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2024年8月29日是第21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图1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图2为“中国海警巡航仁爱礁照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B. 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穿过C. 地跨寒、温、热三带 D. 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2. 仁爱礁所处海域是( )A. 渤海 B. 黄海 C. 南海 D. 东海3. 我国在仁爱礁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②增强公民海洋权益意识③有效治理该地区海洋环境污染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3年3月22-28日是我国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本届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为缓解黄河流域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下图是“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B. 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C.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少 D.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5. 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道,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A. 含沙量大 B. 是地上河 C. 水污染严重 D. 有凌汛材料: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 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 辽中南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 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 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7.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水资源丰富③海陆交通便利④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8. 有一千吨钢材从大连运往烟台,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全程74千米,共有隧道15座、桥梁112座,是我国云贵地区通往东南亚的省际通道,为紫云、望谟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实现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路网支撑。图为紫望高速火花特大桥段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紫望高速公路桥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A. 避免冻土影响 B. 加快工程进度C. 克服地形限制 D. 降低施工难度10. 紫望高速通车后,给紫云、望谟两县带来的影响是( )①改善两县交通运输条件 ②拉动两县经济发展③缩短了两县与贵阳的距离 ④促进两县文化交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表为“我国自然资源统计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水资源 森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5我国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 1/2 1/2 2/5 1/4 1/31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土地资源 B. 森林资源 C. 水资源 D. 矿产资源12. 表中内容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 种类齐全,总量很小 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 总量很小,依靠进口 D.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13. 下列做法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的是( )A. 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B. 购物时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 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D. 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长明我国领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如诗如画。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以下关于我国的壮美山河说法正确的是( )A. “黄河入海流”是受我国地势东高西低的影响B. 纬度位置是影响②和④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重要因素C. “蜀道无如三峡难”,是因为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通行难D. “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15. 以下描述美景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青藏高原-山清水秀,四季常青 B. ②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C. ③华北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6. 下列有关我国山区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 山区森林茂密,可大力砍伐树木C. 山区交通不便,无法发展旅游业 D. 需注重生态保护,防范滑坡等灾害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图为“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 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A. 平原和高原地区 B. 东部人口稠密地区 C. 地势第一级阶梯 D. 年降水量不足400mm地区18. 如今,我国各种植区的水稻,更加高产、抗病、耐旱,主要得益于( )A. 育种科技先进 B. 农民精耕细作 C. 消费市场广阔 D. 种植经验丰富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A. 东南地区降水较多 B.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 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 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20. 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A. 南涝北旱 B. 全国皆涝 C. 北涝南旱 D. 西涝东旱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0分)21. 暑假贝贝一家人出门旅游,感受大好河山的魅力。如图示意旅游线路,读图帮助贝贝完成地理见闻记录。(1)路线①:经A武夷山脉离开____(填省区简称),前往被称为“鱼米之乡”的____(地形区);翻过B巫山山脉,在____(填地形区)感受巴蜀文化。(2)路线②:前往“雪山连绵”的____(填地形区),游览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体验____(填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3)路线③:亲身体验到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跨过C山脉,来到了其东麓平原上著名的“古都长廊”。C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例说明____。(4)路线④:返程线路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路线①、②、③中,同时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线路是____(填序号)。22. 图为“黄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吟咏。(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视角可以解读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向东注入____海。(2)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道出了黄河的突出特点是____(单项选择)。A. 支流众多,流速缓慢 B. 支流少,流程短 C. 河道曲折,含沙量大 D. 流经沙漠区广大“黄河宁,天下平”。历史上,黄河水患多发生在下游的“地上河”。(3)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下图),分析其形成过程,将备选词填写在框图中合适的位置。备选词: 泥沙淤积、 夏季多暴雨、 地势平坦①____;③____;②____2002年开始,我国在黄河开展调水调沙试验,至今已取得重大成就:下游河道平均下切了3.1米,黄河或将告别“地上河”!(4)在全流域水沙调控体系中,中下游以____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进行水库排沙。23.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读“中国春耕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春播是春天里的头等大事。(1)读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时间示意图”可知,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进入春耕的有____等地(填一个省级行政区即可)。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从“气候、地形、土壤”中选填一个)。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和耕地类型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的粮食作物以____(选填“小麦或水稻”)为主;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旱”将会影响全年产量。(2)下列应对春旱的措施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____(单选)A. 修建水库 B. 发展节水农业 C. 多打井,大量抽取地下水 D. 跨流域调水“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如下图)(3)“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单选)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农业地域差异逐渐缩小④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保障民生促发展: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请从人口、耕地、粮食等角度,谈一谈重视春耕工作的意义____(答一点即可)。2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安全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左为“我国2017年—2021年能源消费占比示意图”,图右为“长江上游水电站示意图”。(1)2017-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是____【水能发电·合理调配】材料二:我国加快推进水电站建设,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与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共同构成一条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大国重器”。(2)说出我国在长江上构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优势条件。(至少两条)(3)“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哪些?(至少一条)【中国风能·领跑全球】材料三:风力发电对环境的破坏很小。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看,与火电、水电等相比,风电最少,且风力发电投入相对较少,运营成本低。加快发展风电产业对于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图为“中国风能资源区分布图”。(4)读图说出图中M地所处的风能资源区属于____。(5)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东南沿海风能最丰富的季节____,并说出该季节风能丰富的原因____。【能源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为我国向工业强国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当前我国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如下图),预计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6)简述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意义。(至少一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题答案】【答案】1. D 2. C 3. B【4~5题答案】【答案】4. B 5. B【6~8题答案】【答案】6. D 7. B 8. C【9~10题答案】【答案】9. C 10. C【11~13题答案】【答案】11. D 12. B 13. C【14~16题答案】【答案】14. C 15. B 16. D【17~18题答案】【答案】17. B 18. A【19~20题答案】【答案】19. A 20. A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闽 ②.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 四川盆地(2) ①. 青藏高原 ②. 藏族(3)中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4) ①. 三 ②. ③【22题答案】【答案】(1) ①. 巴颜喀拉 ②. 渤 (2)C(3) ①. 夏季多暴雨 ②. 地势平坦 ③. 泥沙淤积(4)小浪底【23题答案】【答案】(1) ①. 广东 ②. 气候 ③. 水稻 ④. 旱地(2)C (3)A(4)保障居民粮食需求,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24题答案】【答案】(1)煤炭 (2)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3)缓解能源短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空气质量等。(4)欠缺区 (5) ①. 夏季 ②. 受夏季风影响大,风力强。(6)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