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花开种花家》中唱到“我把花的芬芳,种960万平方,我用四方土壤,装满心愿的箩筐”,完成下面小题。
1. 歌词“960万平方”体现了我国( )
A. 地理位置优越 B. 人口数量众多 C. 陆地面积广阔 D. 民族文化多样
2. 歌词“四方土壤”让小华同学联想到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其中最西端在( )
A.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C.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下图为我国近海油气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4. 我国近海油气资源( )
A. 在南海海域分布广阔 B. 集中分布在中高纬度
C. 在海南岛附近无分布 D. 均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
5. 我国在钓鱼岛附近勘探油气资源的重要意义是( )
A.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B. 提高海洋运输能力
C. 促进渔业资源开发 D.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我国2013年和2023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与2013年相比,我国2023年( )
A. 0~14岁人口占比大幅减小 B. 15~64岁人口占比不变
C.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 D.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均不变
7. 针对材料中提到的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促进人口流动 B. 适当鼓励生育 C. 推迟生育年龄 D. 增加养育成本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区域。他们在春、秋、冬三季捕鱼,其制作的鱼皮服饰具有防水抗湿、轻便耐磨等诸多优点。下图为黑龙江省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及赫哲族制作的“鱼皮”服饰,完成下面小题。
8. 赫哲族生活的区域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赫哲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以( )
A. 草原游牧为主 B. 林下采集为主 C. 捕鱼打猎为主 D. 农耕种植为主
10. 赫哲族穿的“鱼皮”服饰,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干燥 B. 炎热 C. 温暖 D. 潮湿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地理示意图(北纬36°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地理示意图能够反映我国( )
A. 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青藏高原季风气候显著 D. 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增
12. 请你为上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名称( )
A. 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B.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 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D. 气温随纬度的变化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主要种植籼(xiān)稻和粳(jīng)稻。从生长环境来看,籼稻适应于较低纬度、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而粳稻则能适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籼稻、粳稻主要分布及干湿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籼稻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 )
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
14. 东北平原种植的粳稻能够( )
A. 一年收获一次 B. 一年收获两次 C. 一年收获三次 D. 两年收获三次
15. 我国粳稻种植的北界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纬度更高,主要得益于我国东部地区( )
A. 土壤肥沃的广阔平原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数量众多的劳动人口 D. 扎实雄厚的工业基础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2月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开幕。1月,小明从广州乘飞机来到哈尔滨参加志愿者培训,并体验冰雪之旅的乐趣。下图为哈尔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完成下面小题。
16. 刚下飞机的小明感到寒意袭来,直奔暖心的机场更衣室换上厚厚的棉衣。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
17. 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小明可能会看到( )
①松花江上有人滑冰②中央大街游客众多
③太阳岛公园丁香花盛开④冰雪大世界冰雕玉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 小明作为此次亚冬会的志愿者,了解到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全年温和湿润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高温多雨
泥石流是指由于暴雨、冰川融水、积雪融水等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图1为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地形区发生泥石流可能性最高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横断山区
20. 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为防治泥石流,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修建护坡工程②鼓励山坡放牧
③过度开发山区矿产资源④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西康高速铁路,简称“西康高铁”,位于我国陕西省境内,该铁路建成通车后,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小时左右缩短至1小时以内。下图为西康高速铁路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西康高铁”穿越的山脉是( )
A. 太行山脉 B. 秦岭 C. 昆仑山脉 D. 南岭
23. “西康高铁”的起止点西安和安康( )
A. 年降水量都小于800mm B. 都位于亚热带地区
C. 1月平均气温都低于0℃ D. 都位于河流附近
24. “西康高铁”开通后可以( )
A. 节约两地的通行时间 B. 缩短两地的直线距离
C. 制约两地的经济发展 D. 减少两地的人员流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尔滨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完善学习报告。
【研究主题】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
【研究资料】工业遗产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人们以工业遗产为资源,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将其改造为旅游目的地。工业遗产旅游地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工业遗产旅游地的数量。图1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主要工业遗产旅游地分布示意图。
【研究内容】
(1)读图2,我国主要工业遗产旅游地的分布特点是沿____和沿____分布。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工业遗产旅游地高密度分布的是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我国为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发展,加强工业研发,鼓励____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3)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旅游地,兴趣小组计划暑假乘坐火车前往北京实地参观。图1中连接两地间的铁路干线是____线。
【研究扩展】
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实现了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训练场馆和比赛场地,同时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方式和休闲游憩场所,成为独特的旅游打卡地。这种转变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
(4)结合材料,说出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给北京带来的好处。(答出两点即可)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麻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图1为我国天麻生长适宜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昭通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及天麻生长习性资料。
【知位置,明分布】
(1)读图1,天麻生长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带(温度带),其中最适宜区位于____(地形区)周围。
【探条件,析原因】
天麻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云南省昭通天麻较为出名。
(2)读图2,分析昭通天麻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请将结构图补充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谋发展,促繁荣】
昭通天麻产量高,质量好,销量佳;不仅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还可以加工成养生保健品;在种植和收获阶段,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昭通天麻驰名全国,成为昭通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3)昭通种植天麻对当地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长江,汇聚着千年的沧桑与厚重,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图为黄河、长江干流简图。
【鉴文化】
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两个重要且不同的文化,分别代表了黄河和长江流域当时文化的较高水平。
(1)黄河、长江都发源于____(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奔腾向东,孕育了众多古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分别分布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游流域,这两个文化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原因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品文学】
梁衡在《壶口瀑布》中写到:“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郦道元在《三峡》中写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①御风,不以疾②也。”(①奔:飞奔的马;②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2)《壶口瀑布》中“晋陕两省”中的“晋”位于图中的____处(填序号),“黄浪”中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河水挟带的泥沙在下游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
(3)《三峡》中“两岸连山”中的山脉甲指的是____山,白帝城到江陵河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原因是____。
【共文明】
黄河、长江以其独特而磅礴的力量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有人认为,黄河、长江流域城市众多,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应加大开发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还有人认为,黄河、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而各河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停止开发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4)读上述材料,说一说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两条理由。
八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地理部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A 5. A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B
【8~10题答案】
【答案】8. D 9. C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B 12. B
【13~15题答案】
【答案】13. A 14. A 15. B
【16~18题答案】
【答案】16. C 17. B 18. C
【19~21题答案】
【答案】19. D 20. A 21. D
【22~24题答案】
【答案】22. B 23. D 24.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河 ②. 海
(2) ①. 津京唐 ②. 沪宁杭 ③. 技术
(3)京哈 (4)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亚热 ②. 四川盆地
(2) ①. 高 ②. 20 ③. 多 ④. 林地
(3)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青海省 ②. 下 ③.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2) ①. ① ②. 地上河
(3) ①. 巫 ②. 地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4)观点一:开发。 理由:流域内资源丰富、可带动流域经济发展,如:黄河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渔业资源丰富:黄河为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长江航运价值高等。 观点二:保护。 理由:黄河、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各河段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黄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因而要进行保护。观点三:主张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方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应注意合理开发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在保护方面,可以避免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通过现代化手段加强保护与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