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衡阳县四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系统科学、逻辑严密、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为我国在不同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能指引我们创造奇迹,是在于( )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科学、特色鲜明地为生态建设提供指导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2024年10月,全新原创歌曲《情满河北》MV发布。歌曲唱出了对河北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与自豪,展现了“红色文艺轻骑兵”与观众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河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家乡深情厚谊的集中表达。原创歌曲《情满河北》的创作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赋予歌曲特定的内涵②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能够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③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能够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④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离不开被反映的现实对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 “一根网线”让中国连通世界,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相关研究显示,当前,青少年群体的幸福感与互联网使用时长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这启示我们( )①幸福感与使用互联网的时长呈负增长②适当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升幸福感③幸福感的变化取决于互联网使用时长④幸福感因互联网使用时长而产生转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下列诗词最符合漫画《圆规》(冬雪漫画)主旨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自然杀伤细胞是生来就会无差别攻击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天生杀手”。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效能以消灭癌细胞,是癌症免疫治疗的一条新赛道。2024年9月4日,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能识别一种与多种癌症相关的蛋白质,从而杀灭癌细胞。该研究成果可帮助研发个性化疗法,利用自然杀伤细胞对抗顽固肿瘤,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这说明(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最重要来源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真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④认识为实践服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根本目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撰写的《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②社会发展源自群众的奋斗,历史由人民群众来书写③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人民群众的创造丰富历史,推动社会形态不断跃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针对S省发明专利创新不足、转化应用较弱、管理与服务有待改进等问题,2024年9月,《S省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专利创造与运用,加强专利服务与管理,为S省进一步铸牢专利护盾、点亮创新之光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这说明(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②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③人们的正确价值判断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和价值选择作出的④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2024年9月29日,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塔吉克族)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人在7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向导,与边防官兵一起,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边防官兵眼中的活地图。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说:“巡逻是国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责任。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说明( )①要善于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②走好人生道路要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④要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打铁花”是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当代艺人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融入舞火龙等民俗元素和声光电等科技元素;在原料上,研制开发出开花大、亮度高、具有阻燃性能的新型打铁花原料,打出的铁花落地即灭,环保性强,安全度高。2024年“五一”期间,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的“打铁花”引得游客阵阵欢呼。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时代和人民生活才能更具生命力和活力②文化传承要善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能够增强其经济价值和影响力④融通古今不同文化资源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2024年11月4日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在此展会上展出了众多融合中外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还融入了国际流行的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趋向同一②文化交流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④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2024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美国共和党人把持的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了对国土安全部长民主党人马约卡斯的弹劾,指认他在移民问题上“有意地、系统地拒绝遵守法律”,导致美墨边境移民管控失败。由此可见,美国( )①两党具体主张不同,但根本利益一致②国会作为权力中心,有权通过弹劾案③政党的立场和主张受总统选举的影响④两党因为利益诉求不同导致相互掣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2024年11月8日,菲律宾出台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私自将我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非法纳入菲律宾海洋区域。11月10日,我国宣布中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正式明确我国在黄岩岛海域的领海范围。中国这次宣布( )①是对菲律宾侵犯我国主权而行使自卫权的表现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正当行为③定会加剧南海局势,让周边国家认清地区形势④不会改变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政策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 中国坚定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落实作出历史性贡献。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资源保护等领域双边多边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清洁美丽世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展气候治理等公共外交旨在塑造我国良好的大国形象②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原则有助于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③构建全球生态治理新格局主要是为了维护我国国家利益④我国推动环保领域双边多边合作是承担国际责任的表现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供应链韧性,指的是在应对潜在突发事件时,供应链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组织、技术策略、供应链结构等,以实现事先准备、发生后快速响应和恢复的能力。受近期个别突发事件的冲击,多个商品的生产因零部件短缺而陷入困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下列做法中能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的有( )①各企业加快建立强大可靠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②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实行行业垄断③金砖国家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培育供应链创新力④美国要求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在美本土制造芯片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2024年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届进博会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企业参展,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这说明( )①我国不断完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贸易体系②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发展愈加自信③中国主动拥抱世界,让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④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众多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9月23日,2024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近年来,中国—东盟在科技政策分享、科技人文交流、青年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示范推广、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双方一致认为应拓展多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构建高水平科技合作平台。材料说明,中国—东盟( )①应为实现科技普遍、协调发展承担更多责任②携手打造开放、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③通过集团优势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科技挑战④建立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17、18、19、20四道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智能手机功能升级,这些年大家的网络“依赖症”持续加重:每隔几分钟就想看手机,一拿起来又难以放下,等回过神来,又说不出有什么实质收获,还落得眼睛干涩、精神疲惫。面对“心累”,一些年轻人反向选择“老年机”,强行“数字戒断”。适当地“戒断”,与“强势入侵”保持一份疏离,看似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同时也拥有了更多时间空间,让身心能够透透气。随着对数字时代的反思深入,类似的“戒断”尝试也在变多。但是,不见得所有人都适合装备一部“老年机”,也并非一部“老年机”就能解决问题。真正重要的是,让手机重回工具属性,拒绝接收过载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社交焦虑”,形成一套与数字时代相匹配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规避数字技术可能带来的沉溺、安全风险等问题。手机屏幕之外,是更加广阔的世界。退回无网时代并不现实,但理性审视自身与科技的关系,我们才能找回更多主动权,拥有更加自由丰厚的生命。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分析如何看待“数字戒断”现象。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并要求“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材料一 “以和为贵”理念不仅体现古代先贤的智慧,也为现代纠纷解决提供宝贵的借鉴。桐城市人民法院将六尺巷包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文化内涵与和谐司法理念融合、与社会治理实际结合,形成“六尺巷调解法”,提炼了“听—辨—劝—借—让—和”的六字操作规程,随着“六尺巷调解法”的深入推进,“六尺巷工作法”也应运而生,桐城市众多司法行政机关甚至乡镇、街道、村(社区)纷纷跟进,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读其精神要义。如今,桐城已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实现从有效化解矛盾向有效开展基层治理的升级。(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阐释六尺巷何以赋能基层治理。材料二 从《国语》“和实生物”、《易经》“保合太和”、《论语》“和为贵”,到现实社会倡导家风家教“和睦和美”、人际交往“心平气和”、解决矛盾“以和为贵”、办企经商“和气生财”、从“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到“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从“和谐礼让”,到“和衷共济”,再到“万物并育”,“和”是重要的价值考量。“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宣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强调“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大家庭”……今天,“和”这一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深深熔铸成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塑造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2)“一个‘和’字,堪称最具中华文化意蕴的汉字”。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9. ◆“中国行”共建世界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在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1)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的知识,分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2)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从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到全力推进落实“九项工程”……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一块“金字招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擘画了新时代中非合作新蓝图。中国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相通相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非洲国家达成更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安排。在加快落实“八大行动”的基础上,着眼中非各自发展需求和双方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挖掘中非经贸合作潜力。拓展中非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合作,支持非洲提高绿色能源供给和气候韧性发展能力。中国与非方一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提高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中国携手非洲推进现代化事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述。答案1-10 ABCDD CACAD 11-16 DDDBC D17.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和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智能手机功能升级带来大家的网络“依赖症”,因此有些人强行“数字戒断”。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统一。适当地“戒断”让人们拥有了更多时间空间,身心放松,同时,也要形成与数字时代相匹配的生活方式。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数字戒断”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此答案仅供参考)18. (1)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能推动社会进步。六尺巷工作法的运用,加强社会基层治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基层治理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桐城市相关部门借助于六尺巷“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精神内涵促进基层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六尺巷工作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①“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而深刻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承和弘扬“和”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传承“和”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和”文化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精神凝聚力,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9. (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高质量发展侧重强调在发展中注重质量和效益;高水平保护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③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缓解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坚实保障和决定因素。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2)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二者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我们生态文明实践,适应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②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总结,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③自觉站在广大人们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人民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汇聚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感。20. ①中非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③中国坚持合作共赢,谋求更多共同利益,挖掘中非经贸合作潜力,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坚持绿色低碳,增强新动能牵引,建设一个美丽清洁的世界。⑤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