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3课时)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会写“豆”“斗”2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句子,并仿照例子把句子说具体。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生活中识字的收获。
5.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6.能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体会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享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会写“豆”“斗”2个生字。
2.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教学难点】
能通过扩句把句子写具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语,认识9个生字,会写“豆”“斗”2个生字。
2.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生活中识字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情境导入。
(1)出示图片,导入:同学们,欢迎来到夏日庭院,我们先来看看任务。
(2)出示要求:
①同桌合作,将四组词语读正确。
②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1:它们都和夏天有关。
预设2:有夏天的水果和用品。
预设3:还和夏天的天空有关呢。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一到两组同桌读四组词语,相机教学重点字词。
(1)认读并识记“汤”。
①出示词卡“绿豆汤”,学生认读。
②引导学生拓展组词:除了绿豆汤,还有什么汤?
③根据反馈,引导学生齐读词卡“红豆汤、木耳汤、冬瓜汤”。
(2)认读并识记“扇”。
①指导学生认读“扇”,提醒“扇”是翘舌音。
②出示蒲扇、坐扇、吊扇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所见认读“扇”。
(3)认读词卡“萤火虫”。
①指导读准”萤”的后鼻音,请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萤火虫”。
②教师出示小贴士,介绍萤火虫:萤火虫是一种喜欢在夜里活动的昆虫,腹部末端还会发光呢。
③学生齐读词语。
(4)对照星座图认识“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拓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用扁担挑起一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去追织女了。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是王母娘娘划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
4.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跟夏天有关:第一组是夏日饮品,第二、三组是夏日用品、夏日昆虫,第四组跟夏夜的星空有关。
5.书写指导。
出示下面两个字,对书写做出具体指导。
出示“豆”字:独体结构,点撇要在两竖下端起笔,间距适中,书写时要紧凑 ,最后一横较长
出示“斗”字:独体结构,要注意两个点的书写位置,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略微倾斜。
教师指导: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是同音字。
学生书写,教师随堂指导。
6.学生齐读四组词语。教师出示儿歌复现生字,学生练读,巩固识记。
夏夜到
夏天到,夏天到,
吃冰棍,喝甜汤。
老奶奶,坐竹椅,
摇扇子,讲故事,
宝宝听得笑哈哈。
伸出手,数星星,
牵牛星,织女星,
还有一颗北斗星。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本插图,导入:看看下面的图片,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吗?
2.任务一:认一认图片中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认读食品包装上的词语,教师相机提醒学生关注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3.任务二:小组合作交流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上的字。
(1)教师出示四人小组合作要求。
认一认:指着你收集的食品包装上的字,让组内同学认一认。
说一说:遇到组员不认识的字,分享你的识记方法。
(2)四人小组开展交流活动,教师巡视。
(3)教师选取二到三组进行汇报交流,学生互评。
(4)教师将各组积累的生字做成卡片,贴到班级的展示栏集中展示,学生自由认读。
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团结协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也和小伙伴们交流了很多识记生字的方法,下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朗读句子,并仿照例子把句子说具体。
2.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3.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任务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出示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用一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说清楚小白兔在干什么。
预设:小白兔在割草。
②引导学生从动作、地点等方面把图片说得更具体。
预设: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2)出示例句,学生边读例句边思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小白兔割草。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3)学生反馈,教师随机板贴。
谁 在干什么
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谁 怎么样地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4)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加上了“怎么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使这三个句子一句比一句说得更具体。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说句子。
(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例句,看图说话。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小鸭子在小河里游泳。
小鸭子摆着脚掌在小河里游泳。
(6)学生自由练说。
2.任务二:读一读,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1)出示语气词“呀、呢、吧”,学生认读。
(2)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句子,读出“?”或“!”的语气。
◇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小白兔,你快回家吧!
(3)请学生先认真地读一读“字词句运用”第二题的5个句子,再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提醒特别关注句尾的语气词。
◇小鸟飞得真低呀( )
◇你写作业了吗( )
◇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
◇爸爸看到我来了( )高兴地笑了( )
(4)学生反馈并进行修改。
◇小鸟飞得真低呀(!)
◇你写作业了吗(?)
◇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爸爸看到我来了(,)高兴地笑了(。)
(5)学生齐读这5个句子。
3.任务三:抄写句子。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标点的书写位置:“,”和“。”写在田字格的左下角;“?”和“!”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2)指导句子的书写,提示书写要领:一个字占一格,一个标点符号占一格。每个字要抄写正确,写得端端正正。
(3)出示星级评价标准:★格式正确;★抄写正确;★书写端正。
(4)学生将“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最后一句誊抄在田字格里。
(5)投影学生书写的句子,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学生自评修改,同桌互评打星。
二、日积月累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怎么了解天气情况呢?
预设:天气预报。
教师讲解: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大自然中的现象推测、判断天气情况,还总结出很多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们叫做气象谚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气象谚语,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谚语,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
3.教师出题,请学生判断,当出现这样的现象时,这一天是雨天还是晴天。
①早上见朝霞 ②傍晚有晚霞 ③云在山头 ④云在山腰 ⑤早晨下雨
⑥晚上下雨 ⑦蚂蚁搬家 ⑧蛇过道
预设:雨天:①③⑤⑦⑧ 晴天:②④⑥
4.背诵谚语。
(1)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同桌合作,以对读的形式尝试背诵。
(3)师生合作背诵。
5.创设语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谚语用一用。
示例:
星期天的早上,青青看到朝霞满天,兴奋地对妈说:“妈妈,今天天气多好啊,带我去公园玩好吗?”
妈妈说:“青青,今天不适合去公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课堂小结
教师回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怎样把句子说得更加具体,怎样正确地运用学过的标点符号,还学习了抄写句子的本领,积累了很多气象谚语,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气象谚语,争当我们班的气象小专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大人的帮助下,用朗读、合作读、表演等方式学习《夏夜多美》,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
2.通过和家长、老师等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主题,明确阅读内容
1.从单元主题“夏天”导入,板书共读内容:《夏夜多美》。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阅读的方法,并提示回家可以和大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阅读。
二、听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并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2.引导学生借助词卡排队,初知故事内容。
(1)教师板贴“睡莲、小蚂蚁、蜻蜓、萤火虫”的卡片,请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将这四个角色排成两队。
(2)指名一位学生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其他学生补充。
(3)根据交流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讲的是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事。
三、师生共读,走进故事
1.读第2—7自然段。
(1)师生合作读第2—7自然段。
(2)引导学生找出写睡莲姑姑帮助小蚂蚁的动作词,并借助动作词说清楚睡莲帮助小蚂蚁的经过。
预设:闭上、惊醒、睁开、弯弯腰。
2.读第8—16自然段。
(1)教师请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同桌合作读第8—16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写蜻蜓和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动作词,并说清楚这两个小伙伴又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
预设:飞来、起飞、点起、飞呀飞。
四、师生合作表演,感受助人之乐
1.出示第2—7自然段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1)师生分角色朗读。
(2)生生分角色朗读。
2.借助提示语,表演第2—7自然段,
(1)教师出示提示语,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2)指名一位学生与老师合作表演。
(3)同桌合作表演、展示。
3.出示第8—16自然段的对话,师生合作演一演,四人小组合作表演。
4.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助人之乐。
五、总结阅读方法,布置共读任务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真正的夏夜之美,不仅美在景色,更美在小动物们互帮互助、友爱团结的温暖。
2.回顾全文,总结阅读方法:小朋友们在生活中遇到有趣的故事,可以像我们刚才那样,先把故事读懂,然后跟同学、老师、家长一起合作讲一讲、演一演。
3.布置课后任务:回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识字、积累等教学任务。为了突出趣味性,把“字词句运用”中“认识包装袋的字”提前,与“识字加油站”设为一个课时。
在扩句部分,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气象谚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引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判断天气,并拓展其它气象谚语,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和大人一起读”这个部分,更是运用了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入境朗读,体会文字的美妙。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进行适时点拨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