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忠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忠县2024年秋季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生物试题
(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把写有“bd”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A. bd B. db C. pq D. qp
2. 忠县爱媛果冻橙深受人们的喜爱,爱媛薄薄的皮、酸甜多汁的果肉分别属于( )
A.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 B.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C. 保护组织、结缔组织 D.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3. 银杏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每年的3~4月份,可以在部分银杏枝头观察到裸露的胚珠,如图所示。9~10月结出成熟的“白果”。下列关于银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C. 可以用种子繁殖 D. 属于裸子植物
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黄雀常常被蛇偷袭”。下列对该情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螳螂和蝉都是昆虫,体表都有外骨骼,可有效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 只有黄雀是恒温动物,并且体内有发达的肺和气囊,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C. 上述动物中螳螂、蝉和黄雀、蛇分属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D. 上述动物间的捕食关系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5.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C.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了解不同类群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D. 花、果实、种子往往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6. 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其成分不能含有( )
A. 甘油和脂肪酸 B. 麦芽糖
C. 无机盐和维生素 D. 氨基酸
7. 写流程图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 人体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C. 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 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中枢
8. 观察自己的手臂,看到一道道“青筋”。结合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青筋”指的是( )
A. 毛细血管③,血流最慢的血管
B. 静脉②,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C. 静脉①,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D. 动脉②,它的搏动与心率是一致的
9. 肺泡外缠绕着丰富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
A. 肺的通气 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里运输 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常用肾药,可减少蛋白尿排出。下列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使用ACEI可改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 ACEI可使蛋白质在肾小管被重新吸收
D. 血液流经肾小管后尿素会减少
11. 当你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 鼓膜的振动 B. 听小骨的振动
C.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 神经冲动的传导
12. 某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素 D. 胰岛素
13. 最新mRNA新冠疫苗主要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B. 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 新冠疫苗属于传染源
D. 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4.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流病毒属于( )
A. 传播途径 B. 抗体 C. 病原体 D. 传染源
15. 2024年6月14日是第21个世界献血日,今年的主题是“谢谢您,献血者!”下列关于°献血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献血有利于提高造血功能
B. 患有乙肝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C. 为快速输血,针头可刺入动脉
D. 大量输血时应以缓慢输同型血为原则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1分,共20分)
16. 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3D打印心脏。这颗3D打印人工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心脏细胞,还有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这一医学突破或将为千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1)从结构层次上来讲,人体的心脏属于_______。
(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自人体细胞培养出来的多功能干细胞。如图所示,在①_______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分,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均相同;该过程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_______。
(3)再经过②______过程,产生形态、结构和多功能均不同的心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17.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人开始长达半年的太空生活。据图回答:(①-⑨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血液类型)
(1)航天员食品中部分蛋白质在________被初步分解,最终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________。
(2)航天员体内肺泡与A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经⑧⑨过程后,A系统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血液流经肾脏,I中氧气含量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4)图中排泄途径有________(填序号),都能排出的物质是________。
18.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据图在横线上填出符合题意的人体器官或结构:
(1)反射弧由5部分组成,图中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生物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课堂精彩诱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要受________的控制。
(3)课上听完妈妈孕育我们的艰辛,你眼睛红红的。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_反射。
(4)某人车祸成了植物人瘫痪在床,但他的呼吸和心跳等基础生命活动正常,那么能确定他还正常的中枢神经结构是________。
(5)若将④处切断,用针刺①,有无痛感 ________(填“有”或“无”)。
19.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在含甲醛过量的环境下呼吸会损害造血系统,引起红细胞计数降低,特别容易导致小孩患白血病。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醛是否会引起红细胞数量降低,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20只生长发育情况相同的健康成年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
②每天给A组白鼠吸入足够的洁净空气,给B组白鼠吸入等量且含一定浓度甲醛的空气。其他生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组白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综上所述,回答问题:
(1)该实验分为A、B两组,为________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
(2)若测量结果为________,则说明甲醛会引起红细胞数量降低。由此可知,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_。长期在含甲醛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会对人的生命健康产生危害。
(3)为了人体的生命健康,请对入住新房的小伙伴提一条建议。________。
忠县2024年秋季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生物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1分,共20分)
【16题答案】
【答案】(1)器官 (2) ①. 细胞分裂 ②. 增加
(3)细胞分化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胃 ②. 氨基酸
(2)减少 (3)减少
(4) ①. ③⑤⑥ ②. 水
【18题答案】
【答案】(1)①→②→③→④→⑤
(2)大脑##大脑皮层
(3)条件##复杂 (4)脑干
(5)有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对照 ②. (有无)甲醛
(2) ①. A组白鼠的红细胞数量明显高于B组(意思相近即可) ②. 有限的
(3)通风一段时间再住人(或者购买一些可以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尽量购买含甲醛较少的材料和家具等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