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请将作答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在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作答,不要错位、越界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疆域辽阔,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体现我国经度跨度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由于降水差异造成景观不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由于地形差异造成景观不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黄岩岛是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暴露在海平面之上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右图为我国南海诸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南海诸岛位于( )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D. 南温带
5. 三沙市西沙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台 B. 粤 C. 桂 D. 琼
我国疆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在《清稗类钞》里写道:“食性不同由于习尚也。兹举其尤,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苏人嗜糖”,指炒菜喜欢放点糖的是( )
A. 太原人 B. 武汉人 C. 长沙人 D. 南京人
7. 粤人嗜淡食是指饮食清淡。下图是省级行政区域轮廓示意图,“粤”指的是( )
A. B. C. D.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用兽皮覆盖。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及“斜仁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区域对应上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9. 推测鄂伦春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主要是( )
A. 采矿加工 B. 渔猎生活 C. 农耕定居 D. 山林狩猎
10. “斜仁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是因为它( )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②顶部开口,便于集水
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④兽皮覆盖,利于防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023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下图为2019—2023年我国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2019—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是( )
A. 先降后升 B. 先升后降 C. 逐渐升高 D. 逐渐降低
12. 2019—2023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 2020年 B. 2021年 C. 2022年 D. 2023年
13. 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完善养老机制 B. 大量从国外移民 C. 限制人口流动 D. 加快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地形壮丽多姿,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下图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地形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体现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诗句是( )
A. 春江水暖鸭先知 B. 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来江水绿如蓝 D. 一江春水向东流
15. 图中代表四川盆地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6. 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 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 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半边房是陕西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下图为半边房照片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半边房常见于( )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东北平原
18.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 冬寒夏热 B. 降水较少,分配不均
C. 全年寒冷 D. 降水丰富,分配均匀
19. 从气候的角度考虑,当地半边房大门宜朝向(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20. 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该地区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的主要作用是( )
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荫纳凉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保温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流经绿洲、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间,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于1992年消失。当地及时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下图为黑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
A. 没有结冰期 B. 航运价值高 C. 汛期在夏季 D. 径流量很大
22. 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沙漠地区,下渗量大 B.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 灌区扩大,用水增加 D.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23. 黑河综合治理措施宜采用( )
A. 上游开荒挖井抽水 B. 灌区发展节水农业
C. 抽取居延海水灌溉 D. 下游防洪涝防凌汛
京新高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如图为京新高速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24. 行驶在京新高速上,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
A 蒙古包 B. 冰屋
C. 吊脚楼 D. 土楼
25. 建设京新高速公路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 河湖众多,桥隧比高
C. 沙漠广布,风沙严重 D. 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26. 我国修建京新高速公路的意义有( )
①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西部开发进程②节省京新通行时间,促进两地交流③保障西气东输,降低能源运输成本④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022年5月,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其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左图实线箭头表示该船游弋路线,下右图为“国信1号”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山区面积广大,草场广布 B. 陆地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C. 东西跨经度广,陆域广阔 D. 南北跨纬度广,海域辽阔
28. 与传统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相比,“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于( )
A. 保护近海生态环境 B. 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C 缓解淡水资源紧张 D. 促进沿海交通发展
29. “移动的海洋牧场”工作中容易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台风 C. 地震 D. 滑坡
30. 推测我国冬季时,“移动的海洋牧场”最可能位于( )
A. 渤海 B. 黄海 C. 南海 D. 东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珠江全流域年降水量丰富,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珠江以西江上源为源头。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千米,落差达254米。红水河流域内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国内生产总值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1)珠江发源于我国____(地形区),注入____(海洋)。根据红水河的流向判断,该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为____。由于上游有众多支流汇入,水量____(“大”或“小”),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经常遭受____灾害的威胁。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热量____(“充足”或“不足”),耕地以____(“旱地”或“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3)每年端午节前后,西江中下游很多地方喜欢举办龙舟赛。分析端午节前后适宜举办龙舟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4)珠江中上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适宜通过水路运输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某学校地理小组开展以“能源开发与消费”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寻找油气资源分布】地理小组绘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____(均匀/不均),广泛存在于陆地和____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中,陆地上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盆地和____盆地。
【任务二:探究油气资源开发】“深海一号”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之一。下图为地理小组制作的“深海一号”身份证。
“深海一号” ——傲立南海的“钢铁巨无霸” 总重量:超过5万吨 总高度:120米 最大排水量:11万吨 寿命:超过150年 技术:自主研发(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 产地:中国 自我介绍:我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我能适应高湿、高温、高盐雾和超强台风等恶劣环境。年产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主要用于天然气发电和城市燃气供应,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2)“深海一号”地处我国____(海洋),能适应当地湿热多雾、____(气象灾害)等恶劣环境。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____运输,输送到____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生产大量天然气,简述其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____。
【任务三:走近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图为地理小组查找资料绘制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4)从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占比的角度,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5)新能源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请说出两个常见的新能源产品。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A
【4~5题答案】
【答案】4. C 5. D
【6~7题答案】
【答案】6 D 7. A
【8~10题答案】
【答案】8. B 9. D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D 15. B 16. B
【17~20题答案】
【答案】17. C 18. B 19. A 20. B
【21~23题答案】
【答案】21 C 22. C 23. B
【24~26题答案】
【答案】24. A 25. C 26. A
【27~30题答案】
【答案】27. D 28. A 29. B 30.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云贵高原 ②. 南 ③. 西北高东南低 ④. 大 ⑤. 洪涝
(2) ①. 亚热 ②. 充足 ③. 水田 ④. 水稻
(3)河流水量大,河面宽阔;端午前后气温较高,适宜进行水上活动。
(4)适宜;该地区河网密集,水路运输便利;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能够降低运输成本;矿产资源一般较重,适合水路运输。不适宜;上游流经地区地形崎岖,落差大,航运条件差;水路运输速度较慢,可能影响矿产资源的及时供应。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均 ②. 沉积盆地 ③. 塔里木 ④. 四川
(2) ①. 南海 ②. 台风 ③. 管道 ④. 粤港澳
(3)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紧张;
(4)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原煤占比不断下降。
(5)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汽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