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请将作答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在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作答,不要错位、越界作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疆域辽阔,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体现我国经度跨度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由于降水差异造成景观不同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 由于地形差异造成景观不同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黄岩岛是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暴露在海平面之上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右图为我国南海诸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南海诸岛位于(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D. 南温带5. 三沙市西沙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 台 B. 粤 C. 桂 D. 琼我国疆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在《清稗类钞》里写道:“食性不同由于习尚也。兹举其尤,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苏人嗜糖”,指炒菜喜欢放点糖的是( )A. 太原人 B. 武汉人 C. 长沙人 D. 南京人7. 粤人嗜淡食是指饮食清淡。下图是省级行政区域轮廓示意图,“粤”指的是( )A. B. C. D.“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用兽皮覆盖。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及“斜仁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区域对应上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9. 推测鄂伦春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主要是( )A. 采矿加工 B. 渔猎生活 C. 农耕定居 D. 山林狩猎10. “斜仁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是因为它(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②顶部开口,便于集水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④兽皮覆盖,利于防水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2023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下图为2019—2023年我国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2019—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是( )A. 先降后升 B. 先升后降 C. 逐渐升高 D. 逐渐降低12. 2019—2023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 2020年 B. 2021年 C. 2022年 D. 2023年13. 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完善养老机制 B. 大量从国外移民 C. 限制人口流动 D. 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地形壮丽多姿,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下图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地形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体现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诗句是( )A. 春江水暖鸭先知 B. 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来江水绿如蓝 D. 一江春水向东流15. 图中代表四川盆地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16. 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 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 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半边房是陕西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下图为半边房照片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半边房常见于(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东北平原18.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 冬寒夏热 B. 降水较少,分配不均C. 全年寒冷 D. 降水丰富,分配均匀19. 从气候的角度考虑,当地半边房大门宜朝向(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20. 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该地区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的主要作用是( )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荫纳凉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保温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流经绿洲、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间,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于1992年消失。当地及时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下图为黑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A. 没有结冰期 B. 航运价值高 C. 汛期在夏季 D. 径流量很大22. 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沙漠地区,下渗量大 B.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C. 灌区扩大,用水增加 D.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23. 黑河综合治理措施宜采用( )A. 上游开荒挖井抽水 B. 灌区发展节水农业C. 抽取居延海水灌溉 D. 下游防洪涝防凌汛京新高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如图为京新高速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24. 行驶在京新高速上,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A 蒙古包 B. 冰屋C. 吊脚楼 D. 土楼25. 建设京新高速公路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 河湖众多,桥隧比高C. 沙漠广布,风沙严重 D. 地形崎岖,山高谷深26. 我国修建京新高速公路的意义有( )①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西部开发进程②节省京新通行时间,促进两地交流③保障西气东输,降低能源运输成本④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2022年5月,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其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左图实线箭头表示该船游弋路线,下右图为“国信1号”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 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A. 山区面积广大,草场广布 B. 陆地国界线长,邻国众多C. 东西跨经度广,陆域广阔 D. 南北跨纬度广,海域辽阔28. 与传统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相比,“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于( )A. 保护近海生态环境 B. 降低生产管理成本C 缓解淡水资源紧张 D. 促进沿海交通发展29. “移动的海洋牧场”工作中容易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台风 C. 地震 D. 滑坡30. 推测我国冬季时,“移动的海洋牧场”最可能位于( )A. 渤海 B. 黄海 C. 南海 D. 东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珠江全流域年降水量丰富,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珠江以西江上源为源头。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千米,落差达254米。红水河流域内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国内生产总值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下图为珠江流域图。(1)珠江发源于我国____(地形区),注入____(海洋)。根据红水河的流向判断,该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为____。由于上游有众多支流汇入,水量____(“大”或“小”),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经常遭受____灾害的威胁。(2)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热量____(“充足”或“不足”),耕地以____(“旱地”或“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3)每年端午节前后,西江中下游很多地方喜欢举办龙舟赛。分析端午节前后适宜举办龙舟赛的有利自然条件。(4)珠江中上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适宜通过水路运输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某学校地理小组开展以“能源开发与消费”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任务一:寻找油气资源分布】地理小组绘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____(均匀/不均),广泛存在于陆地和____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中,陆地上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盆地和____盆地。【任务二:探究油气资源开发】“深海一号”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之一。下图为地理小组制作的“深海一号”身份证。“深海一号” ——傲立南海的“钢铁巨无霸” 总重量:超过5万吨 总高度:120米 最大排水量:11万吨 寿命:超过150年 技术:自主研发(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 产地:中国 自我介绍:我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我能适应高湿、高温、高盐雾和超强台风等恶劣环境。年产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用于天然气发电和城市燃气供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2)“深海一号”地处我国____(海洋),能适应当地湿热多雾、____(气象灾害)等恶劣环境。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____运输,输送到____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生产大量天然气,简述其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____。【任务三:走近能源消费】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图为地理小组查找资料绘制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4)从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占比的角度,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5)新能源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请说出两个常见的新能源产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C 2. D 3. A【4~5题答案】【答案】4. C 5. D【6~7题答案】【答案】6 D 7. A【8~10题答案】【答案】8. B 9. D 10. C【11~13题答案】【答案】11. D 12. B 13. A【14~16题答案】【答案】14. D 15. B 16. B【17~20题答案】【答案】17. C 18. B 19. A 20. B【21~23题答案】【答案】21 C 22. C 23. B【24~26题答案】【答案】24. A 25. C 26. A【27~30题答案】【答案】27. D 28. A 29. B 30.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题答案】【答案】(1) ①. 云贵高原 ②. 南 ③. 西北高东南低 ④. 大 ⑤. 洪涝(2) ①. 亚热 ②. 充足 ③. 水田 ④. 水稻(3)河流水量大,河面宽阔;端午前后气温较高,适宜进行水上活动。(4)适宜;该地区河网密集,水路运输便利;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能够降低运输成本;矿产资源一般较重,适合水路运输。不适宜;上游流经地区地形崎岖,落差大,航运条件差;水路运输速度较慢,可能影响矿产资源的及时供应。 【32题答案】【答案】(1) ①. 不均 ②. 沉积盆地 ③. 塔里木 ④. 四川(2) ①. 南海 ②. 台风 ③. 管道 ④. 粤港澳(3)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紧张;(4)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原煤占比不断下降。(5)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汽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