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认识“认、连”等8个生字,会写“写、认”2个字,读懂学习要求。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3.通过独体字加部件成为新字的练习,巩固已学的字。4.展示去商店购物时学到的生字,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5.朗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6.和大人一起读《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美好与快乐。【教学重点】1.正确区分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将其一一配对。2.大致理解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积累一组含有学习要求的词语,读懂学习要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认、连”等8个生字,会写“写、认”2个字,读懂学习要求。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3.通过独体字加部件成为新字的练习,巩固已学的字。【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识记生字新词。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二,先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五个句子,里面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一边圈一边读。(1)教师示范,学生认读生字。(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圈画的生字,全班跟读。认 连 选 圈 涂 填 试 练引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认、连、选、圈、填、练”都是前鼻音,对比练习加深印象。(3)指导学生书写“写、认”。“写”是上下结构,最后一笔的横要写长;“认”是左右结构,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横折提,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捺。2.理解句子意思。学生自由读,教师点评,并提出要求: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我发现这五句话都是学习要求。预设2:我发现每句话里面都有“一”。教师指导:同学们说得对。这五句话都是我们在做练习时,经常出现在题目中的学习要求。每句话里面都含有“一”,且“一”前后的字是相同的。我们来看“拼一拼,写一写”这句话,有同学知道这个学习要求要求我们做什么吗?预设:让我们拼拼音,写汉字。教师指导:对。这个学习要求常出现在要求我们拼写字词的题目中。有同学知道“认一认,连一连”这个学习要求要求我们做什么吗?预设1:认识拼音或汉字。预设2:将对应的内容连线。教师指导:对。这个学习要求常出现在要求我们连线的题目中。有同学知道“选一选,圈一圈”这个学习要求要求我们做什么吗?预设1:选择正确的答案。预设2:圈出合适的内容。教师指导:对。这个学习要求常出现在要求我们做出选择或寻找对应内容的题目中。有同学知道“涂一涂,填一填”这个学习要求要求我们做什么吗?预设1:涂写正确答案。预设2:填写正确内容。教师指导:对。这个学习要求常出现在要求我们选择或填写正确答案的题目中。有同学知道“试一试,练一练”这个学习要求要求我们做什么吗?预设1:用自己的话试着回答问题。预设2:练习所学的知识。……教师指导: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这个学习要求常出现在要求我们复习学过的知识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题目中。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些学习要求吧。教师范读一遍,学生跟读一遍。二、字词句运用1.找一找,连一连。教师指导:刚才的量词我们已经掌握了,那大家还会复习背诵《字母表》吗?指名按顺序背诵。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字母大小写的规律。总结规律:字形完全相同的“C”和“c”,“O”和“o”;有些细微变化的“F”和“f”,“T”和“t”等。教师提醒:字母表中一些字母的大小写差别很大,同学们要记仔细。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找朋友”游戏。2.读一读,想一想。教师引导:观察两组汉字,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每组汉字都有相同的部件。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之间读读题目中的生字,谈谈自己的发现。预设1:我发现第一组的字都包括两个部件,日+月就是“明”,日+生就是“星”,日+十就是“早”,阝+日就是“阳”。预设2:我发现第一组的字都有日字旁。教师指导:这些字都是日字旁,和太阳、时间有关系,所以带日字旁的字表示的意思与时间有关。拓展其他含有日字旁的生字:晚 晨 旦 旭教师引导思考:读第二组生字,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1:都有寸字旁。预设2:都是给“寸”加不同的偏旁。教师点评:给“寸”加偏旁可以组成新字,所以我们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新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展示去商店购物时学到的生字,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2.朗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3.和大人一起读《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美好与快乐。【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教师指导:你在去商店购买物品的时候,有没有认识一些字?预设:苹果、桃子、水杯、铅笔、文具、毛巾、鞋子。教师指导: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预设:在超市中见过这些汉字。教师指导:这三组汉字有什么规律?分别在什么商店里出现?预设:第一组都是学习用品,在文具店里;第二组都是生活用品,在百货店里;第三组都是服装,在服装店里。教师指导:你还在哪些商店里认识了哪些汉字?快来向同学们来展示一下吧!预设:我在体育用品店里认识了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识字的心,遇到生字就主动去认识,就会认识更多的字。二、日积月累(1)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古诗。(2)教师简单介绍作者贾岛。贾岛(779—843) 唐代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有《长江集》。(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大意。①解诗题:寻——寻找,隐者——隐士,不遇——没有遇到。诗题的意思:到山上去寻找一位隐居的人,但是没有遇到他。指导学生根据意思标注出停顿:寻/隐者/不遇。②教师指名交流古诗第一、二句大意,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指导:站在苍松下,我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师父去山中采药了。学生朗读古诗第一、二句。③交流第三、四句大意: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4)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有节奏地朗读诗句。(5)教师引导:想象当时的情景,模仿诗人和童子,表演一下吧!预设学生演示,同学点评。(6)教师引导体会作者心情:诗人没有找到隐者,听到童子的这些话,他的心情会怎样呢?预设:失望。教师引导:知道了诗意,体会了诗情,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三、和大人一起读1.教师引入:大家知道一年当中都有哪些节日吗?预设: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教师导入:同学们知道得节日真不少,那么,你认为快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和节日有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学生齐读课题。2.读课文,感受节日的快乐。教师播放朗读视频,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快乐吗?预设:快乐。教师接着提问:自由读第1小节,思考问题:小朋友都来到了哪里?预设:来到了花园里和草地上。教师接着提问:自由读第2小节,思考问题:都有谁向小朋友们祝贺、歌唱?预设:花儿、白杨树、小鸟。教师接着提问:自由读第3 、4小节,思考问题:小朋友们有什么愿望?预设:小朋友们想像小鸟一样勇敢地向高空飞翔,飞向他们的理想。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识字加油站”“展示台”中,我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在“日积月累”和“与大人一起读”这两个环节中,我侧重引导学生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后写。【不足之处】本堂课因为时间限制,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他们交流的时间也不够,以后我还是应该少讲,让学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