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七年级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有关诗句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绿树成荫 B. 流水潺潺 C. 鸟语花香 D. 蝴蝶纷飞
2. 窗台上的小绿植渐渐柳着窗外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这主要体现了生物( )
A.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能进行呼吸
C.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是由细胞构成的
3. 显微镜由高倍镜换成低倍镜时视野里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变小
B. 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变大
C. 视野亮度变暗,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变大
D. 视野亮度变暗,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变大
4.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①到视野②时正确的操作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转动转换器 ④向左移动玻片 ⑤向右移动玻片
A. ⑤③② B. ⑤③① C. ④③② D. ④③①
5. 下列是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打开电源开关 ②对光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观察 ⑤收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5 C. ①②④③⑤ D. ①④③②⑤
6. 如图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B. ②的目的是避免出现气泡
C. ③中盖玻片要迅速放下 D.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①
7. 图所示为两种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细胞都属于动物细胞 B. 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
C. 两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不同 D. 两种细胞都无细胞膜
8.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图甲)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图乙)的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B. ③和⑤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 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
D. 甲中细胞最外层的①能控制物质进出
9. 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变形虫切割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 )
A.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分裂 B. 细胞质中含有遗传信息
C.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 细胞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0. 下列图中表示人体神经组织的是(  )
A B. C. D.
11. 如图所示,载玻片上是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B处边缘放一粒食盐,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从A处向B处移动
B. 草履虫通过表膜变形的方式进行运动
C. 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
D. 草履虫的趋性有利于它适应环境
12. 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大豆种子的胚发育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 ⑥既是大豆种子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的幼体
C. 玉米种子与大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没有⑥
D. 银杏种子与大豆种子都有起保护作用⑤
13. 现存已知动物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B. 海葵有口有肛门
C.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 蜻蜓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4. 如图是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 B. b可指体温恒定
C. c可指胎生,哺乳 D. d可指体表被毛
15. 鱼、青蛙、蜥蜴和家鸽都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鱼用鳃和鳞片表面的黏液呼吸
B. 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蜥蜴完全用肺呼吸,更适应陆地生活
D. 家鸽用肺呼吸,气囊可辅助呼吸
16.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蝉体表的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B. 鳃鱼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鸟类的骨骼轻、薄,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D. 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17.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步骤中的( )
A. 配制培养基 B. 高温灭菌 C. 接种 D. 培养
18. 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大肠杆菌噬菌体感染的细胞相同
B. 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C.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D. 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19. 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界 B. 门 C. 种 D. 纲
20. 根据林奈的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以下是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几种兰科植物,亲缘关系与其他三种最远的是( )
A. 象鼻兰(Phalaenopsis zhejiangensis)
B. 文山鹤顶兰(Phaius wenshanensis)
C. 华西蝴蝶兰(Phalaenopsis wilsonii)
D. 麻栗坡蝴蝶兰(Phalaenopsis malipoensis)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1. 如图甲是小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图丙是他画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照图甲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图甲步骤④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步骤②是进行染色,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均选填“碘液”“清水”或“生理盐水”)
(3)小麦使用的观察仪器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像被放大了__________倍。
(4)图丙中细胞若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该图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切洋葱时,多数人都会流哏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丙的[F]__________中。
(5)图丁为小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根据图像可知,他在制作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即可能是在步骤③时_____________。
22. 如图表示黄花的结构层次,请结合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细胞_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_____________会先进行复制,后均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如果某黄花品种体细胞含有22条染色体,则经过a过程后,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条。
(2)图中b表示细胞__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得到的图示四种组织中,甲属于具有运输作用的________组织,乙属于_____________组织。
(3)黄花的主要食用部分——花属于____________(选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4)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黄花的结构层次为________(用名称和箭头表示),与人体相比,黄花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
23. 学习了生物圈中的藻类和绿色植物,生物小组同学采集到了几种生物,对以下生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生物A,可以推测“苔花如米小”说的“苔花”是孢萌,推测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2)生物C有了_______的分化,并且有了_________组织运输水分,因此较A长得更高大。
(3)图中生活在水中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你还知道与它同属于藻类的还有_______(举两例)等。
(4)A,C、D三种生物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繁殖后代,它们生殖都摆脱不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5)图中A~D中最能适应陆地生活的生物是________(填名称),将图中的它与E归为一类是依据______。
24.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虽然不像动植物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是四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与参与馒头发酵的菌种相比,图甲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
(2)上图中能够进行孢子生殖的是图______生物;能够进行分裂生殖的是图_________生物。
(3)图乙是青霉,它的菌丝内有横隔,其[e]气生菌丝的顶端分枝,外形呈扫帚状,上面长有成串的[d]_________。在青霉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称为_____,人们用它来治疗相关的疾病。
(4)图中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图_______生物。
25. 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 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4~5分 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 牛奶自然冷却后,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 中,摇匀后平均分成三份,装入三只相同的广口瓶,编号为甲、乙、丙。
第三步:分组操作 甲 乙 丙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恒温处理 5℃ 30℃ 30℃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2)第一步中,将广口瓶加热煮沸5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制作酸奶是否需要___________。
(4)若最终只在乙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乙瓶和甲瓶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七年级生物 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④③①②
(2) ①. 清水 ②. 碘液
(3)200 (4) ①. 多了叶绿体 ②. 液泡
(5)放置表皮时没有将表皮展平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分裂 ②. 染色体 ③. 22
(2) ①. 分化 ②. 输导 ③. 分生
(3)生殖 (4) ①.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②. 系统
【23题答案】
【答案】(1)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2) ①. 根、茎、叶 ②. 输导
(3) ①. 鹿角菜 ②. 海带、紫菜
(4)孢子 (5) ①. 大豆 ②. 都是种子植物
【24题答案】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①. 乙、丁 ②. 甲
(3) ①. 孢子 ②. 抗生素
(4)丙
【25题答案】
【答案】(1)乳酸菌 (2)高温灭菌,防止杂菌污染
(3)密封(或无氧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4)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