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期八年级学校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地理、生物共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应位置。3、非选择题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全卷共30个选择题,3个简答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乃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具备在离岸100海里的深远海域中,通过船只的移动游弋,持续寻找适宜大黄鱼生长的水温和水质条件,实现全年无休的养殖作业,因此被誉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国信1号”的游弋路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图中所示“国信1号”船只常年航行的海域不包括( )A. 黄海 B. 东海 C. 台湾海峡 D. 渤海2. 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优势条件是( )A. 境内山区面积广阔,草原分布广泛 B. 陆地边界线绵长,与众多国家接壤C. 南北纬度跨度大,海域面积辽阔 D. 东西经度跨度广,陆地面积广阔3. 关于建设移动海洋牧场意义的描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促进我国近海水域海水养殖业的发展B. 有助于可持续远洋渔业的发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C. 推动传统畜牧业向新质生产力的快速转变D. 充分利用我国四面环海的地理优势,推动养殖业的移动式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计为140967万人,较上一年度末减少了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较上一年度减少了54万人。下图为“中国总人口年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202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14.26‰ B. -14.26‰ C. 1.48‰ D. -1.48‰5. 关于2000年以后我国年度总人口变化趋势的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人口持续呈现下降趋势B. 2011年—2012年期间,人口增长量最小C. 自2022年起,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D. 各年度人口增长量变化幅度不大6. 以下关于我国人口问题解决的措施,错误的一项是( )A. 推行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B. 大力鼓励年轻劳动力赴海外发展,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C. 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挑战D. 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以减轻生育、养育和教育的经济负担农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下图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 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山脉b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 牧区c位于新疆牧区D. 牧区d的优良畜种为牦牛8. 牧区d民族传统服饰具有“宽大肥肩,袒露右臂”的特点,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A. 冬寒夏凉,日较差小 B. 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C. 雨热同期,降水年际变化大 D.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9. 图中曲线a揭示了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A. 东耕西牧 B. 东牧西耕 C. 南面北米 D. 南麦北稻10. 我国的农作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A. 东部地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平原地带 B. 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区C. 气候干燥的西北内陆地区 D. 亚热带的山地丘陵以及高原地带截至2024年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已向北京市输送了1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目前,北京城区供水中超过70%的份额由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且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1.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输水 B. 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C. 西线路线短,且工程难度小 D. 西线从黄河上游引水入长江12. 我国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应对我国北方水质不佳的状况 B. 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 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D. 解决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出口国,其主要市场集中在东亚、美国和欧盟地区。2018年,美国实施的贸易制裁措施以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中国手机制造商构成了严峻挑战。国内企业亦显露出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对外依赖的不足。下图揭示了2007年至2020年中国手机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动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3. 以下关于2007年至2020年中国手机出口贸易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手机出口的快速增长期为2007年至2010年B. 2018年至2019年,中国手机出口的增长速度经历了显著变化C. 中国手机出口的增长速度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是持续上升的D. 2007年至2015年,中国手机出口的总值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14. 导致2018年之后中国手机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成本上升②贸易保护主义③国外手机品牌的冲击④手机价格偏高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5. 中国手机企业未来发展重心在( )A. 树立品牌 B. 销售网络 C. 生产工艺 D. 技术研发我国拥有众多河流,沿河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定位必须坚守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 中上游 B. 上游 C. 下游 D. 中下游17. 长江流域森林的严重破坏将导致中下游河段( )A. 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B. 水质得到改善C. 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减小 D. 河床出现下降现象18. 下列开发长江的措施中,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上游开垦梯田,增加粮食产量 B. 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运C. 加强全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监测 D. 下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苹果喜光、喜温凉,适生地区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近年来,昭通市通过将苹果加工成果酒、提取苹果汁加工成保健药品等措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左图为我国苹果主产区分布图,右图为昭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环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甲、乙所在地为我国苹果优势产区,位于( )A. 亚热带 B. 暖温带 C. 中温带 D. 高原气候区20. 昭通苹果色泽鲜艳,甜度较高。该地区种植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温凉②交通便利,便于销售③海拔较高,光照充足④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1. 昭通市“苹果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借鉴的措施有( )①打造精品品牌,提升知名度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③全部土地种植苹果,确保产业单一化④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引领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干热风,亦称“干旱风”或“热干风”,属于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它表现为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程度的风力,常见于温暖季节,对小麦乳熟期造成损害,导致籽粒不饱满。依据行业标准和对比实验分析,通过实施及时的预警系统和采取“一喷三防”等综合防御措施,预计可减少小麦产量损失约30亿斤。阅读我国今年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预警图,完成下面小题。22. 此次干热风现象发生于我国的( )A. 冬季 B. 秋末冬初 C. 春末夏初 D. 夏季23. 关于本次干热风影响的主要区域,准确的描述是( )A.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B. 大部分地势低平,土壤呈黄色C.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带 D. 是我国东部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24. 关于该区域出现干热风灾害的原因,以下选项中描述不准确的是( )A. 该季节降水量少 B. 气温回升伴随湿度迅速降低C. 空气干燥,风力较强 D. 该季节雨热同期25. 为减少干热风给农业带来的危害,当地应该( )①强化气象预警,预测干热风时间和强度②推广耐旱耐热小麦品种③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④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土壤保水性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豌豆尖是一种比较喜欢凉爽、潮湿的植物。贵州龙里地区豌豆尖之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但其售价偏低,主要销售于邻近市场。至2016年,龙里豌豆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的合作,借助快速冷链运输系统,龙里豌豆尖得以在少数城市中以较高价位热销(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关于龙里种植豌豆尖的有利条件,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为豌豆尖的种植及销售提供了坚实保障B. 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C. 降水量充足,有利于豌豆尖水分补给D. 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凉爽宜人27. 龙里豌豆尖之所以能在少数城市以较高价格畅销,其原因不包括( )A. 这些城市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B. 龙里地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C. 这些城市的冬季蔬菜供应量均较少D. 存在较为完善的冷链运输系统,确保了豌豆尖的新鲜度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它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其中,调节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维持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的惠益。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显示,其GEP高达2045.13亿元。图为海南岛示意图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20年度GEP超2051亿元各项价值量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读上图海南岛示意图,海南岛地势特点( )A. 中间高,四周低 B. 南高北低 C. 东高西低 D. 中间低,四周高29.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应该位于海南岛( )A. 东部 B. 中部 C. 西部 D. 南部30. 属于图中“其它”项目的是( )A. 农林产品 B. 科普教育 C. 休闲旅游 D. 净化空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初二地理学习小组同学在研读地图时,发现地理课堂上没有学习过的“瓦日铁路”,于是分组对此铁路展开探究。下图为瓦日铁路示意图。第一小组发现,这条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全长1267千米,于2014年12月建成通车。该铁路以货运为主,主要是将某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输送到全国能源中转基地日照港,2022、2023年货运量突破1亿吨。(1)第一小组认为,该铁路是山西省将重要的矿产资源____(填矿产资源名称)外运的重要运输通道。从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角度审视,该矿产资源属于____资源。第二小组绘制了铁路沿线地形剖面图(下图)。(2)第二小组的成员们进一步发现,该铁路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穿越了乙____(山脉名称)后,到达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再跨越____、____(地形区),最终抵达了黄海海滨城市日照。最终,该小组成员归纳出瓦日铁路沿线的总体地势特征为:____。第三小组对前两组的结论进行了分析,他们提出疑问:固体矿产资源属于大宗货物,内陆地区长距离运输固体大宗货物一般优先选择河运。但紧邻黄河的山西省却主要采用陆路运输的方式外运该矿产资源。(3)请分析当前山西省外运该矿产资源难以选择河运的原因。(至少回答两条)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福建省泉州市,作为一座沿海城市,自2005年左右起,开始引进国外的优质且价格不菲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的沙质土壤上进行大规模的种植活动。其产出的胡萝卜主要销往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使得泉州成为国内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至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胡萝卜种子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取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部门亦积极支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发展,对胡萝卜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完成通关手续。材料二:(1)福建省的简称是____,其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2)基于所提供的资料,请分析泉州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条件。(至少回答两点)(3)概述泉州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至少回答两点)(4)2020年,泉州实现了进口种子替代,分析此项举措对当地发展的意义。(至少回答两点)33.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各题。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作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近年来,因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宝钢将部分产业逐步迁出上海地区。下图为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和上海宝钢原料来源示意图。(1)上海宝山钢铁集团位于图中____(填序号)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此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分析长江对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影响。(至少回答两点)(3)关于宝钢是否应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外地,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请阐述你的观点,并提供相应的论据。观点:____理由:____2024年秋期八年级学校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3题答案】【答案】1. D 2. C 3. B【4~6题答案】【答案】4 D 5. C 6. B【7~10题答案】【答案】7. D 8. B 9. A 10. A【11~12题答案】【答案】11. A 12. C【13~15题答案】【答案】13. B 14. B 15. D【16~18题答案】【答案】16. B 17. A 18. C【19~21题答案】【答案】19. B 20. C 21. B【22~25题答案】【答案】22 C 23. B 24. D 25. B【26~27题答案】【答案】26. B 27. C【28~30题答案】【答案】28. A 29. B 30.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答案】【答案】(1) ①. 煤 ②. 非可再生(2) ①. 太行山脉 ②. 华北平原 ③. 山东丘陵 ④. 西高东低(3)黄河作为晋、陕西省的界河,在黄土高原上,多峡谷瀑布,水流湍急;黄河的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航运比较困难;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冬季气候寒冷,封冻期长;下游形成地上河,与两岸高差大,不利于建设港口。【32题答案】【答案】(1) ①. 闽 ②. 福州(2)拥有优良港口,便利的铁路运输,交通便利;重视科学技术研发,确保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大;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合作;从国内到国外,拓宽了销售渠道,市场广阔。(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少;且位于沿海地区,夏季容易发生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不利于农业生产;季风气候不稳定带来的旱涝灾害。(4)提高了种子的适应性和产量;增强了本地品种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33题答案】【答案】(1) ①. ③ ②. 长江三角洲(2)提供廉价水运,降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成本;水源充足,有利于钢铁工业的生产和冷却。(3) ①. 同意外迁(或不同意外迁) ②. 钢铁工业占地多,(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污染)物排放量大;外迁可以缓解上海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同时利用外地更低的成本优势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钢铁工业建设规模大,外迁成本高;会减少当地(迁出地)就业岗位;减少当地(财政和居民)收入。(表明观点,回答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