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5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2025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贵州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卷(二)
语 文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8页,共24道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梵净山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群峰高耸,千沟万hè① ,有高山石林峰群,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红云金顶”等,堪称巧夺天工。
在亿万年的地质年代中,梵净山经历了不同的地质运动,造就了奇特秀丽、峥嵘险峻的地质地貌。梵净山的标志——蘑菇石,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地下生长而出,傲然chù② 立着。红云金顶海拔2 336米,晨间红云瑞气常绕四周,因此而得名,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
梵净山是“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之一,动植物种类丰富。梵净山地区降雨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在此扎根生长的植物就有2 000余种,还有801种动物qī xī③ 于此。植物方面,“中国鸽子树”——珙桐,这里有2 000多亩,是世界珙桐林特殊集中分布的唯一地区;动物方面,“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野生数量只有750只左右,仅分布在梵净山区内。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 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巧夺天工 B.峥嵘险峻 C.残留 D.连接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③ ,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④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⑤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⑥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
⑦《十五从军征》中,描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
⑧《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谈读书》作者培根,英国作家,阐述了读书的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着重叙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C.“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加冠”“垂髫”“不惑”“耳顺”是按照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选项 名著 类别 情节 人物
A 《西游记》 神魔小说 (他)慌了手脚……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孙悟空
B 《儒林外史》 历史小说 (他)在省城要看贡院……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范进
C 《骆驼祥子》 现代小说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祥子
D 《海底两万里》 科幻小说 他还是向那条章鱼扑过去,大斧一挥,又砍断章鱼的一根触须。 尼摩 船长
7.罗切斯特先生的庄园桑菲尔德英文“Thornfield”,原意是“长有荆棘的地方”。评论家一般认为,简·爱在盖茨黑德府度过了不幸的童年,在洛伍德学校经历了艰苦的岁月,而在桑菲尔德期间却是幸福美满的。请你结合小说原著和简·爱的经历发表看法。(2分)
(二)现代文阅读
青灯有味是儿时
——访朱自清故居
蒋焱
①朱自清先生故居有多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上的朱自清儿时故居。
②朱自清故居坐落于平明中学校园内。这里是根据当地乡贤的回忆,按照朱自清家族当年在平明的生活场景复原而成,院落门前是偌大的朱自清纪念园。
③1898年11月22日,这里红烛高烧,喜气洋洋,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诞生了。在平明,他度过了4年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直至父亲朱鸿钧调到扬州邵伯镇做了个小官,才随家人离开。
④朱自清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先祖指的是他的祖父朱则余,曾任地方承审官。后来,他的父亲朱鸿钧做了盐官,母亲周氏则是当年少有的读过书的女性。在家族浓厚的书香氛围熏陶下,幼年朱自清便开启与众不同的文学人生。
⑤朱自清的文学梦想或发端于名字的启蒙。两个哥哥相继不幸夭折,他出生后,因担心他不易长大,家人特地替他耳朵穿孔,戴上钟形金耳环,并起了个富有情怀的乳名“宁馨儿”。
⑥不久,一家人出于对儿子的期望,从苏东坡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受到启发,为他取名“自华”。由于算命先生说孩子五行缺火,又给他起号“实秋”,一方面因“秋”字有半边“火”,另一方面是取“春华秋实”之意,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学有所成。
⑦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朱自清一生勤勉,“自清”实至名归。
⑧毛泽东曾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⑨朱自清故居是典型的苏北屋宇样式,两进院落,宅院合一,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青砖土混合结构,颇具晚清建筑风格。
⑩进入大门,便是过道、门厅兼灶间,门厅左侧有一侧门,是佣人的住房。房间除了一张木床及常用物品外,还摆放着摇篮、木马等婴幼儿用品,极富地方民俗特色。
穿过门厅来到院子,青色地砖小路上布满了青苔,院里辘轳上的井绳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左边的院墙顶部饰以青瓦,墙外碧绿的柳枝飘入院内,平添了几分生机。墙脚下摆放着淡白色的石桌、石凳,想必曾是朱家人休闲、喝茶、读书的场所。院内的几株紫藤沿着院墙攀爬,虽然紫藤花已凋零,但向上的枝蔓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在散文《一封信》中,对紫藤花的眷恋与钟爱。
右边的院墙有一拱形小门,走进去,眼前是一片小竹林和规整的菜园。小小庭院功用齐全、如此雅致,出人意料。
沿着院内的过道直走,便是堂屋,会客、用餐均在此。堂屋左侧并列的两间,分别是当年朱自清父母的卧室、客房兼书房。两室一厅非常紧凑,处处渗透着文化气息,书橱、文房四宝、字画书籍,充满了整个空间。书桌上的启蒙读物已经落了些灰尘,但似乎依稀可见,朱家人在书桌旁给小自华讲故事的场景。朱自清的文学人生起步于此,最终成为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师。
据故居工作人员介绍,朱自清出生后,女佣们用方言给他哼唱摇篮曲,母亲也经常在睡觉前为他讲童话故事。朱自清牙牙学语时,母亲经常带着他到附近的蒙馆感受读书的氛围。朱自清一两岁时,父亲朱鸿钧和许多当地人一样,肩扛着儿子逛逛街、品尝小吃,还会到几里以外的西门附近,赶庙会、听小曲……好不温馨!
因为是家里长子,父亲对朱自清十分重视。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关怀,学习上则要求非常严格。三岁起,朱自清便在当地接受了正式的私塾教育,为他未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朱自清曾经写道:“‘青灯有味是儿时’,其实不止青灯,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对平明这段生活,他虽然没有很深的记忆,但家人对他幼年时趣事的回忆和讲述,填补了空白,并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
朱自清在1921年1月发表了一篇小说《新年底故事》,描写了“我”幼时过年看到的祭祖先、放烟花、穿新衣、逛街看猴戏等新年习俗。他还以第一人称,着重描写一桩趣事:“我”在家里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几个粽子、香喷喷的肉包子、美味的糖馒头和口味独特的风糖糕,本想藏起来留待以后慢慢品尝,结果被狗发现了,“我”被吓哭了……
这些情节,或许是家人们在朱自清有了记忆以后,分享的他婴幼儿时的种种趣事,后来成为他笔下的创作素材。
告别朱自清故居,百感交集。幼年朱自清就是从这里走向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代文化巨擘。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笔下的朱自清故居是按照朱自清家族当年在平明的生活场景复原而成的。
B.第段调动读者的视觉,“青”“碧绿”“淡白”等色泽渲染出院子的休闲、雅致。
C.由朱自清故居的摆设可以看出,婴幼儿时期的朱自清生活在一个诗书之家。
D.第段“一桩趣事”中的“趣”体现在幼时的朱自清被狗吓哭了。
9.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写完整。(3分)
名、字、号 寓意
乳名:① 希望儿子健康长大
大名:自华;号:秋实 ②
自取名:自清 ③
自取字:佩弦 警醒自己勤勉,不懈怠
10.选文第⑧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1.选文以“青灯有味是儿时——访朱自清故居”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段立国
①金秋十月,神舟十七号出征太空。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年龄最小的唐胜杰不到34岁,从坦克兵到空军飞行员再到航天员“三连跳”的江新林35岁,两度造访中国空间站的汤洪波48岁。他们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成长为航天员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进德修业、弘毅笃行、逐梦青春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再一次清晰而有力地告诉我们,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便不乏人生出彩的机会。
②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人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内在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青年的人生道路风景无限,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养等“内功”方面的深厚修为,极易憾失机遇、受挫于困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练好“内功”,是青年更好利用外部条件干事创业的坚强底气,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
③ 。德与才,是青年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两驾“马车”。以德润身,才华方能适得其用;以才为辅,德便能更好发挥成效。德与才有机统一,德始终发挥统帅作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和人民选贤任能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青年琢玉成器的内在持守。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层出不穷、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这对青年干事创业的德才双修提出了更高要求。锤炼品德修为,始终应将爱国作为青年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对国家、人民、民族之爱愈深沉,青年愈能将“小我融入大我”,锚定人生发展的正轨而不随波逐流,愈是能够以刚健勇毅的坚强意志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增长真才干,应着力求得真学问、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认知水平紧跟时代发展之需,增强驰而不息的青春之力。
④练好“内功”志在笃行致远。青年练好“内功”,应力求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朝气蓬勃是青年人的鲜明精神标识,青年时光是人一生中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德才业互促,致力于“改变世界”,如此才是青年练好“内功”的目标所向。广大青年遍布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若人人能将各自的岗位作为实现报国之志的奋斗舞台,站稳人民立场,敢担当肯作为,就一定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奉献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重任。
⑤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青春之中国也必为青年提供青春之舞台。唐胜杰在采访中说:“中国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在短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国强则少年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年轻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青年人生逢其时更应不负时代,练好“内功”,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中国增光添彩。
(选自《光明日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B.第①段从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写起,主要目的是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C.第②段加点词“内功”指的是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养等。
D.这篇议论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13.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句子。(3分)
15.下面哪则材料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一:85后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学子。当年高考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同学眼中,学生时代的桂海潮就特别勤奋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材料二: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煜尘,怀揣科研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邓宇皓,把青春奋斗融入祖国的科技事业,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陆亦炜,曾获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世界冠军,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古代诗文阅读
冷泉亭①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②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③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④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注释】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②撮(cuō):聚集。③蠲(juān):消除。④矧(shěn):况且。
16.下列各项都是对“冷泉亭风景”描写的一项是( )(3分)
①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②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④又潺湲洁澈
⑤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7.本文的冷泉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都能给作者带来无尽的快乐。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作者为何而乐。(4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灵隐寺为尤 水尤清冽(柳宗元《小石潭记》)
B.地搜胜概 予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楼记》)
C.可濯足于床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D.见辄除去 饮少辄醉(欧阳修《醉翁亭记》)
守风①淮阴
[唐]许浑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守风:等候适合行船的风势。
19.下列诗句中的形象,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B.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0.同是看见渔人,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校开展了“宣传垃圾分类,创建绿色校园”主题活动。
21.下面是李老师在礼堂做的有关“垃圾分类”的演讲,其中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也许,大家会问:垃圾分类与环保有什么关系呢?
②此外,垃圾中的许多物质也可转化为资源,分类能促成资源再利用,减少新资源的消耗。
③因此,垃圾分类对环保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创建美好家园吧!
④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做好垃圾分类,可以使土地少受侵蚀。
⑤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被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有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⑥只要你在扔垃圾之前花一点时间进行分类,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⑦同学们,刚刚我在来礼堂的路上,看见了许多乱扔乱放的废纸、空饮料瓶、塑料袋。
A.⑦⑤⑥①④②③ B.④⑦⑥①③⑤②
C.④⑦⑥①⑤②③ D.⑦⑤③①④②⑥
22.假如你是学校小记者,请根据下面采访内容,推断小记者提出的两个采访问题。注意问题有针对性,语言得体。(6分)
小记者:①
宣传员:“很有必要。比如,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
小记者:②
宣传员:“可以在每个垃圾桶上注明垃圾的类别,并配上示意图加以说明,做到图文并茂,这样便于民众理解。”
23.下面是学生会宣传部拟写的关于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宣传垃圾分类,创建绿色校园”倡议书
①亲爱的同学们:
②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产量、促进资源回收、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③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共创绿色校园,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④一、做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从自我做起,加大担当意识。
⑤二、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弘扬榜样力量,带动身边同学、朋友与家人共同参与。
⑥三、做垃圾分类的维护者。发扬主人翁精神,对破坏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劝导。
⑦以上倡议请大家务必执行。
学生会宣传部
2025年5月20日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含苞的花儿美,绽放的花儿更美。具有责任担当,青春才会熠熠闪光;唯有踔厉奋发,生命才会绽放光芒;唯有创造价值,生活才会有诗和远方。在新时代里,在新征程上,我们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下,应加倍珍惜青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珍视亲情……敢于担当、勤于奋斗、携手前行、创造辉煌、如花绽放,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请将题目“如花儿一样绽放”补充完整,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明确什么“如花儿一样绽放”,交代“绽放”的过程及意义。
(3)写出“我”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感悟和思考。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贵州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卷(二)
语 文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8页,共24道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梵净山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群峰高耸,千沟万hè①壑,有高山石林峰群,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红云金顶”等,堪称巧夺天工。
在亿万年的地质年代中,梵净山经历了不同的地质运动,造就了奇特秀丽、峥嵘险峻的地质地貌。梵净山的标志——蘑菇石,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地下生长而出,傲然chù②矗立着。红云金顶海拔2 336米,晨间红云瑞气常绕四周,因此而得名,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
梵净山是“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之一,动植物种类丰富。梵净山地区降雨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在此扎根生长的植物就有2 000余种,还有801种动物qī xī③栖息于此。植物方面,“中国鸽子树”——珙桐,这里有2 000多亩,是世界珙桐林特殊集中分布的唯一地区;动物方面,“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野生数量只有750只左右,仅分布在梵净山区内。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 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巧夺天工 B.峥嵘险峻 C.残留 D.连接
【解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于形容自然景观。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③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④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⑤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虽有嘉肴》)
⑦《十五从军征》中,描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⑧《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谈读书》作者培根,英国作家,阐述了读书的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着重叙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C.“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加冠”“垂髫”“不惑”“耳顺”是按照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解析】D.“垂髫”指小孩,“加冠”指男子年已20岁,“不惑”指40岁,“耳顺”指60岁。“垂髫”应在“加冠”之前。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选项 名著 类别 情节 人物
A 《西游记》 神魔小说 (他)慌了手脚……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孙悟空
B 《儒林外史》 历史小说 (他)在省城要看贡院……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范进
C 《骆驼祥子》 现代小说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祥子
D 《海底两万里》 科幻小说 他还是向那条章鱼扑过去,大斧一挥,又砍断章鱼的一根触须。 尼摩 船长
7.罗切斯特先生的庄园桑菲尔德英文“Thornfield”,原意是“长有荆棘的地方”。评论家一般认为,简·爱在盖茨黑德府度过了不幸的童年,在洛伍德学校经历了艰苦的岁月,而在桑菲尔德期间却是幸福美满的。请你结合小说原著和简·爱的经历发表看法。(2分)
示例一:简·爱在桑菲尔德期间过得还是幸福美好的。简·爱一无显赫的家世,二无傲人的财富,三无出众的容貌,世俗有足够鄙视她的理由。但最后还是和相爱的人罗切斯特走在了一起。
示例二:简·爱在桑菲尔德期间过得并不幸福美好,比如桑菲尔德给简·爱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烦恼与困惑,如听到古怪的笑声;桑菲尔德给简·爱的婚姻带来威胁,关着的疯女人撕毁面纱,且是罗切斯特未离婚的妻子。这些怪事像一根根荆棘,不停地刺痛着简·爱的心灵,给她的生活注入了极大的烦恼、恐惧。
示例三:简·爱在桑菲尔德生活的期间,的确经历了许多苦难,它们犹如一根根荆棘,不停地刺痛着简·爱的心灵,但正是这些苦难磨练了简·爱的意志,坚定了追求幸福和爱情的信念,并终于和相爱的人罗切斯特走在了一起。沧桑之后他们俩最终拥有了灵魂结合的永恒幸福,两个人经受灵魂考验的爱情更显真实可贵。
(二)现代文阅读
青灯有味是儿时
——访朱自清故居
蒋焱
①朱自清先生故居有多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上的朱自清儿时故居。
②朱自清故居坐落于平明中学校园内。这里是根据当地乡贤的回忆,按照朱自清家族当年在平明的生活场景复原而成,院落门前是偌大的朱自清纪念园。
③1898年11月22日,这里红烛高烧,喜气洋洋,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诞生了。在平明,他度过了4年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直至父亲朱鸿钧调到扬州邵伯镇做了个小官,才随家人离开。
④朱自清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先祖指的是他的祖父朱则余,曾任地方承审官。后来,他的父亲朱鸿钧做了盐官,母亲周氏则是当年少有的读过书的女性。在家族浓厚的书香氛围熏陶下,幼年朱自清便开启与众不同的文学人生。
⑤朱自清的文学梦想或发端于名字的启蒙。两个哥哥相继不幸夭折,他出生后,因担心他不易长大,家人特地替他耳朵穿孔,戴上钟形金耳环,并起了个富有情怀的乳名“宁馨儿”。
⑥不久,一家人出于对儿子的期望,从苏东坡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受到启发,为他取名“自华”。由于算命先生说孩子五行缺火,又给他起号“实秋”,一方面因“秋”字有半边“火”,另一方面是取“春华秋实”之意,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学有所成。
⑦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朱自清一生勤勉,“自清”实至名归。
⑧毛泽东曾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⑨朱自清故居是典型的苏北屋宇样式,两进院落,宅院合一,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青砖土混合结构,颇具晚清建筑风格。
⑩进入大门,便是过道、门厅兼灶间,门厅左侧有一侧门,是佣人的住房。房间除了一张木床及常用物品外,还摆放着摇篮、木马等婴幼儿用品,极富地方民俗特色。
穿过门厅来到院子,青色地砖小路上布满了青苔,院里辘轳上的井绳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左边的院墙顶部饰以青瓦,墙外碧绿的柳枝飘入院内,平添了几分生机。墙脚下摆放着淡白色的石桌、石凳,想必曾是朱家人休闲、喝茶、读书的场所。院内的几株紫藤沿着院墙攀爬,虽然紫藤花已凋零,但向上的枝蔓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在散文《一封信》中,对紫藤花的眷恋与钟爱。
右边的院墙有一拱形小门,走进去,眼前是一片小竹林和规整的菜园。小小庭院功用齐全、如此雅致,出人意料。
沿着院内的过道直走,便是堂屋,会客、用餐均在此。堂屋左侧并列的两间,分别是当年朱自清父母的卧室、客房兼书房。两室一厅非常紧凑,处处渗透着文化气息,书橱、文房四宝、字画书籍,充满了整个空间。书桌上的启蒙读物已经落了些灰尘,但似乎依稀可见,朱家人在书桌旁给小自华讲故事的场景。朱自清的文学人生起步于此,最终成为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师。
据故居工作人员介绍,朱自清出生后,女佣们用方言给他哼唱摇篮曲,母亲也经常在睡觉前为他讲童话故事。朱自清牙牙学语时,母亲经常带着他到附近的蒙馆感受读书的氛围。朱自清一两岁时,父亲朱鸿钧和许多当地人一样,肩扛着儿子逛逛街、品尝小吃,还会到几里以外的西门附近,赶庙会、听小曲……好不温馨!
因为是家里长子,父亲对朱自清十分重视。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关怀,学习上则要求非常严格。三岁起,朱自清便在当地接受了正式的私塾教育,为他未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朱自清曾经写道:“‘青灯有味是儿时’,其实不止青灯,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对平明这段生活,他虽然没有很深的记忆,但家人对他幼年时趣事的回忆和讲述,填补了空白,并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
朱自清在1921年1月发表了一篇小说《新年底故事》,描写了“我”幼时过年看到的祭祖先、放烟花、穿新衣、逛街看猴戏等新年习俗。他还以第一人称,着重描写一桩趣事:“我”在家里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几个粽子、香喷喷的肉包子、美味的糖馒头和口味独特的风糖糕,本想藏起来留待以后慢慢品尝,结果被狗发现了,“我”被吓哭了……
这些情节,或许是家人们在朱自清有了记忆以后,分享的他婴幼儿时的种种趣事,后来成为他笔下的创作素材。
告别朱自清故居,百感交集。幼年朱自清就是从这里走向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代文化巨擘。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作者笔下的朱自清故居是按照朱自清家族当年在平明的生活场景复原而成的。
B.第段调动读者的视觉,“青”“碧绿”“淡白”等色泽渲染出院子的休闲、雅致。
C.由朱自清故居的摆设可以看出,婴幼儿时期的朱自清生活在一个诗书之家。
D.第段“一桩趣事”中的“趣”体现在幼时的朱自清被狗吓哭了。
【解析】D.第段“一桩趣事”中的“趣”体现在幼时的朱自清偷藏美食(这一点与《社戏》中水生带领伙伴们偷罗汉豆相似),而非“被狗吓哭(带给朱自清的应是恐惧,而非有趣)”。
9.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写完整。(3分)
名、字、号 寓意
乳名:①宁馨儿 希望儿子健康长大
大名:自华;号:秋实 ②希望儿子诗书传家,学有所成
自取名:自清 ③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自取字:佩弦 警醒自己勤勉,不懈怠
10.选文第⑧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示例一:不能删去。此段引用毛泽东的评价,高度赞美了朱自清不丧志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表达出作者对朱自清高尚人格的仰慕。若删去,表达效果会削弱许多。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全文内容和主题思想没有发生变化,且行文变得简洁。
11.选文以“青灯有味是儿时——访朱自清故居”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富有诗意与文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流露出作者对朱自清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段立国
①金秋十月,神舟十七号出征太空。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年龄最小的唐胜杰不到34岁,从坦克兵到空军飞行员再到航天员“三连跳”的江新林35岁,两度造访中国空间站的汤洪波48岁。他们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成长为航天员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进德修业、弘毅笃行、逐梦青春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再一次清晰而有力地告诉我们,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便不乏人生出彩的机会。
②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人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内在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青年的人生道路风景无限,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养等“内功”方面的深厚修为,极易憾失机遇、受挫于困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练好“内功”,是青年更好利用外部条件干事创业的坚强底气,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
③ 。德与才,是青年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两驾“马车”。以德润身,才华方能适得其用;以才为辅,德便能更好发挥成效。德与才有机统一,德始终发挥统帅作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和人民选贤任能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青年琢玉成器的内在持守。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层出不穷、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这对青年干事创业的德才双修提出了更高要求。锤炼品德修为,始终应将爱国作为青年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对国家、人民、民族之爱愈深沉,青年愈能将“小我融入大我”,锚定人生发展的正轨而不随波逐流,愈是能够以刚健勇毅的坚强意志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增长真才干,应着力求得真学问、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认知水平紧跟时代发展之需,增强驰而不息的青春之力。
④练好“内功”志在笃行致远。青年练好“内功”,应力求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朝气蓬勃是青年人的鲜明精神标识,青年时光是人一生中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德才业互促,致力于“改变世界”,如此才是青年练好“内功”的目标所向。广大青年遍布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若人人能将各自的岗位作为实现报国之志的奋斗舞台,站稳人民立场,敢担当肯作为,就一定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奉献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重任。
⑤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青春之中国也必为青年提供青春之舞台。唐胜杰在采访中说:“中国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在短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国强则少年强。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年轻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青年人生逢其时更应不负时代,练好“内功”,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中国增光添彩。
(选自《光明日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B.第①段从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写起,主要目的是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C.第②段加点词“内功”指的是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养等。
D.这篇议论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解析】B.第①段从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写起,虽然这些故事与中心论点有一定的关联,但主要目的并不是直接论证中心论点,而是作为引入和背景铺垫。
13.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
示例:首先,提出了“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这一观点;接着,作者进一步分析内在综合素质是决定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然后,通过引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古文,强调了练好“内功”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综上,第②段通过明确观点、分析原因和引用论据的方式,条理清晰地阐述了“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的观点。
1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句子。(3分)
练好“内功”需修德与增才并重。
15.下面哪则材料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一:85后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学子。当年高考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同学眼中,学生时代的桂海潮就特别勤奋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材料二: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煜尘,怀揣科研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邓宇皓,把青春奋斗融入祖国的科技事业,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陆亦炜,曾获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世界冠军,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材料二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理由:材料二讲述了王煜尘、邓宇皓、陆亦炜三位青年人才在不同领域里以实际行动服务奉献于国家的事例。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才华转化为对国家的贡献,体现出青年练好“内功”后,将“内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这与第④段中强调的“青年练好‘内功’,应力求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的观点相吻合。而材料一则主要讲述了桂海潮的勤奋刻苦,没有直接体现他将个人才华转化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行动,因此不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三)古代诗文阅读
冷泉亭①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②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③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④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注释】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②撮(cuō):聚集。③蠲(juān):消除。④矧(shěn):况且。
16.下列各项都是对“冷泉亭风景”描写的一项是( B )(3分)
①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②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④又潺湲洁澈
⑤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7.本文的冷泉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都能给作者带来无尽的快乐。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作者为何而乐。(4分)
从“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可知,作者认为冷泉亭的美景可以使人心平气顺,消除烦恼,洗涤心灵的污浊,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心情愉悦。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灵隐寺为尤 水尤清冽(柳宗元《小石潭记》)
B.地搜胜概 予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楼记》)
C.可濯足于床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D.见辄除去 饮少辄醉(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析】A.尤:形容词,突出/副词,格外;B.胜:形容词,美丽的;C.濯:动词,洗;D.辄:副词,就。
【参考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美景,余杭郡是最好的;就余杭郡而言,灵隐寺是最突出的;从灵隐寺来看,冷泉亭是最好的。冷泉亭在灵隐山下的水中央,位于灵隐寺的西南角。它的高度不到一寻,宽度不超过两丈,但是却能聚拢奇异的景观,搜取美妙的胜景,景物没有隐藏不露的。
春天的时候,我喜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木的繁茂,可以引导人们吸纳温和的气息,使人气血通畅。夏天的夜晚,我喜爱它泉水的平静,清风的凉爽,可以消除烦恼,解除酒醉,让人心情振奋。山上的树木作为伞盖,岩石作为屏风,云彩从亭梁间升起,泉水与亭阶持平。坐在亭中赏玩,可以在床下洗脚;躺卧着嬉戏,可以在枕上垂钓。何况那泉水又清澈又湍急,清凉柔和,不管是俗人还是道士,看到它,眼睛和耳朵里的尘垢,内心和舌头上的污垢,不用去洗漱,一看到就都除去了。不知不觉中带来的好处说不完啊!这就是冷泉亭在余杭郡最好,在灵隐寺列为第一的原因。
杭州从郡城到四周,山连山,湖连湖,很容易成为优美的景色。在此之前担任郡守的人,有相里君修建了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修建了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修建了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修建了见山亭,到了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修建了这座冷泉亭。于是这五个亭子相互遥望,像手指排列一样,可称得上美景尽收,能做的事都做完了。后来的人即使有敏锐的心和灵巧的眼,也没有什么可以增添的了。所以我在他们之后为杭州刺史,只记述而不修建(新的亭子)。
守风①淮阴
[唐]许浑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守风:等候适合行船的风势。
19.下列诗句中的形象,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D )(3分)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B.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0.同是看见渔人,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守风淮阴》表达对渔人闲适的羡慕,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江上渔者》表达对渔人捕鱼艰险的同情,以及对世人只知品尝美味而不知渔人捕鱼艰险的批评。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校开展了“宣传垃圾分类,创建绿色校园”主题活动。
21.下面是李老师在礼堂做的有关“垃圾分类”的演讲,其中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①也许,大家会问:垃圾分类与环保有什么关系呢?
②此外,垃圾中的许多物质也可转化为资源,分类能促成资源再利用,减少新资源的消耗。
③因此,垃圾分类对环保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创建美好家园吧!
④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做好垃圾分类,可以使土地少受侵蚀。
⑤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被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有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⑥只要你在扔垃圾之前花一点时间进行分类,就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⑦同学们,刚刚我在来礼堂的路上,看见了许多乱扔乱放的废纸、空饮料瓶、塑料袋。
A.⑦⑤⑥①④②③ B.④⑦⑥①③⑤②
C.④⑦⑥①⑤②③ D.⑦⑤③①④②⑥
22.假如你是学校小记者,请根据下面采访内容,推断小记者提出的两个采访问题。注意问题有针对性,语言得体。(6分)
小记者:①示例:请问,垃圾分类有必要吗?能举例说明吗?
宣传员:“很有必要。比如,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
小记者:②示例:请问,让民众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宣传员:“可以在每个垃圾桶上注明垃圾的类别,并配上示意图加以说明,做到图文并茂,这样便于民众理解。”
23.下面是学生会宣传部拟写的关于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宣传垃圾分类,创建绿色校园”倡议书
①亲爱的同学们:
②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产量、促进资源回收、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③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共创绿色校园,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④一、做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从自我做起,加大担当意识。
⑤二、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弘扬榜样力量,带动身边同学、朋友与家人共同参与。
⑥三、做垃圾分类的维护者。发扬主人翁精神,对破坏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劝导。
⑦以上倡议请大家务必执行。
学生会宣传部
2025年5月20日
第④句搭配不当,将“加大 ”改为“增强”或“树立”;第⑦句可改为: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创建绿色校园!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含苞的花儿美,绽放的花儿更美。具有责任担当,青春才会熠熠闪光;唯有踔厉奋发,生命才会绽放光芒;唯有创造价值,生活才会有诗和远方。在新时代里,在新征程上,我们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下,应加倍珍惜青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珍视亲情……敢于担当、勤于奋斗、携手前行、创造辉煌、如花绽放,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请将题目“如花儿一样绽放”补充完整,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明确什么“如花儿一样绽放”,交代“绽放”的过程及意义。
(3)写出“我”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感悟和思考。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