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统编2024七下数学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2025年春七下历史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第七单元 相交线与平行线7.3 定义 命题 定理7.3 定义、命题、定理1.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意义.2. 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3. 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4. 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学习目标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2.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判定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新课引入同学们还记得前面学习过的平行线的概念吗?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有哪些呢?同学们还记得前面学习过的平行线的概念吗?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有哪些呢?3.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你能判断这些语句的真假吗?这些语句又被称作什么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新知学习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对象时,对它们进行了清晰、明确的描述. 如:(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2)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3)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像这样的描述称为数学对象的定义.定义: 对数学对象进行清晰、明确的描述称为数学对象的定义.定义的作用:一个数学对象的定义揭示了它的本质特征,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它,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例:“数轴”指的是一条直线,而且这条直线上有规定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判断 x= 是方程 2x=3 的解.我们再来看一些可以判断正确与否的陈述语句. 例如:(1)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2)对顶角相等;(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5)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它也能被4整除.像这样可以判断为正确(或真)或错误(或假)的陈述语句,叫作命题.被判断为正确(或真)的命题叫作真命题,如(1)(2)(3)(4).被判断为错误(或假)的命题叫作假命题,如(5).注意:1. 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如: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 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如: 画线段AB=CD.问题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9,那么这个数是 3.均为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2)“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例如命题: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命题题设已知事项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的组成:题设结论思 考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来,请你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2)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真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假命题由题设和结论组成的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就是正确的;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就是错误的.例 1 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 若是命题,写出题设和结论并判断真假.(1)如果a=b,b=c,那么a=c.(2)等角的补角相等.(3)过一点作直线 l 的垂线.(4)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解:(1)(2)(4)为命题,(3)不是命题.(1)题设为a=b,b=c,结论为a=c. 真命题;(2)题设为这两个角分别为相等的角的补角,结论为这两个角相等. 真命题;例 1 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 若是命题,写出题设和结论并判断真假.(1)如果a=b,b=c,那么a=c.(2)等角的补角相等.(3)过一点作直线 l 的垂线.(4)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解:(4)题设为有两个角均是锐角,结论为这两个角的和是钝角.验证:“如果有两个角均是锐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和是钝角”为假命题.还有一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如:(1)对顶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样的真命题叫作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在前面,我们学习过一些图形的性质,它们都是真命题.这个推理过程叫作证明其中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如:(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例 2 如图,已知直线a⊥b,b∥c,求证a⊥c.证明: ∵a⊥b (已知).∴∠1=90° (垂直的定义).∵b∥c (已知),∴∠l=∠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90° (等式的基本事实).∴a⊥c (垂直的定义).bca1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 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1)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它也能被4整除.6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OC是∠AOB 的平分线,∠1=∠2. 但它们不是对顶角.BCAO12思 考我们可以通过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呢?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定理: 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叫作定理.证明: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作证明.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举反例: 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随堂练习1.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1) 过直线 AB 外一点 P,作 AB 的平行线.(2) 经过直线 AB 外一点 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 AB 平行吗?(3) 经过直线 AB 外一点 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 若 |a| = a,则 a < 0.2.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如果是命题再判断真假,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 |a| = a,则 a < 0.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3)如果|a|=|b|,那么a=b. ( )(4)明天一定有雨. ( )(5)若a∥b,b∥c,那么a∥c. ( )(6)垂线段最短. ( )×××3.如图,直线 l1∥l2,l3⊥l4,有三个命题:①∠1 +∠3 = 90°,② ∠2 +∠3 = 90°,③∠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只有 ① 正确B. 只有 ② 正确C. ① 和 ③ 正确D. ①②③ 都正确l1l2l3l431244. 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2)若ab=0,则a+b=0.(3) 大于 90° 的角是钝角.解:(1)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2)当a=5,b=0时,ab=0,但a+b≠0.(3) 180° 的角大于 90°,但 180° 不是钝角,而是平角.5. 请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其真假.(1)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 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 如果两个角互补,这两个角是邻补角;(3)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解:(1)题设为两个数的和为0,结论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真命题;(2)题设为两个角互补,结论为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假命题;(3)题设为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内错角相等,结论为两直线平行. 真命题;(4)题设为两个角相等,结论为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假命题.6. 已知:如图,DC//AB,DF平分∠CDB,BE平分∠ABD. 求证:∠1 = ∠2.ABCDEF12证明 :∵DC//AB(已知)∴∠ABD=∠CD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DF平分∠CDB,(已知)BE平分∠ABD,(已知)∴∠1= ∠CDB,(角平分线的定义)∠2= ∠ABD. (角平分线的定义)∴∠1=∠2. (等量代换)定义、命题、定理定义课堂小结命题定理对新的数学对象进行清晰、明确的描述,这样的描述称为数学对象的定义.可以判断为正确(或真)或错误(或假)的陈述语句叫作命题,判断为真的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叫假命题.①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叫作定理.②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作证明.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