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满分40分,答题时间为4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地球仪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工具。读地球仪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地球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一颗恒星 B.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 C. 地球是个正球体 D. 地轴存在于地球中2. 甲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 (30°N,60°E) B. (30°N,60°W) C. (30°S,60°E) D. (30°S,60°W)3. 乙地位于(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成立75周年的纪念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 ①段 B. ②段C ③段 D. ④段5. 国庆节,郑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C. 昼夜平分 D. 极昼现象小明在学习了天气知识后,非常关心天气变化。下图是小明看到的某日中国局部地区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从图中小明无法直接获取四城市的( )A. 风向风力 B. 气候特点C. 冷热变化 D. 阴晴状况7. 该日,四城市人们的活动与当地天气状况相适应的是( )A. 武汉学生室外研学 B. 北京工人高空作业C. 哈尔滨居民室外晾晒 D. 广州市民郊外爬山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某地理类杂志评选出了世界十大赏秋地。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十大赏秋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 十大赏秋地大都分布在( )①北半球热带地区②北半球中纬度地区③-10℃~0℃等温线之间④0~20℃等温线之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①9.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 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 气温自北向南升高C. 最低温出现在北半球 D.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10. 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 人口问题 B. 资源问题C. 环境问题 D. 水污染问题11. 漫画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①就业困难②劳动力短缺③居住条件差④交通压力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读世界人类大陆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区域以黄色人种为主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13. ④地居民交流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A. 汉语 B. 英语 C. 俄语 D. 阿拉伯语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标准。指数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高,最高为1。下图为2022年世界部分国家人类发展指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中国 B. 挪威 C. 印度 D. 瑞士15. 中国与阿富汗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A. 南北对话 B. 南北合作 C. 南南对话 D. 南南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16.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沈阳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条活动路线。路线①:勇攀大青山,锻炼体能;路线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路线③:参观古庙,寻踪文化。(1)大青山的海拔范围是____米。(2)三条路线中,体力薄弱的同学应选择路线____,原因是____。(3)路线③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则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镇的形成既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4)王村地形类型为____,有利于村落的扩展,附近有铁路、公路、河流,交通便利,最可能形成城镇。17.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800米处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化石,这种鱼龙生活在距今约1.9亿年前的海洋。(1)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原本是海洋,后来由于____运动形成山脉。(2)喜马拉雅山脉受____板块与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因此不断隆起“长高”。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组组员袁复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海拔7790米的地方,他们遇到了11级强风,晚上根本不敢睡觉,尽管用双手抵着帐篷,但仍然感到快要被强风吹跑了。在峰顶时,温度达到零下20多度,到达珠峰8400、8500米的山脊,起风了。雪吹到眼睛里,会把眼睛冻住,眼睛就睁不开了。必须闭一会儿眼睛,等雪融化了,才能慢慢睁开。(3)影响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因素是____。(4)珠峰登山队员在登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____、____等。18.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孕育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世界各地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传统的主要食物有所不同,人们的用餐方式也不同。比如欧洲人吃面包、牛肉,用刀叉用餐;印度人吃咖喱,用手抓;亚洲东部和南部吃米饭,用筷子。(1)列举一例我们日常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食品:____。传统民居可以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为三地传统民居景观图以及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亚洲西部的传统民居,多为平屋顶的多层土楼,墙体较厚、窗小。 亚洲东南部的传统民居,多为斜屋顶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薄且透风。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屋顶用冰块垒砌而成,屋子低矮而厚实。(2)亚洲西部图示属于____气候,终年高温少雨,民居建筑结构考虑隔热、防风沙;亚洲东南部图示属于____气候,气候湿热,民居建筑结构考虑____;亚洲北部北极冰屋属于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房屋结构考虑____。(3)传统民居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请写一条保护传统民居的宣传语:____。19. 受巴以冲突外溢的影响,经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道货运量减少。北极航道、中欧班列成为货运关注的焦点。下图为亚欧海上和陆上贸易路线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黄金水道——北极航道】北极航道是连接东、北亚和北欧的最短可行航道。与传统航线相比,可以缩短大约三分之一航程,一般3.6万吨的货轮可节省约300吨燃油。被航海界称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1)依照图中航线方向,北极航道依次经过太平洋、____、大西洋。(2)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的优势有____。【交通桥梁——中欧班列】近些年来,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中国造”走出了国门;中欧班列运回的商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让我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中欧班列不仅让欧洲各地的商品与我国互通,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3)中欧班列连接____洲与____洲。(4)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发展的意义有____。(符合题意即可)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3题答案】【答案】1. B 2. C 3. D【4~5题答案】【答案】4. C 5. A【6~7题答案】【答案】6. B 7. A【8~9题答案】【答案】8. C 9. D【10~11题答案】【答案】10. A 11. C【12~13题答案】【答案】12. A 13. B【14~15题答案】【答案】14. D 15.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16题答案】【答案】(1)550~600(2) ①. ③ ②. ③线大部分位于同一条等高线内,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省力。(3) ①. 西南 ②. 3.2(4)平原【17题答案】【答案】(1)板块 (2) ①. 亚欧##印度洋 ②. 印度洋##亚欧 (3)地形(4) ①. 极寒##大风 ②. 大风##极寒【18题答案】【答案】(1)包子、油条、大饼等。(2) ①. 热带沙漠 ②. 热带季风 ③. 通风、散热 ④. 防风、保暖(3)传统民居是文化遗产,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留住传统民居,就是留住历史;爱护传统民居,就是爱护我们的根。 【19题答案】【答案】(1)北冰洋 (2)航程短,耗燃油少,节约成本(3) ①. 亚##欧 ②. 欧##亚(4)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