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光热差异很大,形成了五带。读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4小题。1.图中①所示的纬线( )A.又称为“北极圈” B.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C.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D.是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2.如图示时刻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赤道上有直射现象 B.正值北半球冬至日C.全球各地昼短夜长 D.甲国家正处于夏季3.对A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球表面获得热量最多的地区 B.很多时候太阳悬在头顶的正上方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气候四季变化明显4.地球表面与某地(118°E,31°N)穿过地心相对应的地点的经纬度是( )A.118°E,31°S B.118°W,31°N C.62°E,31° D.62°W,31°S“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dàng)洼地中,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图1为大窝凼洼地及“中国天眼”景观图。图2为大窝凼地形图。据此完成5~7小题。图1 图25.根据此比例尺,已知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计算出实地距离为( )米。A.120 B.140 C.600 D.60006.瞭望台的海拔不超过( )米。A.1200 B.1160 C.1120 D.108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瞭望台要向西北方向观看“中国天眼” B.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此时为冬季C.选②路线登山相对轻松 D.选①路线登山相对轻松读小明在路边随手拍的交通标志路牌图,完成8~9小题。8.据图可以推断,陇海路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方向 B.东北—西南方向 C.南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9.下列关于该交通标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嵩山路位于京广路以东 B.向东约1.2千米后进入陇海路C.向西约1.5千米后进入嵩山路 D.向南约600米后抵达康复前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区域的部分等高线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10~11小题。10.图中a线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1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拔最高的是甲 ②海拔最高的是丁 ③地形最平坦的是甲 ④地形最平坦的是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山西地质博物馆展示有三叠纪时期中国北方陆生四足动物的代表——“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等地都有发现。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和肯氏兽图片。据此完成12~14小题。12.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生活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中,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13.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大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B.②大洲位于南极洲板块,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C.③是欧洲,④是大洋洲 D.①④在同一板块14.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暴雨导致珠江水位上涨 B.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C.日本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D.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家住许昌的小张学习完降水的变化一课后,想要探究自己家乡的降水情况。读许昌市12月26日~~12月31日天气预报图,完成15~19小题。15.上述六天中,没有降水的是( )A.周一 B.周二 C.周四 D.周六16.下列可以获取城市降水量数据的测量工具是( )A.百叶箱 B.温度计 C.烧杯 D.雨量器与量筒17.小张测量周日的降雪量,应注意( )A.降雪时,雪从漏斗进入储水瓶B.降雪时,用盛雪口容纳降雪即可C.测量时,将储水瓶中的雪倒入量筒读取数字D.测量时,待储水瓶的雪在室内融化后倒入量筒读取数字18.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地理老师说:“同学们,明天将要下雪,大家注意多加衣服。”B.小明说:“北京地区四季分明,冬寒夏暑。”C.来自昆明的阿伟说:“我们那里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D.来自海南的同学说:“我们那里年平均气温比哈尔滨高,而且雨水也很多。”19.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外出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B.积极开窗通风C.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D.政府通过限行减少车流量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蚝适宜生长的海水温度范围为5~28℃。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20~22小题。20.最初建造“蚝宅”时( )不①当地是乡村 ②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 ③当地是城镇 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1.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①以高原为主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 ③气候湿热 ④动植物种类较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下列关于城镇和乡村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上海属于城镇聚落,人口密度大,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B.江西千户苗寨属于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活动C.一般而言,城镇规模越大,内部景观越复杂D.随着人口多增多、配套设施的完善,乡村可以发展为城镇位于非洲北部的突尼斯南部撒哈拉沙漠的地下城市马特马他是《星球大战》的外景地,聪明的柏柏尔人开凿洞穴作为房屋,环境安静,空气清新,住在里面凉爽舒服,一年四季都不受气候的影响。突尼斯90%以上为阿拉伯人,通用货币是突尼斯第纳尔。读图完成23~24小题。23.根据人类的体制特征我们将世界人种分为三大类,依据图文资料推测,突尼斯的居民大多是____人种,其国教是_____。( )A.黑色 佛教 B.白色 伊斯兰教 C.黄色 基督教 D.白色 基督教24.马特马他的地下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参观打卡,在古城遗址的开发过程中,对于文物古迹应该( )A.禁止任何人参观 B.全部推倒重新修建新的建筑C.加强保护,根据情况修葺毁坏部分 D.将其改造成旅馆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下图为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完成25~26小题。25.影响2014~2023年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上升 B.人口死亡率降低 C.人口出生率降低 D.人口死亡率上升26.下列政策,从长期看有助于促进人口出生率提升的是( )①提高生育津贴 ②教育双减,降低教育成本 ③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 ④增加女性就业岗位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渝新欧”班列开通后,我们吃到了许多欧洲进口的小零食,比如欧洲巧克力。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材料之一,世界著名巧克力生产地几乎都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读世界可可主要生产国分布图,完成27~30小题。27.由可可生产国地理位置推知,可可( )①喜热 ②喜凉 ③喜旱 ④喜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巧克力生产地与可可产地不一致,这反映了( )A.可可产地的人们不喜欢吃巧克力 B.可可产地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C.区域差异导致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D.欧洲和北美洲生活水平低,消费力弱29.关于国际间经济合作重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 B.可以实现互利共赢C.合作方的联系更加紧密 D.推动世界经济发展30.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商谈称为( )A.南南合作 B.南南对话 C.南北合作 D.南北对话第Ⅱ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每空1分,共20分。)31.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方法绘制的图,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晕染一瓣梅花,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3为九九消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3 图1 图2(1)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2)图2中所示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填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__________处。(3)晕染第一瓣梅花时,日期大约是___________前后,当九朵梅花点遍后,即将迎来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____节气。(4)图2中的BC两地中,四季更替明显的是___________。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小说叙述了19世纪英国人费雷亚·福特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读费雷亚·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1)费雷亚·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非洲、B_______洲、C________洲。(2)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②___________洋、太平洋。(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是________洋(填写名称);跨经度最多的是_________洋(填写名称)。(4)图中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D大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平原。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天也如春天般绚烂多彩。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了全球十大赏秋地,分布如图1所示。图3(1)“十大赏秋地”中,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图3中与之对应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是_________。(2)B地气温,降水特征如图3中③所示,与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B地由于受_________影响,年降水量较多,气温年较差较____________(大或小)。(3)图2中山地C处(1000米)气温是10℃,则B处的气温是__________℃;山地迎风坡降水较_______(多或少),这种影响气候的因素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B.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2.A.赤道上有直射现象3.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4.D.62°W,31°S5.C.6006.B.11607.C.选②路线登山相对轻松8.A.东西方向9.C.向西约1.5千米后进入嵩山路10.C.山谷11.A.①③12.D.大陆漂移13.D.①④在同一板块14.A.暴雨导致珠江水位上涨15.B.周二16.D.雨量器与量筒17.D.测量时,待储水瓶的雪在室内融化后倒入量筒读取数字18.A.地理老师说:“同学们,明天将要下雪,大家注意多加衣服。”19.B.积极开窗通风20.C.①④21.D. ③④22.B.江西千户苗寨属于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活动23.B.白色 伊斯兰教24.C.加强保护,根据情况修葺毁坏部分25.C.人口出生率降低26.D.①②27.B.①④28.C.区域差异导致国际合作的必要性29.A.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30.D.南北对话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每空1分,共20分。)31.共6分(1)顺(2)夏至 ③(3)12月22日 春分(4) B32.共7分(1)亚 北美(2)印度(3)太平 北冰(4)白令海峡 亚马孙平原33.共7分(1)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2)海洋(或海陆位置) 小(3)14.8 多 地形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