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人口统计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决定。读我国近5年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是在( )
A. 2019年 B. 2021年 C. 2022年 D. 2023年
2. 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我国未来( )
A. 人口年龄结构更优化 B.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死亡率会降低 D. 新生人口越来越多
3.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 会立刻导致青年人就业困难,失业率大幅上升
B. 会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C. 养老金发放压力会在短期内迅速减小
D. 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民族。古典诗词作为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本身就映照出中华民族和衷共济的历史进程,情感交融的精神光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A. 回族 B. 汉族 C. 壮族 D. 维吾尔族
5. “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马头琴与畜牧生活有关。下列与畜牧生活有关的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那达慕大会 C. 侗族大歌 D. 泼水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当前,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全面进入超深层,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图中序号能正确表示塔里木盆地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图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且为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秦岭 B. 横断山脉 C. 大兴安岭 D. 天山山脉
8. 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下列关于内蒙古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水土流失,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B. 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 峰峦延绵,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D. 开阔坦荡,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着中国境内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多样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丰富的食材是各地美食的基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的馈赠,我国美食材料丰富是因为我国气候( )
A. 寒、温、热三带类型齐全 B. 类型复杂多样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季风气候显著
10.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调一碗干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下列选项与上述描述对应的是( )
A. 贵---酸辣的酸汤面 B. 渝---甜辣的热干面
C. 鄂---麻辣的担担面 D. 陕---香辣的油泼面
2024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某学校开展“帕系自然”——用手帕为地球“降温”的主题活动,推广使用手帕替代一次性纸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一次性纸巾的主要原材料属于( )
A. 矿产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气候资源
12. 除了使用手帕外,中学生为地球“降温”还可以做到( )
①选择绿色出行方式②日常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③户外露营烧烤④过节燃放烟花爆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引汉济渭”工程可以滋润关中,解渴陕北,带动陕南。未来,引汉济渭工程完成后,受水区域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到1411万人,将有力提升以西安为首的关中城市群的水资源承载力,支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间接辐射榆林和延安,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争取黄河的用水指标。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工程穿越的秦岭是( )
A.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 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 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D.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4. 关中地区缺水严重,其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②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③降水的季节变化大④是陕西省的经济密集地带,工、农业需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向海图强,“蓝色引擎”动力澎湃。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神州大地上,蓝色经济动能澎湃,一条条海岸线串起产业链、致富链,一张现代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岸线漫长②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③种植业基础好④技术先进,资金雄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向海图强,为实现现代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大规模填海造陆,增加陆地面积②完善我国的海洋保护法律、法规
③实施休渔制度,修复渔业资源④禁止一切海洋资源开采,减少海洋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图1)和丙地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地春耕春播的时间在( )
A. 4月中下旬 B. 5月中旬
C. 3月下旬至4月上旬 D. 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
18. 乙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是( )
A. 水稻、油菜 B. 小麦、甘蔗 C. 水稻、花生 D. 玉米、甜菜
19. 丙地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雨热同期的气候
C.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D. 复杂多样的气候
11月2日电讯:时下正值秋冬菜收获季节,在全国“南菜北运”基地之一的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暖意融融、生机盎然,番茄、西葫芦、四季豆、黄瓜、辣椒等蔬菜犹如彩色地毯装饰着大地。为解决果蔬南方“卖难”和北方“买贵”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南菜北运”工程。读南菜北运路线图及“百色一号”简介,完成下面小题。
20. 广西百色建设“南菜北运”蔬菜供应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纬度较低 B. 土壤肥沃 C. 政策支持 D. 地形平坦
21. “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百色位于我国的( )
A. 暖温带 B. 牧区畜牧业区 C. 湿润区 D. 温带季风气候区
22. “南菜北运”的需求旺季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3.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特点是( )
A. 运费最低,安全性高 B. 速度较快,运量较大
C. 速度最快,连续性强 D. 机动灵活,通达性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 2024年8月29日是全国第21个测绘法宣传日,为普及测绘法律知识,强化公民国家版图意识,维护国家版图尊严,某省自然资源系统上下联动,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开展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____万千米2,我们祖国的首都是____。
(2)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所在海域属于____海。
(3)与哈萨克斯坦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4)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维护国家版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你写出一句相关的标语。
25.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读兰州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对黄河的真实写照,从诗句中的描述可判断黄河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并从地势角度解释,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原因。
(2)兰州位于黄河沿岸,结合兰州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明兰州的气候特点对该河段黄河水文特征有哪些影响?
(3)“人在地上走,河在天上流”形容的是黄河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说出“地上河”带来的危害,并为治理“地上河”献计献策____。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材料二 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2019年)图。
材料三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或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并说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三,判断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地,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地。图中①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导致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
(3)试从生产、国家政策、生活这三个角度分别列举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措施。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特别是特高压、高铁、航空航天、5G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在很多领域,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越来越突出,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问题依然存在,提高、强化工业化基础能力迫在眉睫……
材料二 首都钢铁公司是中国特大型钢铁工业联合企业,长期以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给北京市带来了不少困扰,诸如环境污染、耗水量大、温室气体排放过多等。首钢曹妃甸新址距唐山市80千米,面向渤海,拥有大型深水良港,建有两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高炉,形成千万吨钢产能,生产多种优质钢材。2010年曹妃甸厂区全面投产,2011年初首钢北京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首钢原厂区则侧重发展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
材料三 中国主要工业中心与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和首钢旧址及新址周边地区简图。
(1)长江流域,工业中心分布最密集地区位于长江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地区。
(2)在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中,要为突破中国“卡脖子”产业选择基地,宜布局在____工业基地。中国“卡脖子”产业中,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重点领域主要是____(填“高端芯片”或“发电装备”)。
(3)请为中国“卡脖子”产业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首钢为什么要搬迁?并分析首钢搬迁至曹妃甸新址对其转型发展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28. 读中国部分高速铁路分布图及西安到榆林部分车次截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高速铁路网较稠密的是____(填“东”或“西”)部地区,请分析其高铁网稠密的原因。____
(2)哈大高铁是我国首条“高寒高铁”,“高寒”是指这里的____高,气候寒冷。京广高铁主要穿行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上,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华北平原、____平原、东南丘陵等地形区。京广高铁与沪汉蓉高铁(连接上海市与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的高速铁路)在____(填城市名称)交会。
(3)根据图中信息,从用时最短角度考虑,西安到榆林应选择的车次是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 D
【4~5题答案】
【答案】4. A 5. B
【6~8题答案】
【答案】6. D 7. C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B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C
【17~19题答案】
【答案】17. A 18. A 19. B
【20~23题答案】
【答案】20. C 21. C 22. D 23.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960 ②. 北京
(2)东 (3)哈萨克斯坦为内陆国,而我国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进行海上贸易往来。
(4)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地图虽小,但一点都不能错;一点一线都代表着国家秀美河山;一分一寸都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等。
【25题答案】
【答案】(1)黄河是外流河;原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2)冬季气温低于0℃,该河段黄河有结冰期;年降水量较少,该河段黄河的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该河段黄河水位的季节变化大等。
(3) ①. 下游 ②. 危害:易导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治理“地上河”的措施:中上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26题答案】
【答案】(1)中国人均草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45%(或中国人均林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33%),这些数据说明“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 ①. 林 ②. 草 ③. 水田 ④. 气候##降水
(3)生产方面: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严格保护水土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强化农业科技和自主创新,提高粮食单产;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等。
国家政策层面:实施党政同责,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法治保障,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耕地保护法,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等。
生活角度:深入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减少食物浪费等。
【27题答案】
【答案】(1)下游 (2) ① 珠江三角洲 ②. 高端芯片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等。
(4)首钢环境污染严重、耗水量大、温室气体排放多、占地广,给北京带来了环境质量下降、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因而要搬迁。曹妃甸拥有大型深水良港,对外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大,环境压力小,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更新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东 ②. 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流量大,运输需求大;自然条件好,利于高铁建设等。
(2) ①. 纬度 ②. 三 ③. 长江中下游 ④. 武汉
(3)D1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