪”。下图为“桃花雪”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受此次寒潮影响最早的城市可能是( )A. 乌鲁木齐 B. 武汉 C. 上海 D. 海口10. 寒潮除了能形成“桃花雪”现象,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农作物产量降低②引发森林火灾③引发风寒感冒④出现霜冻现象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下列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乱占耕地 B. 乙——弃耕增多 C. 丙——耕地退化 D. 丁—耕地污染12. 为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A. 退林退草还耕 B. 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 围湖围海造田 D. 开垦难利用的土地13. 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特征比较示意图,关于图中交通运输方式科学理解是( )A. 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 急救药物由北京运到拉萨可以选择乙运输方式C. 丙受水文特征影响最大 D. 丁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4. 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B. ②和④是同一条铁路干线C. ②和⑥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D. ①和⑤是同一条铁路干线15. 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 新能源、新材料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C. 多依附于大城市,东多西少 D. 中、西部地区没有高新技术产业二.非选择题(35分)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4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已累计调水约752亿立方米。调供水期间,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有效缓解了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并助力沿线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材料二:我国四个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GDP比重示意图,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线分布图。(1)华北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四个地区中,人口数量最少的是____地区,耕地面积最多的是____地区。(2)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主要利用类型为____,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从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可得出,华北地区处于____带。(4)华北地区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____。(至少回答2条)(5)华北地区最缺水季节是____,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__。(6)为了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说出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地区及沿线地区的积极意义____。(7)对于缺水地区来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列举一例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质量第一,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材料二:下图示意中国高标准农田分布。(1)国家建设高标准农田主要目的是____。我国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2)西北区高标准农田呈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____,宁夏平原的作物熟制是____。(3)黄淮海区主要位于的地形区是____,土地资源主要利用类型为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4)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东南区相同的粮食作物是____,这些地区所属的干湿地区是____。(5)农业生产与____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现代科学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请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____(2条以上)。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原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形成了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上百个科研机构,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优化了产业结构。材料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与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示意图。(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具有沿____、沿铁路线分布的特征。其中丙为____工业基地。(2)读图可知,我国高速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说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____。(至少2条)(3)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但仍然有沿长江的铁路,主要原因是铁路运输比水路运输____。(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____、____。(5)结合图文资料,简要分析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____。(6)说出环渤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____。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训练题初二地理 答案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正确,请把正确答案填到题后表格中)【1~2题答案】【答案】1. D 2. B【3~4题答案】【答案】3. D 4. A【5~6题答案】【答案】5. D 6. B【7~8题答案】【答案】7. B 8. D【9~10题答案】【答案】9. A 10. D【11~12题答案】【答案】11. D 12. 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35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西北 ②. 华北(2) ①. 草地 ②. 畜牧业(3) ①.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②. 过渡(4)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5) ①. 春季 ②. 修建水库(6)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促进经济发展。(7)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等【17题答案】【答案】(1) ①.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 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分布相对集中,西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2) ①. 水源 ②. 一年一熟(3) ①. 华北平原 ②. 耕地 ③. 小麦(4) ①. 水稻 ②. 湿润区(5) ①.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②.培育良种;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技术;温室大棚技术等【18题答案】【答案】(1) ①. 海 ②. 长江三角洲(2) ①.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②. 能加强沿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促进沿线地区的人员流动和旅游业的发展等(3)快 (4) ①. 长江三角洲地区 ②. 珠江三角洲(5)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人才密集;科研力量雄厚(6)环渤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高高科技产业所占的比重,促进产业升级,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对环渤海地区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