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曙光中学、海曙第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测试试卷(2024七下·鄞州期中)2023年10月7日起,在中东地区再次爆发武装冲突。读《中东部分地区区域图》,完成下题。1.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关于它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西部,地中海南岸 B.纬度低,属于热带范围C.地貌沙漠广布,比较干旱 D.本次冲突主要在巴以之间发生2.“节水”是以色列生产生活的基本态度。其节水措施有( )①大量采用滴灌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②海水淡化,拓展水的来源渠道③净化生产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④实施南水北调,收集和贮存雨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③④ D.②③④【答案】1.C2.C【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点评】 以色列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但该国大力发展喷灌、滴管技术,节水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功。1.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判断, 位于亚洲的西部,地中海东岸。纬度低,从五带角度看,属于北温带。以色列东部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西部沿海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东西向自然环境差异大。国土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选项D描述不符合自然环境特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2.“节水”是以色列生产生活的基本态度。其节水措施有:①大量采用滴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以色列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故①正确;②海水淡化,拓展水的来源渠道,属于开源,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故②错误;③净化生产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故③正确;④用梯度价格的方式鼓励节约用水,是以色列为节约用水采取的重要措施,故④正确;①③④,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3.(2024七下·鄞州期中)对于傍水而居的独特风情描述正确的是( )A.日本有着独特的水城风貌 B.日本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C.威尼斯是耕海牧渔的典范 D.威尼斯大力建设“海洋牧场”【答案】B【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是耕海牧渔的典范,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威尼斯有着独特的水城风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威尼斯利用优越的临海条件,使威尼斯成为一座商贸城市,旅游城市;威尼斯人不发展渔业和农业;威尼斯只有水道的,没有河湖风光。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4.(2024七下·鄞州期中)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国轮廓图,完成下题。关于两国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都濒临太平洋B.地形都相间分布,西部为高大的山脉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答案】A【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 读图可知,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美国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澳大利亚濒临太平洋,印度洋,两国都濒临太平洋,故A正确;美国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是山地;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故B错误;美国有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澳大利亚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故C错误;美国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区,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D错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美国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的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美国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美国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5.(2024七下·鄞州期中)隋朝大运河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A.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便利了运输工具的改进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答案】C【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隋朝大运河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6.(2024七下·鄞州期中)诗史互证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与盛唐气象相对应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A【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广德元年,杜甫被召为京兆功曹参军,未去赴任。到了广德二年春,杜甫便寄居阆州。杜甫感于今昔变化,借忆昔表示对现实的忧虑和哀叹。7.(2024七下·鄞州期中)如下三幅图描绘的是唐代娱乐生活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 B.男女趋于平等C.骑马成为时尚 D.市民阶层崛起【答案】A【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如下三幅图描绘的是唐代娱乐生活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风气开放。特别是游春图,这是盛唐繁华的一个极小的剪影,画中不仅体现了盛世之下贵族妇女真实生活写照,也是盛唐文化的一个完美诠释。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马球,史称“击鞠”“击球”“打毬”等,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是骑在马上,用球杖拍击球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面。8.(2024七下·鄞州期中)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反映的是10世纪-12世纪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答案】D【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起初是辽与五代十国,后来,建立了北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西夏和辽,后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同北宋联合灭掉了辽,之后金又灭掉了北宋,南宋继北宋后建立。下列图示反映的是10世纪-12世纪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②③①④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10世纪初,建立辽、北宋建立的时间是960年,西夏建立的时间是11世纪前期,因此北宋初期,出现了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来金灭辽,出现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来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南宋偏安我国的东南方,与西夏并不接壤,出现了金和南宋并存的局面。9.(2024七下·鄞州期中)某学者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某一事件后,“京都为墟(废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这里的“某一事件”是指( )A.开通大运河 B.安史之乱 C.孝文帝改革 D.淝水之战【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某学者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某一事件后,“京都为墟(废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这里的“某一事件”是指安史之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10.(2024七下·鄞州期中)北朝时,喜欢吃奶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惯。而到唐中期,北方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南北方饮食习惯基本一致 B.南方的茶叶开始向北运输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答案】D【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从南北朝到唐代中期,北方人从嘲笑喝茶到习惯喝茶,体现了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到北方,其影响力上升;据所学可知,隋朝于589年完成统一,但到唐中期,北方城市才出现饮茶习惯。南北方饮食互通有无,但材料只提到了饮茶,南北方饮食习惯有差别的。唐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至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材料信息反映了北朝时北方人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朝中期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很多茶铺,饮茶之人颇多,茶 铺的茶叶多来自南方。北方人由嘲笑南方人喝茶到大量饮茶,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南方的习俗逐渐被北方人接受。11.(2024七下·鄞州期中)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A.导致了武将专权 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国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题干策略让地方与中央总兵力上保持平衡,在总体上保持了对局部的地方的优势,有利于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加强了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宋加强中央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12.(2024七下·鄞州期中)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能够佐证宋代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的是经济现象,③不属于经济现象,排除。①②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宋代商业繁荣,在瓦子里可以看杂技;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也可以佐证商业发达。13.(2024七下·鄞州期中)《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财政收入C.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答案】B【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增加财政收入,其他没有体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宋神宗时期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旨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等,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14.(2024七下·鄞州期中)“论从史出”。分析图一和图二的史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答案】C【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根据图一和图二的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其他从图中显示不出来。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武器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15.(2024七下·鄞州期中)步入青春期后,小高因为长痘产生了焦虑。作为小高的好友,你会和他说( )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很正常②我们要注重内在美的提升③自我评价一定是不真实的④有空我们一起去锻炼放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进入青春期后,长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要告诉他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很正常,我们要注重内在美的提升;还可以约他有空一起去锻炼,这样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一定不真实”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故③说法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青少年应该通过自我调控的方法克服自卑感,正确认识自己,放弃过高要求的期望,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逐步发现自己的优点,重建信心16.(2024七下·鄞州期中)读漫画《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根据郑辛遥作品改编)。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情绪复杂多变,只能顺其自然 B.改变认知评价,能够调节情绪C.传递美好情感,需要学会表达 D.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阅历【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等。读漫画《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根据郑辛遥作品改编)。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改变认知评价,能够调节情绪。A错误,情绪是消极的,需要调控,不能顺其自然。CD不符合漫画寓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对情绪调节的认识,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17.(2024七下·鄞州期中)《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②男生比女生要更加能干,女生不应该去从军打仗③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④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男女性别的生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的差异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题干描述启示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潜能的发挥;①③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 ,男女都是平等的。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18.(2024七下·鄞州期中)下列诗句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青春飞扬的是(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B.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C.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答案】D【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D、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强劲有力,与题意相符,正确;A、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而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题意不符,排除;B、意为想要买上桂花带上美酒泛舟出游,但终究没有了少年出游时的那种豪迈意气,与题意不符,排除。C、表达了作者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珍惜美好时光,抓住今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19.(2024七下·鄞州期中)下列对于情感与情绪二者之间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感与情绪是紧密相关的②情感与情绪都是相对稳定的③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的④情感与情绪都是复杂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正确,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正确,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正确。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都是复杂的,正确。①③④,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地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美好的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我们要在生活中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传递美好的情感。20.(2024七下·鄞州期中)青春有明媚,也有忧伤;青春有华丽,也有冒险:青春有倔强,也有柔软……青春的我们一路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B.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对我们产生了消极影响C.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促进生理心理协调发展D.青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时刻追求完美【答案】C【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青春有明媚,也有忧伤;青春有华丽,也有冒险:青春有倔强,也有柔软……青春的我们一路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促进生理心理协调发展 。A项是荒废青春的表现;B项是消极影响,处理好,有助于健康发展;D项说法太绝对。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变化,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这些都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1.(2024七下·鄞州期中)(12分)阅读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 。(2)图2中乙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生产特点为 ,综合图1、图2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生产特点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3)说出图3传统民居的名称,并解释形成这一民居特色的原因。(4)综合上述信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说你的认识 【答案】(1)湄公河(2)水稻;精耕细作(3)高脚屋;当地高温多雨,高脚屋的特点是不怕水,且通风防潮,不仅可使人免受潮气侵袭,有利于健康,而且能避免蛇、蚂蟥甚至野兽的危害。(4)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 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关系。【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南半岛属于东南亚地区,图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2)、图2中乙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生产特点为精耕细作,综合图1、图2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生产特点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有利于水稻生产。(3)、图3传统民居的名称是高脚屋;当地高温多雨,高脚屋的特点是不怕水,且通风防潮,不仅可使人免受潮气侵袭,有利于健康,而且能避免蛇、蚂蟥甚至野兽的危害。(4)、综合上述信息,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 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关系。【点评】湄南河平原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以及稻作生产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湄南河平原,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高温多雨等自然条件,当地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种植精耕细作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因此,湄南河平原人口密集。22.(2024七下·鄞州期中)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材料三: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一《全球通史》(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压迫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隋文帝(2)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有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3)科举制;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1)、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隋文帝有关,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他在位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等征发农民的史实,我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科举制,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点评】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他在位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23.(2024七下·鄞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材料三: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他的成就,而且由于他接受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他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一《剑桥中国隋唐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作用?(3)请结合以上材料,论述“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这一观点。(本问题采用分层给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三省六部制;通过这样一种程序严格、职权分明的运作模式,实现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使中央决策更为科学可行,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失误、朝令夕改;六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3)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纳谏爱民、以民为本;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与臣子和平相处。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唐太宗还任命富裕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知识点】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不断增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有关。(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优势在于,通过这样一种程序严格、职权分明的运作模式,实现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使中央决策更为科学可行,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失误、朝令夕改;六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3)、请结合以上材料,论述“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这一观点。(本问题采用分层给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纳谏爱民、以民为本;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与臣子和平相处。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唐太宗还任命富裕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点评】 太宗时期,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年号开元,他在位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24.(2024七下·鄞州期中)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如下图:材料二: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宣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材料三: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一《中国历史》“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摘目郭沫若诗句(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一例唐太宗时期“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史实,该事件体现唐朝统治者实施怎样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 材料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的是唐代哪一著名历史事件 (4)唐朝时期实施的民族政策与频繁的对外交往对我们当今国家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案】(1)图一生产工具的名称是曲辕犁、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是筒车。(2)联姻事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等,均可。民族政策:开明平等。(3)玄奘;鉴真东渡(4)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知识点】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一生产工具的名称是曲辕犁、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是筒车。(2)、依据材料二, 联姻事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等,均可。民族政策:开明平等。(3)、依据材料三,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的是唐代鉴真为东渡日本,历经磨难,最终成行,在日本期间广泛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4)、 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点评】 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和亲政策是实行说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25.(2024七下·鄞州期中)宋元时期,社会继续发展、经贸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显著提高。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材料五: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程颢、程颐、张择端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1)材料一中①是指哪个政权?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请列举两个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根据材料四,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举宋元时期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5)材料五中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密切关系?并从材料五中找出描绘汴河两岸商业文化繁荣的画家及写出其代表作品。【答案】(1)北宋政权;金(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等(3)广州、泉州(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5)重文轻武的国策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根据材料一的图示:①建立于960年,与辽、西夏并立的应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北宋政权;根据材料一的图示: ②建立于1115年,与西夏、南宋并立的应是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的金。(2)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可见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等。(3)本题考查发达的宋朝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实。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欧洲国家有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和 造纸术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5)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点评】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代风俗画的鸿篇巨制,画卷中张择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汴梁城的繁华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曙光中学、海曙第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测试试卷(2024七下·鄞州期中)2023年10月7日起,在中东地区再次爆发武装冲突。读《中东部分地区区域图》,完成下题。1.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关于它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西部,地中海南岸 B.纬度低,属于热带范围C.地貌沙漠广布,比较干旱 D.本次冲突主要在巴以之间发生2.“节水”是以色列生产生活的基本态度。其节水措施有( )①大量采用滴灌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②海水淡化,拓展水的来源渠道③净化生产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④实施南水北调,收集和贮存雨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③④ D.②③④3.(2024七下·鄞州期中)对于傍水而居的独特风情描述正确的是( )A.日本有着独特的水城风貌 B.日本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C.威尼斯是耕海牧渔的典范 D.威尼斯大力建设“海洋牧场”4.(2024七下·鄞州期中)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国轮廓图,完成下题。关于两国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都濒临太平洋B.地形都相间分布,西部为高大的山脉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5.(2024七下·鄞州期中)隋朝大运河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A.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便利了运输工具的改进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6.(2024七下·鄞州期中)诗史互证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与盛唐气象相对应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7.(2024七下·鄞州期中)如下三幅图描绘的是唐代娱乐生活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 B.男女趋于平等C.骑马成为时尚 D.市民阶层崛起8.(2024七下·鄞州期中)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反映的是10世纪-12世纪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9.(2024七下·鄞州期中)某学者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某一事件后,“京都为墟(废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这里的“某一事件”是指( )A.开通大运河 B.安史之乱 C.孝文帝改革 D.淝水之战10.(2024七下·鄞州期中)北朝时,喜欢吃奶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惯。而到唐中期,北方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南北方饮食习惯基本一致 B.南方的茶叶开始向北运输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11.(2024七下·鄞州期中)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A.导致了武将专权 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国 D.加强了中央集权12.(2024七下·鄞州期中)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4七下·鄞州期中)《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财政收入C.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4.(2024七下·鄞州期中)“论从史出”。分析图一和图二的史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15.(2024七下·鄞州期中)步入青春期后,小高因为长痘产生了焦虑。作为小高的好友,你会和他说( )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很正常②我们要注重内在美的提升③自我评价一定是不真实的④有空我们一起去锻炼放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4七下·鄞州期中)读漫画《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根据郑辛遥作品改编)。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情绪复杂多变,只能顺其自然 B.改变认知评价,能够调节情绪C.传递美好情感,需要学会表达 D.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阅历17.(2024七下·鄞州期中)《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②男生比女生要更加能干,女生不应该去从军打仗③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④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8.(2024七下·鄞州期中)下列诗句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青春飞扬的是(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B.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C.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9.(2024七下·鄞州期中)下列对于情感与情绪二者之间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感与情绪是紧密相关的②情感与情绪都是相对稳定的③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的④情感与情绪都是复杂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024七下·鄞州期中)青春有明媚,也有忧伤;青春有华丽,也有冒险:青春有倔强,也有柔软……青春的我们一路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B.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对我们产生了消极影响C.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促进生理心理协调发展D.青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时刻追求完美21.(2024七下·鄞州期中)(12分)阅读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 。(2)图2中乙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生产特点为 ,综合图1、图2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生产特点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3)说出图3传统民居的名称,并解释形成这一民居特色的原因。(4)综合上述信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说你的认识 22.(2024七下·鄞州期中)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材料三: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一《全球通史》(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压迫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3.(2024七下·鄞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材料三: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他的成就,而且由于他接受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他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一《剑桥中国隋唐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作用?(3)请结合以上材料,论述“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这一观点。(本问题采用分层给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24.(2024七下·鄞州期中)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如下图:材料二: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宣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材料三: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一《中国历史》“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摘目郭沫若诗句(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一例唐太宗时期“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史实,该事件体现唐朝统治者实施怎样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 材料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的是唐代哪一著名历史事件 (4)唐朝时期实施的民族政策与频繁的对外交往对我们当今国家发展有什么启示 25.(2024七下·鄞州期中)宋元时期,社会继续发展、经贸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显著提高。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材料五: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程颢、程颐、张择端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1)材料一中①是指哪个政权?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请列举两个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根据材料四,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举宋元时期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5)材料五中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密切关系?并从材料五中找出描绘汴河两岸商业文化繁荣的画家及写出其代表作品。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C【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点评】 以色列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但该国大力发展喷灌、滴管技术,节水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功。1.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判断, 位于亚洲的西部,地中海东岸。纬度低,从五带角度看,属于北温带。以色列东部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西部沿海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东西向自然环境差异大。国土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选项D描述不符合自然环境特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2.“节水”是以色列生产生活的基本态度。其节水措施有:①大量采用滴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以色列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故①正确;②海水淡化,拓展水的来源渠道,属于开源,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故②错误;③净化生产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故③正确;④用梯度价格的方式鼓励节约用水,是以色列为节约用水采取的重要措施,故④正确;①③④,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3.【答案】B【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是耕海牧渔的典范,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威尼斯有着独特的水城风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威尼斯利用优越的临海条件,使威尼斯成为一座商贸城市,旅游城市;威尼斯人不发展渔业和农业;威尼斯只有水道的,没有河湖风光。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4.【答案】A【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 读图可知,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美国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澳大利亚濒临太平洋,印度洋,两国都濒临太平洋,故A正确;美国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是山地;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故B错误;美国有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澳大利亚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故C错误;美国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区,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D错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美国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的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美国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美国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5.【答案】C【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隋朝大运河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6.【答案】A【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广德元年,杜甫被召为京兆功曹参军,未去赴任。到了广德二年春,杜甫便寄居阆州。杜甫感于今昔变化,借忆昔表示对现实的忧虑和哀叹。7.【答案】A【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如下三幅图描绘的是唐代娱乐生活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风气开放。特别是游春图,这是盛唐繁华的一个极小的剪影,画中不仅体现了盛世之下贵族妇女真实生活写照,也是盛唐文化的一个完美诠释。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马球,史称“击鞠”“击球”“打毬”等,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是骑在马上,用球杖拍击球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面。8.【答案】D【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起初是辽与五代十国,后来,建立了北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西夏和辽,后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同北宋联合灭掉了辽,之后金又灭掉了北宋,南宋继北宋后建立。下列图示反映的是10世纪-12世纪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②③①④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10世纪初,建立辽、北宋建立的时间是960年,西夏建立的时间是11世纪前期,因此北宋初期,出现了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来金灭辽,出现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来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南宋偏安我国的东南方,与西夏并不接壤,出现了金和南宋并存的局面。9.【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某学者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某一事件后,“京都为墟(废墟),器之与工,十不存一”。这里的“某一事件”是指安史之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10.【答案】D【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从南北朝到唐代中期,北方人从嘲笑喝茶到习惯喝茶,体现了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到北方,其影响力上升;据所学可知,隋朝于589年完成统一,但到唐中期,北方城市才出现饮茶习惯。南北方饮食互通有无,但材料只提到了饮茶,南北方饮食习惯有差别的。唐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至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材料信息反映了北朝时北方人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朝中期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很多茶铺,饮茶之人颇多,茶 铺的茶叶多来自南方。北方人由嘲笑南方人喝茶到大量饮茶,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南方的习俗逐渐被北方人接受。11.【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题干策略让地方与中央总兵力上保持平衡,在总体上保持了对局部的地方的优势,有利于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加强了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宋加强中央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12.【答案】B【知识点】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能够佐证宋代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的是经济现象,③不属于经济现象,排除。①②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宋代商业繁荣,在瓦子里可以看杂技;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也可以佐证商业发达。13.【答案】B【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增加财政收入,其他没有体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宋神宗时期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旨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等,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14.【答案】C【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根据图一和图二的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其他从图中显示不出来。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武器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15.【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进入青春期后,长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要告诉他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很正常,我们要注重内在美的提升;还可以约他有空一起去锻炼,这样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一定不真实”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故③说法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青少年应该通过自我调控的方法克服自卑感,正确认识自己,放弃过高要求的期望,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逐步发现自己的优点,重建信心16.【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等。读漫画《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根据郑辛遥作品改编)。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改变认知评价,能够调节情绪。A错误,情绪是消极的,需要调控,不能顺其自然。CD不符合漫画寓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对情绪调节的认识,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17.【答案】B【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男女性别的生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的差异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题干描述启示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潜能的发挥;①③④,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 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 ,男女都是平等的。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18.【答案】D【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D、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强劲有力,与题意相符,正确;A、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而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题意不符,排除;B、意为想要买上桂花带上美酒泛舟出游,但终究没有了少年出游时的那种豪迈意气,与题意不符,排除。C、表达了作者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珍惜美好时光,抓住今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19.【答案】D【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正确,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正确,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正确。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都是复杂的,正确。①③④,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地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美好的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我们要在生活中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传递美好的情感。20.【答案】C【知识点】生活的故事【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青春有明媚,也有忧伤;青春有华丽,也有冒险:青春有倔强,也有柔软……青春的我们一路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促进生理心理协调发展 。A项是荒废青春的表现;B项是消极影响,处理好,有助于健康发展;D项说法太绝对。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变化,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这些都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1.【答案】(1)湄公河(2)水稻;精耕细作(3)高脚屋;当地高温多雨,高脚屋的特点是不怕水,且通风防潮,不仅可使人免受潮气侵袭,有利于健康,而且能避免蛇、蚂蟥甚至野兽的危害。(4)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 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关系。【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南半岛属于东南亚地区,图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2)、图2中乙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生产特点为精耕细作,综合图1、图2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生产特点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有利于水稻生产。(3)、图3传统民居的名称是高脚屋;当地高温多雨,高脚屋的特点是不怕水,且通风防潮,不仅可使人免受潮气侵袭,有利于健康,而且能避免蛇、蚂蟥甚至野兽的危害。(4)、综合上述信息,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 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关系。【点评】湄南河平原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以及稻作生产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湄南河平原,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高温多雨等自然条件,当地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种植精耕细作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因此,湄南河平原人口密集。22.【答案】(1)隋文帝(2)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有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3)科举制;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1)、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隋文帝有关,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他在位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等征发农民的史实,我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科举制,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点评】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他在位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23.【答案】(1)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三省六部制;通过这样一种程序严格、职权分明的运作模式,实现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使中央决策更为科学可行,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失误、朝令夕改;六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3)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纳谏爱民、以民为本;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与臣子和平相处。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唐太宗还任命富裕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知识点】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不断增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有关。(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优势在于,通过这样一种程序严格、职权分明的运作模式,实现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使中央决策更为科学可行,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失误、朝令夕改;六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3)、请结合以上材料,论述“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这一观点。(本问题采用分层给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纳谏爱民、以民为本;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与臣子和平相处。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唐太宗还任命富裕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点评】 太宗时期,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年号开元,他在位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24.【答案】(1)图一生产工具的名称是曲辕犁、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是筒车。(2)联姻事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等,均可。民族政策:开明平等。(3)玄奘;鉴真东渡(4)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知识点】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一生产工具的名称是曲辕犁、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是筒车。(2)、依据材料二, 联姻事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吐蕃和亲等,均可。民族政策:开明平等。(3)、依据材料三,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的是唐代鉴真为东渡日本,历经磨难,最终成行,在日本期间广泛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4)、 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点评】 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和亲政策是实行说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25.【答案】(1)北宋政权;金(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等(3)广州、泉州(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5)重文轻武的国策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根据材料一的图示:①建立于960年,与辽、西夏并立的应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北宋政权;根据材料一的图示: ②建立于1115年,与西夏、南宋并立的应是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的金。(2)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可见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等。(3)本题考查发达的宋朝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实。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欧洲国家有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和 造纸术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5)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点评】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代风俗画的鸿篇巨制,画卷中张择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汴梁城的繁华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曙光中学、海曙第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测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曙光中学、海曙第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期中测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