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2024年8月29日是第21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图1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图2为“中国海警巡航仁爱礁照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B. 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穿过
C. 地跨寒、温、热三带 D. 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
2. 仁爱礁所处海域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南海 D. 东海
3. 我国在仁爱礁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②增强公民海洋权益意识
③有效治理该地区海洋环境污染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3年3月22-28日是我国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本届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为缓解黄河流域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下图是“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B. 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
C.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少 D.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5. 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道,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
A. 含沙量大 B. 是地上河 C. 水污染严重 D. 有凌汛
材料: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 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 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7.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水资源丰富③海陆交通便利④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8. 有一千吨钢材从大连运往烟台,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全程74千米,共有隧道15座、桥梁112座,是我国云贵地区通往东南亚的省际通道,为紫云、望谟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实现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路网支撑。图为紫望高速火花特大桥段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紫望高速公路桥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避免冻土影响 B. 加快工程进度
C. 克服地形限制 D. 降低施工难度
10. 紫望高速通车后,给紫云、望谟两县带来的影响是( )
①改善两县交通运输条件  ②拉动两县经济发展
③缩短了两县与贵阳的距离 ④促进两县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表为“我国自然资源统计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水资源 森林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5
我国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 1/2 1/2 2/5 1/4 1/3
1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土地资源 B. 森林资源 C. 水资源 D. 矿产资源
12. 表中内容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 种类齐全,总量很小 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总量很小,依靠进口 D.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13. 下列做法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的是( )
A. 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B. 购物时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D. 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长明
我国领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如诗如画。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以下关于我国的壮美山河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入海流”是受我国地势东高西低的影响
B. 纬度位置是影响②和④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重要因素
C. “蜀道无如三峡难”,是因为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通行难
D. “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15. 以下描述美景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青藏高原-山清水秀,四季常青 B. ②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 ③华北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6. 下列有关我国山区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 山区森林茂密,可大力砍伐树木
C. 山区交通不便,无法发展旅游业 D. 需注重生态保护,防范滑坡等灾害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图为“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 平原和高原地区 B. 东部人口稠密地区 C. 地势第一级阶梯 D. 年降水量不足400mm地区
18. 如今,我国各种植区的水稻,更加高产、抗病、耐旱,主要得益于( )
A. 育种科技先进 B. 农民精耕细作 C. 消费市场广阔 D. 种植经验丰富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 东南地区降水较多 B.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 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 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20. 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 南涝北旱 B. 全国皆涝 C. 北涝南旱 D. 西涝东旱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0分)
21. 暑假贝贝一家人出门旅游,感受大好河山的魅力。如图示意旅游线路,读图帮助贝贝完成地理见闻记录。
(1)路线①:经A武夷山脉离开____(填省区简称),前往被称为“鱼米之乡”的____(地形区);翻过B巫山山脉,在____(填地形区)感受巴蜀文化。
(2)路线②:前往“雪山连绵”的____(填地形区),游览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体验____(填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3)路线③:亲身体验到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跨过C山脉,来到了其东麓平原上著名的“古都长廊”。C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例说明____。
(4)路线④:返程线路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路线①、②、③中,同时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线路是____(填序号)。
22. 图为“黄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视角可以解读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向东注入____海。
(2)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道出了黄河的突出特点是____(单项选择)。
A. 支流众多,流速缓慢 B. 支流少,流程短 C. 河道曲折,含沙量大 D. 流经沙漠区广大
“黄河宁,天下平”。历史上,黄河水患多发生在下游的“地上河”。
(3)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下图),分析其形成过程,将备选词填写在框图中合适的位置。
备选词: 泥沙淤积、 夏季多暴雨、 地势平坦
①____;③____;②____
2002年开始,我国在黄河开展调水调沙试验,至今已取得重大成就:下游河道平均下切了3.1米,黄河或将告别“地上河”!
(4)在全流域水沙调控体系中,中下游以____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进行水库排沙。
23.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读“中国春耕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春播是春天里的头等大事。
(1)读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可知,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进入春耕的有____等地(填一个省级行政区即可)。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从“气候、地形、土壤”中选填一个)。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和耕地类型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的粮食作物以____(选填“小麦或水稻”)为主;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旱”将会影响全年产量。
(2)下列应对春旱的措施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____(单选)
A. 修建水库 B. 发展节水农业 C. 多打井,大量抽取地下水 D. 跨流域调水
“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如下图)
(3)“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单选)
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④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保障民生促发展: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请从人口、耕地、粮食等角度,谈一谈重视春耕工作的意义____(答一点即可)。
2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安全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左为“我国2017年—2021年能源消费占比示意图”,图右为“长江上游水电站示意图”。
(1)2017-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是____
【水能发电·合理调配】
材料二:我国加快推进水电站建设,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与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共同构成一条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大国重器”。
(2)说出我国在长江上构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优势条件。(至少两条)
(3)“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哪些?(至少一条)
【中国风能·领跑全球】
材料三:风力发电对环境的破坏很小。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看,与火电、水电等相比,风电最少,且风力发电投入相对较少,运营成本低。加快发展风电产业对于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图为“中国风能资源区分布图”。
(4)读图说出图中M地所处的风能资源区属于____。
(5)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东南沿海风能最丰富的季节____,并说出该季节风能丰富的原因____。
【能源可持续发展】
发展新能源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为我国向工业强国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当前我国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如下图),预计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
(6)简述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意义。(至少一条)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题答案】
【答案】1. D 2. C 3. B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B
【6~8题答案】
【答案】6. D 7. B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C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 C
【14~16题答案】
【答案】14. C 15. B 16. D
【17~18题答案】
【答案】17. B 18. A
【19~20题答案】
【答案】19. A 20.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闽 ②.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 四川盆地
(2) ①. 青藏高原 ②. 藏族
(3)中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
(4) ①. 三 ②. ③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巴颜喀拉 ②. 渤 (2)C
(3) ①. 夏季多暴雨 ②. 地势平坦 ③. 泥沙淤积
(4)小浪底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广东 ②. 气候 ③. 水稻 ④. 旱地
(2)C (3)A
(4)保障居民粮食需求,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
【24题答案】
【答案】(1)煤炭 (2)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3)缓解能源短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空气质量等。
(4)欠缺区 (5) ①. 夏季 ②. 受夏季风影响大,风力强。
(6)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