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学习三组曾在课本上见过的词语,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2.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的读音。3.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熟记,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4.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5.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6.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春晓》。7.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8.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感受读绕口令的乐趣。【教学重点】1.回忆课本所学知识,学习三组曾在课本上见过的词语,认识“识、组、计”等12个生字,会写“文、卡”等4个字。2.认识字母表,能正确认读并识记,区分大小写。3.朗读、背诵古诗《春晓》。4..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感受读绕口令的乐趣。【教学难点】1.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的读音。2.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3.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三组曾在课本上见过的词语,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2.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的读音。3.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熟记,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先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读读这些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板书:识字 组词 读课文计算 减法 列算式图形 卡片 合唱团学生自由读。教师提问:读完了吗?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这些词语都似曾相识。教师指导:对。这些词语我们都在前面学过的课文中见过。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组词语“识字、组词、读课文”,还有哪些发现?预设:第一组的三个词语都与语文学习有关。教师指导: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学习语文时,先识字,再组词,然后读课文。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三个词语中的生字吧。识 组教师先读,学生跟读。教师指导:“文”字是个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笔顺,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捺。教师指导:同学们再观察一下第二组词语“计算、减法、列算式”,有哪些发现?预设:第二组的三个词语都与数学学习有关。教师指导:对。上数学课时,我们要通过减法、列算式等计算方法来解题。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三个词语中的生字吧。计 算 减 式教师先读,学生跟读。教师指导:同学们再观察一下第三组词语“图形、卡片、合唱团”,有哪些发现?预设:第三组的三个词语与我们的兴趣小组有关。教师指导:对。我们参加美术兴趣小组,会画各种图形;参加手工小组,会制作各种卡片;参加音乐小组,会加入合唱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三个词语中的生字吧。图 形 卡 合 唱 团教师先读,学生跟读。教师指导:“卡”和“片”都是独体字,“卡”书写时注意先写竖,再写横,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横;“片”书写时注意先写撇,再写竖,最后一笔是竖折。教师指导:“合”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上面的“人”字的撇和捺要写长,中间的横要写短,与下面的“口”字宽度一致。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写一写。教师指导: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八个字吧!板书:见 万 王 羊 长 言 半 上教师指名读,并相机正音,学生分组读,齐读。教师指导:8个生字宝宝受邀去做客,它们应该去谁家呢?说一说理由。你能把上面的生字按要求分类吗?请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预设学生进行分类,教师引导找出规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呢?预设:按照前后鼻音韵母来分类。教师指导:读一读,把它们分别填入对应的拼音之后吧!an:见 万 言 半ang:长 王 羊 上教师指导: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韵母是an,哪些汉字的韵母是ang?预设:an:山 看 连 ang:忙 光 张2.读一读,记一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指导:在生活、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会怎么办?预设1:问老师。预设2:问爸爸妈妈。预设3:可以查字典。教师引导: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我们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字典,找一找字母表在哪里。教师讲解:什么是字母表呢?26个汉语拼音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汉语拼音字母表,而这个顺序就叫做音序。板书: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学生跟读,教师适时点评指导。教师指导识记大小写字母:位于上方的字母为大写字母,而我们学过的则是小写字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有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是一样的,有的不一样。教师讲解:你观察得真仔细。小写字母同学们非常熟悉,我们可以对照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在记忆这些字母时,先找一找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再看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这样,记忆字母就不难了。教师指导: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哪些大小写字母差不多?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很大?请大家看看见,来说一说吧!预设:完全一样:C(c) K(k) O(o) P(p) S(s)U(u) V(v) W(w) X(x) Z(z)差不多:B(b) D(d) E(e) F(f) H(h) I(i)J(j) L(l) M(m) N(n) T(t) Y(y)差别很大:A(a) G(g) Q(q) R(r)教师指导:记住了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再次读一读,并尝试背一背吧。3.读一读。教师导入:认识了新的生字,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儿歌——《祖国多么广大》。听完范读,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儿歌:请大家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教师指导:请你边听边想这首儿歌描写了祖国的哪些地方?预设: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教师利用教室悬挂的中国地图,指出三个地方的所在,引导: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各地风景美不胜收。这些地方在同一时间分别有什么景色呢?预设: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大兴安岭雪景、江南柳树发芽、海南鲜花盛开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广大与美丽。教师引导交流讨论:在同一时间,大兴安岭还在下雪,长江两岸的柳枝却发芽了,海南岛更加温暖,鲜花都开始争奇斗艳。为什么这几个地方的景色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预设:因为祖国非常广大。教师讲解:是呀,同样的季节,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别如此巨大,是因为我们的祖国面积广大,南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教师朗读指导:我们的祖国幅员多么辽阔呀,请大家用轻松、欢快的语气来读,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春晓》。【教学过程】一、书写提示板书:田 四 白教师指导:田、四、白都是什么结构的字?预设:这些字是全包围结构或具有全包围结构的特点。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呢?预设:书写这些字时,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最后封口。教师小结:对,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书写这几个字时,要遵循“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师引导学生练写:掌握了它们的笔顺规则,就请你认认真真把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写一写吧。注意先看后写再对照。教师引导拓展:写完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这样的?预设:日、园、国。二、日积月累1.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古诗。2.教师引导: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浩然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3.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师引导思考:今天我们学习孟浩然的《春晓》,题目中的“春”是春天,“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说明诗人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学生齐读:春眠不觉晓。教师读第一句,提问:这里又有一个“晓”,这个“晓”是天亮的意思。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猜测诗句意思:春夜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亮了。教师引导:“处处闻啼鸟”是什么意思?预设:到处可以听到鸟叫声。教师小结: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到处都可以听见鸟啼叫的声音。教师引导思考:“知”是知道的意思。“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呢?预设:想起昨天夜里那接连不断的风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教师总结:春天在诗人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试着来背一背,比一比。学生齐背古诗,教师点名学生背诵。学生展示背诵情况,教师点评。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2.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感受读绕口令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1)创设教师需要帮助的课堂情境:上课铃响了,老师双手拿满了上课用的物品,需要有人帮助把东西放在讲台桌上。(2)启发学生交流: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板书课题:请你帮个忙。2.示范交际,寻求帮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话。出示课本右上方插图:教师描述情境: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太阳。红红发现自己忘带水彩笔了,她只好找同桌李山借水彩笔用。红红该怎么说呢?同桌讨论交流:红红会说些什么?李山会怎么说?全班指名交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明白,请别人帮忙时要把自己的请求说清楚,还要用上礼貌用语。预设:红红:李山,我忘了带水彩笔,可以借你的笔用一下吗?李山:当然可以了,需要什么颜色,你自己拿就行。红红:谢谢你!李山:不客气,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出示礼貌用语词卡“请问”“谢谢”“不客气”。(2)呈现不同的交际情境,明确正确寻求帮助的方法。出示课本左上方插图:教师描述情境:有一天,丁丁想阅读一本书,但那本书在书架的第一层,丁丁够不着,这时,他看见了在书架旁边站着的爸爸。同桌讨论交流:丁丁会说些什么?爸爸会怎么说?预设:丁丁:爸爸,请您帮我拿一下那本书好吗?爸爸:好的,丁丁,是这一本吗?丁丁:是的,谢谢爸爸。爸爸:不用客气。对比课本中左上方和右上方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用好“您”和“你”。(3)明确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出示儿歌进行巩固:有礼貌向人问好要微笑,看到师长说“您好”,见到同学说“你好”,向人询问说“请问”,接受帮助说“谢谢”,与人分别说“再见”,这些一定要记牢,寻求帮助会用到。3.同桌合作,入境体验(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左下方插图:教师描述情境:诚诚在操场上踢球,不小心把球踢到铁丝网外面去了,正好有位大姐姐从外面路过,他会怎么请大姐姐帮忙呢?(2)同桌合作,进行交际演练。预设:诚诚:大姐姐,我想请你帮个忙。我不小心把球踢到围栏外面了,你能帮我扔过来吗?大姐姐:没问题。诚诚:谢谢大姐姐。大姐姐:不客气!(3)同桌之间根据表格,互相评价。我会寻求帮助把困难讲清楚 ☆☆☆☆☆能用上礼貌用语 ☆☆☆☆☆和人对话时,眼睛看着对方,态度诚恳 ☆☆☆☆☆4.拓展情境,解决难题(1)出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按顺序讨论内容。困难1:生病了,不能值日了。困难2:去图书馆借书,但不知道图书馆的具体地点。困难3:去超市买东西,不知道文具货架在什么地方。困难4:放学了,爸爸妈妈一直没来接。(2)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情境,讨论如何请求帮助,以演一演的形式展开交际。教师巡视指导。出示参考句式。寻求帮助时:我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请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吗?得到帮助后:谢谢你!太感谢你了,我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你的帮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谢!(3)教师挑选4组学生上台展示,并以多种形式进行点评。(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交流:今后遇到实际困难,如遇到难题不会做,如何向别人寻求帮助;得到帮助以后,如何表示感谢?可以用上参考句式。(5)引导学生小结自己的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在这方面有了哪些进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回顾板书并总结。二、和大人一起读1.教师过渡并引导:刚才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接下来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读一首小诗《妞妞赶牛》。这首小诗十分有意思,读起来绕来绕去,这样的小诗就叫绕口令。教师范读,并引导:借助拼音读两遍绕口令。学生自主朗读绕口令,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首绕口令中读音比较相似、较为难读的字词。教师引导: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妞、牛、柳、扭、拗”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u。学生齐读词语。3.教师引导多种形式朗读:同桌比赛读、轮流读、打节拍读等,看谁读得又快又好。教师布置作业:课堂上,大家朗诵得非常好,今天下课后,请和大人一起找几首绕口令读一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课外的拓展。在读一读儿歌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图,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有多么广大。【不足之处】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对学生是个难点,我只能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取得的效果很不好。以后,我们再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