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 浪 花【教学目标】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字。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沙滩、浪花、贝壳”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迈、挠、跑、捧”等词语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边玩耍的乐趣。4.学习扩写句子。【教学重点】1.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沙滩、浪花、贝壳”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迈、挠、跑、捧”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边玩耍的乐趣。【教学难点】学习扩写句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受海边玩耍的乐趣,积累动词,并能运用到句子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当暖风吹过大海,阳光洒落在海面,波涛轻柔地拍打着海滩,奏出宁静优美的乐章。海边,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呈现眼前,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大海美丽的景色。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教师板书课题:浪花。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2.学习字词(1)出示生字:浪 迈 悄 泪 次 给 壳 虾 装 像 淘 娃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教师根据巡视情况进行补充:“次”是平舌音;“浪、装、像”都是后鼻音。(2)出示词语:沙滩 玩耍 悄悄 脚丫 眼泪 哗哗 浪花 雪白 贝壳3.识字方法。(1)这些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玩=王+元 眼=目+艮 泪=氵+目(2)动作演示,教师指导学生做动作,识记“迈、给、装”三个字。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语气,同时思考:“课文里的浪花都做了什么 ”教师读完后,学生可能回答“浪花跑来跑去”“浪花给我送贝壳”等。2.展示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同时为自然段标序号,画出生字。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3.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读完后,学生进行评价。四、互动课堂1.感受海边玩耍的乐趣。(1)教师引导:朗读第1自然段。①思考:“我”是在哪里玩耍?出示句子:我在沙滩上玩耍。教师引导:“沙滩”沙子堆积成的海边陆地。②思考:“我”在玩耍的时候,谁来了?“我”喜欢他吗?出示句子: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挠痒我的小脚丫。好痒啊!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它才哗哗地笑着跑回家。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教师引导:浪花走来,“我”很喜欢浪花,“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朗读指导:同学们,你们要把自己当作课文里的“我”,怀着喜爱浪花的感情来朗读课文。“轻轻的”“悄悄地”要读轻一些,慢一些。“哗哗哗”要读得响一些。(学生自由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2)教师引导:朗读第2自然段。①思考:为什么说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出示句子: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教师引导:既说浪花卷上海滩发出的声音,又表达出“我”欢快的心情。②思考:浪花给“我”带来了什么?出示句子: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教师引导: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③思考:为什么用“捧来”,不用“卷来”?出示句子: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教师引导:把浪花比作淘气的娃娃,他好像用双手托着贝壳和小虾。朗读指导:让我们带着喜爱浪花、非常兴奋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3)教师引导: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不说“就像一个淘气的小娃娃”?教师引导:因为不只有一个浪花,而是有很多很多浪花。朗读指导:带着喜爱的情感朗读第3自然段。总结:课文中的“我”通过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写出了浪花淘气又可爱的动态,把浪花当成了一群淘气的娃娃。2.学写字。(1)教师引导观察写字表:本课我们要学写六个字,请大家来观察一下它们的结构。玩 眼 泪 它 贝 气左右结构——玩、眼、泪,上下结构——它,独体结构——气。(2)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出示生字“玩”:左右两部分应相等,竖弯钩向后舒展。出示生字“眼”:左窄右宽,注意笔画间的穿插配合,横画之间要均匀。出示生字“泪”:左部“氵”不要写宽;右部“目”横画之间要均匀。出示生字“它”:上部“宀”头整体居中,宽窄适当。出示生字“贝”:撇捺要伸展。出示生字“气”:横折勾斜勾部分弧度大一些。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玩、眼、泪、它、贝、气”6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边玩耍的乐趣。3.读一读,比一比,根据句子的特点扩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生字:浪 迈 悄 泪 次 给 壳 虾 装 像 淘 娃学生认读,教师指正点评。教师引导:大家还记得浪花给“我”带来了什么吗?出示图片,要求填写。( )贝壳 ( )小虾预设学生看图填空: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浪花》。教师板书:浪花二、互动课堂1.感受课文。(1)思考:浪花一共来了几次?它都做了什么?教师引导:浪花一共来了两次。第一次来挠痒了“我”的小脚丫,第二次给“我”送来了贝壳和小虾。(2)思考:老师有点不明白了,这淘气的浪花真能够迈着步子走来,真能够挠痒“我”的小脚丫,还能够笑着跑回家吗?教师引导:“我”把浪花当作了一个和她玩耍的小娃娃啦。教师板书:浪花——小娃娃(3)思考:哪些词语说明浪花像淘气的小娃娃?教师板书:迈、挠、唱、笑、捧(4)教师结合课件内容,总结内容:轻轻的 悄悄地 淘气 娃娃2.扩写句子。(1)比一比,读一读。出示句子:浪花就像小娃娃。 浪花跑来了。浪花就像淘气的小娃娃。 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指名学生朗读。(2)思考:上面的句子与下面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教师指导:下面的句子更好,因为多了修饰的词语。什么样的小娃娃?淘气的小娃娃。怎样地跑来了?唱着笑着跑来了。更加生动形象。(3)练一练。天上的白云像棉花。天上的白云像( )的棉花。彩虹像一座小桥。彩虹像一座( )的小桥。教师指导:天上的白云像(雪白)的棉花。彩虹像一座(美丽)的小桥。3.学写生字。“眼”“泪”都跟眼睛有关系,所以都含有“目”字。“贝”和“见”字形相近。看一看有点像,比一比不一样。“贝”第四笔是点,“见”的第四笔是竖弯钩。“气”中间的小短横不要忘掉。三、主题概括《浪花》是一首散文诗,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全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赋予浪花人的动作、情感,色彩鲜明。描绘了海边沙滩的美丽景致和孩子们在海滩上玩耍的情景,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摒弃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和喋喋不休的串讲,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充分体验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参与对文本内涵的理解、领悟,使学生生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入情入境,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特别是当学生对描写浪花的语句进行品读后,那种对浪花、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悠然而生。不足之处:生字教学究竟该放在什么时候教?一边学课文、品句子,一边还要学生字,这定会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若要放到课前或课后,又担心离开了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学好,且集中识字对学生来说量太多,难以一下子掌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