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一、判断题(共8题,共8分1.(2024八上·柯桥月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建城已有3000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2024八上·柯桥月考)上海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3.(2024八上·柯桥月考)四川盆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周山脉环绕,具有冬暖、春热、夏早的特点。( )4.(2024八上·柯桥月考)台湾,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5.(2024八上·柯桥月考)我国南北跨度约49°,导致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6.(2024八上·柯桥月考)以下省级行政区简称与河流有关:黑、辽、闽、赣、湘。( )7.(2024八上·柯桥月考)中国是个大家庭,是一个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8.(2024八上·柯桥月考)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大,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二、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2024八上·柯桥月考)“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是二十世纪末由中国渔民发现的,考古学家推断该船应是800多年前的冬天从泉州出发航行到华光礁时触礁沉没。结合下图,回答问题。9.该船从泉州出发至华光礁,途中航行状况和气温变化状况分别是( )A.逆风 降低 B.顺风 升高C.逆风 升高 D.顺风 降低10.关于图中岛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永兴岛位于黄岩岛的西北方 B.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C.海南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 D.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曾母暗沙11.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12.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乙是(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2024八上·柯桥月考)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许多地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3.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关于此线叙述错误的是( )A.此线以东是非季风区,以西是季风区B.此线大致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C.此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此线以东的河流多属于外流河,以西的河流多属于内流河14.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界线b大致从黑龙江省的漠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C.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024八上·柯桥月考)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将有法可依。读右图,完成问题。1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B.人口稠密,需水量大C.地上悬河, 支流稀少 D.工业发达,污染严重16.合理开发黄河,依法保护生态。以下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①青海省水能丰富,兴修水利 ②银川市塞上江南,农业灌溉③太原市煤炭众多,毁林开山 ④山东省地势低平,围湖造田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024八上·柯桥月考)读我国北纬45°附近某山地两侧甲、乙两地的气候和地形资料,完成问题。甲 乙1月均温/℃ -19.8 -15.57月均温/℃ 19.6 23.5年降水量/毫米 356.5 446平均海拔/米 800-1100 130-26617.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A.太行山脉 B.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 D.小兴安岭18.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 )A.甲地比乙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B.甲地比乙地降水少,较为干旱C.乙地比甲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 夏季气温低19.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A.吸引外资,对外开放 B.开辟梯田,种植春小麦C.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D.商品粮基地,扩种水稻(2024八上·柯桥月考)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从植被上看,甲是温带荒漠,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③从地形区上看,甲是内蒙古高原,乙是东北平原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差异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1.乙地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但有制约种植水的不利气候条件,水稻熟制只能(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2024八上·柯桥月考)大美新疆,美在自然,美在人文。读图,回答问题。22.沿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天山山脉,发现准噶尔盆地的植被比塔里木盆地更加茂密,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地势 C.降水 D.海陆位置23.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运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绿洲农业B.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种植热带水果C.发挥河湖众多的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D.依托广袤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24.(2024八上·柯桥月考)关于下列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部地区的省是甲、丁B.濒临海洋的省是甲、丙C.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丙D.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25.(2024八上·柯桥月考)一位同学在国庆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2024八上·柯桥月考)自古以来,江南就被誉为“鱼米之乡”,右图代表的区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水乡,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大运河,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据此回答问题。26.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 )A.太湖 B.洞庭湖 C.巢湖 D.鄱阳湖27.该图代表的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土壤肥沃 D.自古就重视水利28.(2024八上·柯桥月考)某校学生以珠三角为对象开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项目化学习。以下内容属于该项目成果展示的是( )A.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B.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设计描绘C.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D.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三、简答题。(共4题,共52分)29.(2024八上·柯桥月考)今年1月,家住绍兴的小丽跟随父母乘飞机去三亚旅行,出行前她收集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依据图1回答, 中国领土最南端A为 ,它所处的纬度带是 。邻国B ,C为 。(2)依据图2,描述海南岛高铁线路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小丽在出行前准备了防晒霜、遮阳帽、沙滩鞋、泳衣等物品。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小丽如此准备的原因。(4)旅途中小丽体验了一次古寨民族风情,探秘海南最原始的少数民族。该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A.侗族 B.满族 C.黎族 D.回族30.(2024八上·柯桥月考)央视《地理·中国》报道,桥上桥,又名赤水桥,是渭南市和华县的分界桥。下桥始建于1667年,上桥建于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挖出下桥,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赤水桥位于 (填省级行政区域),赤水河河水最终注入 (填海域名称)。与图1中甲、乙两河相关的成语是 。(2)图1中①、②两河段,” 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 (填①或②),”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 (填①或②)。图1中华县南部的山脉为 。(3)联系图1、图2,分析图3赤水桥”下桥”历史上被淤埋的自然原因。31.(2024八上·柯桥月考)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甲地在敦煌的 (方向)。(2)对图中甲地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独立洲头一刹间,滚滚黄尘遮碧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资治通鉴》称敦煌在唐代就已“桑麻翳野”(比喻某个地区物产丰富)。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32.(2024八上·柯桥月考)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分布图和A省地形示意图。材料二:“海水稻”学名为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可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进行种植。近几年,A省多地引进“海水稻”,为A省走出缺粮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1)据材料一描述A省的地理位置,并写出B省简称。(2)根据材料一,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A省缺粮的主要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4)同是缺粮区的B省向A省取经,请你帮助概括出一个重要法宝。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平原西北高,东南低,而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已经有3000年历史,地处西北平原北部。故答案为:正确。【点评】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2.【答案】错误【知识点】上海【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291年,上海独立设县建治的开始,使上海成为商贾云集,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曾是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故答案为:正确。【点评】1291年,上海独立设县建治的开始,使上海成为商贾云集,贸易繁荣之地,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称誉。3.【答案】错误【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四周山脉环绕,中间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四周山地抵挡冷空气进入,呈冬暖、春早、夏夏热的特点。故答案为:错误。【点评】四川盆地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4.【答案】正确【知识点】台湾【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地形东高西低,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故答案为:正确。【点评】台湾的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山多平原少、山高水急、主体山脉偏东纵贯、平原以西部较广、长河大都向西流、主要河川与山脉成横谷,多峡谷。5.【答案】错误【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南北跨度约49°,然而我国为季风气候区,夏季普遍高温,温差较小。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为北纬53度多,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为北纬4度附近,维度差大约49°。6.【答案】正确【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黑指黑龙江、辽指辽河、闽指闽江、赣指赣江、湘有湘江,都是与河流有关的行政区。故答案为:正确。【点评】省级行政区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7.【答案】错误【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中国是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非56个少数民族。故答案为:错误。【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8.【答案】错误【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小,山地所占面积最大,题中“平原所占面积较大”说法有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中国地形种类很多,但是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的面积较小,山地所占的面积最大。【答案】9.B10.C11.D12.B【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点评】我国面积最大四个岛屿分别是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9.A、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冬季属于盛行西北风,从泉州到华光礁属于顺风航行,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冬季属于盛行西北风,从泉州到华光礁属于顺风航行,且维度变低气温升高,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冬季属于盛行西北风,从泉州到华光礁属于顺风航行,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从泉州到华光礁所跨维度变低,气温升高,D错误。故答案为:B。10.A、由图表信息可知,永兴岛位于黄岩岛的西面,偏北方向,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B正确;C、由图表信息可知,海南岛位于台湾岛的西方,偏南方,为西南方向,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曾母暗沙岛地处我国南海最南端,D正确。故答案为:C。11.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D错误;故答案为:D。12.A、由所学知识可知,越南与我国广西毗邻,与海相望说法错误,A错误;B、由图表知识可知,乙地属于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马来西亚地处我国南海南端,并非西面的乙地,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地处我国南海南端,并非西面的乙地,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3.A14.B【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解析】【点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13.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由图表信息可知,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则其东面属于季风区,西面属于非季风区,A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大致与我国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正确;由图表信息可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此线以东的河流多属于外流河,以西的河流多属于内流河,D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4.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我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A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B错误,应该是黑龙江的黑河;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不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而是鼓励生育。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15.C16.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各省区中,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占全国的1/3左右。15.A、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地处华北平原,属于季风区,气候相对湿润,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属于华北平原,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是其流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非人为用水影响,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属于华北平原,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是其流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属于华北平原,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是其流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与工业发达,污染无关。故答案为:C。16.①由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省地势高,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利于兴修水利,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银川市有塞上江南之称,主要是黄河经过农业灌溉用水丰富,②正确;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山西太原市煤炭众多,但毁林开山 属于破坏生态行为,③错误;④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省地势低平,但河流、湖泊较少,不适合围湖造田,④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7.C18.B19.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 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17.A、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太行山维度位置较低不符合,A错误;B、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横断山维度较低不符合,B错误;C、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大兴安岭符合条件,C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小兴安岭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不符合,D错误;故答案为:C。18.A、由题意可知,甲地在山脉左侧,乙地在山脉右侧,乙地受夏季风影响更明显,A错误;B、由题意可知,甲地在山脉左侧,乙地在山脉右侧,甲地受夏季风影响小,比乙地降水少,较为干旱,B正确;C、由题意可知,乙地比甲冬季气温低更低,C错误;D、由题意可知,乙地比甲地降水多, 夏季气温更高,“温度低”说法有误,D错误。 故答案为:B。19.A、由题意可知,甲地在我国内陆,吸引外资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深,A错误;B、由题意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不宜开辟梯田,B错误;C、由题意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适合放牧牛羊,C错误;D、由题意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不适合开发商品粮基地,扩种水稻,D错误。 故答案为:C。【答案】20.C21.D【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东北水稻一年一季,因为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常出现低温冷害,冬天水稻成活率受影响,因此东北水稻一般只种植一季。20.①由题意可知,从气候上看,甲是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带季风气候,而非亚热带季风气候,①错误;②由题意可知,从植被上看,甲是蒙古高原属于温带草原,而非温带荒漠,②错误;③由题意可知,从地形区上看,甲地有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乙是东北平原,③正确;④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属于大兴安岭是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分界线,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21.A、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D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22.C23.A【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解析】【点评】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22.A、由图表信息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与维度影响不大,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都是盆地地形,与地形无关,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主要与降水相关,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都深处内陆,与海陆位置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C。23.A、由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盆地相对缺水,运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绿洲农业符合当地实情,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但属于温带,不适合种植热带水果,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河湖较少多为咸水湖,不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多为荒漠并非草原,不宜发展畜牧业,D错误; 故答案为:A。24.【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是我国云南、丁是我国黑龙江,黑龙江属于东部省份,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甲是我国云南省是内陆省份,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甲,而非丙,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甲是我国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云南,简称云,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25.【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A、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A正确;B、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而非东北平原,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而非内蒙古地区,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而非四川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各地不同地区有不同节日民俗,四川有变量,东北有捕捞节,内蒙古有摔跤节,黄土高原有信天游。【答案】26.A27.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6.A、由图表信息可知,a湖泊地处长江三角洲附近,面积大属于江苏太湖,A正确;B、由图表信息可知,洞庭湖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湖泊,非图中湖泊,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图示地区为江苏太湖,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D错误;故答案为:A。27.A、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平原地形是次要因素,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与土壤肥沃无关,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与自古就重视水利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B。28.【答案】B【知识点】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A、变脸艺术属于四川地区的特有艺术,A错误;B、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三角地区,B正确;C、 摇快船、过三桥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习俗,C错误;D、浦东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 广东省 中南部,明清时期称为 广州府 ,是 广府文化 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范围包括 广州 、 佛山 、 肇庆 、 深圳 、 东莞 、 惠州 、 珠海 、 中山 、 江门 九个城市。29.【答案】(1)曾母暗沙;低纬度;越南(2)环岛分布。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地势相对平坦(或河流的下游往往为平原,地势平坦)。(3)三亚位于低纬度,热量十分充足(或三亚1月日照时数超过200小时,日照充足或三亚1月平均气温高于20℃,气温高),紫外线强,所以准备防晒霜和遮阳帽;三亚濒临海洋,海洋、沙滩资源丰富,1月平均气温高于20℃,适宜游泳,所以带沙滩鞋和泳衣(4)C【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中国领土最南端A为曾母暗沙岛,它所处的纬度带是热带。邻国B 是越南,C为菲律宾。(2)由图表信息可知,因地形影响高铁分布环岛分布,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地势相对平坦。(3)由图表信息可知,海南岛位于低纬度,气候炎热,紫外线强,所以准备防晒霜和遮阳帽;三亚濒临海洋,海洋、沙滩资源丰富,平均气温高,适宜游泳,所以带沙滩鞋和泳衣。(4)由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黎族,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满洲分布与东北地区,回族分布于宁夏,黎族分布在海南。30.【答案】(1)陕西省;渤海;泾渭分明(2)①;②;秦岭(3)根据图①和图②可知,赤水桥位于赤水河下游,地处黄土高原。赤水河流经区域南高北低,落差大,水流急,含沙量大。河水到达赤水桥所在地区时,因地势相对平坦,流速变缓,泥沙不断淤积,导致下桥被淤埋。【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黄土高原【解析】【分析】(1)赤水桥位于陕西省,最终注入渤海,甲是泾河,乙是渭河,相关的成语是泾渭分明。(2)” 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①河段,”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②河段,华县南部的山区是秦岭。(3)赤水桥位于赤水河下游,地处黄土高原。赤水河流经区域南高北低,落差大,水流急,含沙量大。河水到达赤水桥所在地区时,因地势相对平坦,流速变缓,泥沙不断淤积,导致下桥被淤埋。【点评】黄河上游地区含沙量小,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因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31.【答案】(1)西北;经纬网定向法(或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B(3)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相对平坦;河流众多,灌溉水源相对充足,河流边上绿洲广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冷夏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绿洲农业的发展;位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新疆(丝路明珠)【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地在敦煌的西北方向;(2)①由所学知识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指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现象,②错误;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水、柳树也是我国南方植被,不属于甲地西北内陆植物,③错误;④由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洲头一刹间,滚滚黄尘遮碧天,因干旱造成灰尘、黄土漫天,符合甲地地理现象,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答案为:B。(3)由所学知识可知,敦煌在唐代物产丰富原因在于:1、该地地势相对平坦;河流众多,灌溉水源相对充足,河流边上绿洲广布;2、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绿洲农业的发展;2、位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点评】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32.【答案】(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琼。(2)自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人文:人口密度大,对粮食的消费量比较大,导致粮食短缺。(3)A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 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4)因地制宜。【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A省是我国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B省是海南简称“琼”。(2)由图表信息可知,该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而人文因素在于人口多,密度大,粮食的消费量大,导致粮食短缺。(3)由图表信息可知,引进海水稻的优势在于A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 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4)由所学知识可知,A省做到了因地制宜、科学可持续发展。【点评】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一、判断题(共8题,共8分1.(2024八上·柯桥月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建城已有3000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正确【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平原西北高,东南低,而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已经有3000年历史,地处西北平原北部。故答案为:正确。【点评】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2.(2024八上·柯桥月考)上海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答案】错误【知识点】上海【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291年,上海独立设县建治的开始,使上海成为商贾云集,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曾是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故答案为:正确。【点评】1291年,上海独立设县建治的开始,使上海成为商贾云集,贸易繁荣之地,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称誉。3.(2024八上·柯桥月考)四川盆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周山脉环绕,具有冬暖、春热、夏早的特点。( )【答案】错误【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四周山脉环绕,中间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四周山地抵挡冷空气进入,呈冬暖、春早、夏夏热的特点。故答案为:错误。【点评】四川盆地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4.(2024八上·柯桥月考)台湾,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答案】正确【知识点】台湾【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地形东高西低,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故答案为:正确。【点评】台湾的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山多平原少、山高水急、主体山脉偏东纵贯、平原以西部较广、长河大都向西流、主要河川与山脉成横谷,多峡谷。5.(2024八上·柯桥月考)我国南北跨度约49°,导致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南北跨度约49°,然而我国为季风气候区,夏季普遍高温,温差较小。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为北纬53度多,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为北纬4度附近,维度差大约49°。6.(2024八上·柯桥月考)以下省级行政区简称与河流有关:黑、辽、闽、赣、湘。( )【答案】正确【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黑指黑龙江、辽指辽河、闽指闽江、赣指赣江、湘有湘江,都是与河流有关的行政区。故答案为:正确。【点评】省级行政区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7.(2024八上·柯桥月考)中国是个大家庭,是一个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错误【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中国是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非56个少数民族。故答案为:错误。【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8.(2024八上·柯桥月考)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大,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小,山地所占面积最大,题中“平原所占面积较大”说法有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中国地形种类很多,但是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的面积较小,山地所占的面积最大。二、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2024八上·柯桥月考)“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是二十世纪末由中国渔民发现的,考古学家推断该船应是800多年前的冬天从泉州出发航行到华光礁时触礁沉没。结合下图,回答问题。9.该船从泉州出发至华光礁,途中航行状况和气温变化状况分别是( )A.逆风 降低 B.顺风 升高C.逆风 升高 D.顺风 降低10.关于图中岛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永兴岛位于黄岩岛的西北方 B.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C.海南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 D.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曾母暗沙11.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12.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乙是(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答案】9.B10.C11.D12.B【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点评】我国面积最大四个岛屿分别是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9.A、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冬季属于盛行西北风,从泉州到华光礁属于顺风航行,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冬季属于盛行西北风,从泉州到华光礁属于顺风航行,且维度变低气温升高,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冬季属于盛行西北风,从泉州到华光礁属于顺风航行,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从泉州到华光礁所跨维度变低,气温升高,D错误。故答案为:B。10.A、由图表信息可知,永兴岛位于黄岩岛的西面,偏北方向,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B正确;C、由图表信息可知,海南岛位于台湾岛的西方,偏南方,为西南方向,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曾母暗沙岛地处我国南海最南端,D正确。故答案为:C。11.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甲省级行政区域为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D错误;故答案为:D。12.A、由所学知识可知,越南与我国广西毗邻,与海相望说法错误,A错误;B、由图表知识可知,乙地属于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马来西亚地处我国南海南端,并非西面的乙地,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地处我国南海南端,并非西面的乙地,D错误;故答案为:B。(2024八上·柯桥月考)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许多地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3.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关于此线叙述错误的是( )A.此线以东是非季风区,以西是季风区B.此线大致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C.此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此线以东的河流多属于外流河,以西的河流多属于内流河14.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界线b大致从黑龙江省的漠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C.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答案】13.A14.B【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解析】【点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13.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由图表信息可知,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则其东面属于季风区,西面属于非季风区,A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大致与我国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正确;由图表信息可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此线以东的河流多属于外流河,以西的河流多属于内流河,D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4.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我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A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B错误,应该是黑龙江的黑河;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不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而是鼓励生育。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024八上·柯桥月考)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将有法可依。读右图,完成问题。1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B.人口稠密,需水量大C.地上悬河, 支流稀少 D.工业发达,污染严重16.合理开发黄河,依法保护生态。以下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①青海省水能丰富,兴修水利 ②银川市塞上江南,农业灌溉③太原市煤炭众多,毁林开山 ④山东省地势低平,围湖造田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15.C16.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各省区中,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占全国的1/3左右。15.A、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地处华北平原,属于季风区,气候相对湿润,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属于华北平原,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是其流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非人为用水影响,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属于华北平原,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是其流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流域属于华北平原,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是其流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与工业发达,污染无关。故答案为:C。16.①由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省地势高,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利于兴修水利,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银川市有塞上江南之称,主要是黄河经过农业灌溉用水丰富,②正确;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山西太原市煤炭众多,但毁林开山 属于破坏生态行为,③错误;④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省地势低平,但河流、湖泊较少,不适合围湖造田,④错误;故答案为:B。(2024八上·柯桥月考)读我国北纬45°附近某山地两侧甲、乙两地的气候和地形资料,完成问题。甲 乙1月均温/℃ -19.8 -15.57月均温/℃ 19.6 23.5年降水量/毫米 356.5 446平均海拔/米 800-1100 130-26617.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A.太行山脉 B.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 D.小兴安岭18.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 )A.甲地比乙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B.甲地比乙地降水少,较为干旱C.乙地比甲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 夏季气温低19.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A.吸引外资,对外开放 B.开辟梯田,种植春小麦C.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D.商品粮基地,扩种水稻【答案】17.C18.B19.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 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17.A、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太行山维度位置较低不符合,A错误;B、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横断山维度较低不符合,B错误;C、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大兴安岭符合条件,C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在我国北纬45°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小兴安岭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不符合,D错误;故答案为:C。18.A、由题意可知,甲地在山脉左侧,乙地在山脉右侧,乙地受夏季风影响更明显,A错误;B、由题意可知,甲地在山脉左侧,乙地在山脉右侧,甲地受夏季风影响小,比乙地降水少,较为干旱,B正确;C、由题意可知,乙地比甲冬季气温低更低,C错误;D、由题意可知,乙地比甲地降水多, 夏季气温更高,“温度低”说法有误,D错误。 故答案为:B。19.A、由题意可知,甲地在我国内陆,吸引外资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深,A错误;B、由题意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不宜开辟梯田,B错误;C、由题意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适合放牧牛羊,C错误;D、由题意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不适合开发商品粮基地,扩种水稻,D错误。 故答案为:C。(2024八上·柯桥月考)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从植被上看,甲是温带荒漠,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③从地形区上看,甲是内蒙古高原,乙是东北平原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差异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1.乙地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但有制约种植水的不利气候条件,水稻熟制只能(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答案】20.C21.D【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东北水稻一年一季,因为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常出现低温冷害,冬天水稻成活率受影响,因此东北水稻一般只种植一季。20.①由题意可知,从气候上看,甲是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带季风气候,而非亚热带季风气候,①错误;②由题意可知,从植被上看,甲是蒙古高原属于温带草原,而非温带荒漠,②错误;③由题意可知,从地形区上看,甲地有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乙是东北平原,③正确;④由题意可知,该山脉属于大兴安岭是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分界线,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21.A、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属于东北平原,因为维度高,热量不足的限制,水稻种植主要是在夏季,一年一熟,D错误。故答案为:D。(2024八上·柯桥月考)大美新疆,美在自然,美在人文。读图,回答问题。22.沿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天山山脉,发现准噶尔盆地的植被比塔里木盆地更加茂密,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地势 C.降水 D.海陆位置23.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运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绿洲农业B.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种植热带水果C.发挥河湖众多的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D.依托广袤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答案】22.C23.A【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解析】【点评】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22.A、由图表信息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与维度影响不大,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都是盆地地形,与地形无关,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主要与降水相关,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盆地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大,故植被更加茂密,都深处内陆,与海陆位置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C。23.A、由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盆地相对缺水,运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绿洲农业符合当地实情,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但属于温带,不适合种植热带水果,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河湖较少多为咸水湖,不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多为荒漠并非草原,不宜发展畜牧业,D错误; 故答案为:A。24.(2024八上·柯桥月考)关于下列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部地区的省是甲、丁B.濒临海洋的省是甲、丙C.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丙D.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是我国云南、丁是我国黑龙江,黑龙江属于东部省份,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甲是我国云南省是内陆省份,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乙、甲,而非丙,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甲是我国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云南,简称云,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25.(2024八上·柯桥月考)一位同学在国庆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A、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A正确;B、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而非东北平原,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而非内蒙古地区,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民歌“信天游”属于陕北民歌,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而非四川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各地不同地区有不同节日民俗,四川有变量,东北有捕捞节,内蒙古有摔跤节,黄土高原有信天游。(2024八上·柯桥月考)自古以来,江南就被誉为“鱼米之乡”,右图代表的区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水乡,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大运河,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据此回答问题。26.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 )A.太湖 B.洞庭湖 C.巢湖 D.鄱阳湖27.该图代表的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土壤肥沃 D.自古就重视水利【答案】26.A27.B【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点评】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6.A、由图表信息可知,a湖泊地处长江三角洲附近,面积大属于江苏太湖,A正确;B、由图表信息可知,洞庭湖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湖泊,非图中湖泊,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图示地区为江苏太湖,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D错误;故答案为:A。27.A、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平原地形是次要因素,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与土壤肥沃无关,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多,所致,与自古就重视水利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B。28.(2024八上·柯桥月考)某校学生以珠三角为对象开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项目化学习。以下内容属于该项目成果展示的是( )A.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B.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设计描绘C.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D.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答案】B【知识点】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A、变脸艺术属于四川地区的特有艺术,A错误;B、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三角地区,B正确;C、 摇快船、过三桥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习俗,C错误;D、浦东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 广东省 中南部,明清时期称为 广州府 ,是 广府文化 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范围包括 广州 、 佛山 、 肇庆 、 深圳 、 东莞 、 惠州 、 珠海 、 中山 、 江门 九个城市。三、简答题。(共4题,共52分)29.(2024八上·柯桥月考)今年1月,家住绍兴的小丽跟随父母乘飞机去三亚旅行,出行前她收集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依据图1回答, 中国领土最南端A为 ,它所处的纬度带是 。邻国B ,C为 。(2)依据图2,描述海南岛高铁线路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小丽在出行前准备了防晒霜、遮阳帽、沙滩鞋、泳衣等物品。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小丽如此准备的原因。(4)旅途中小丽体验了一次古寨民族风情,探秘海南最原始的少数民族。该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A.侗族 B.满族 C.黎族 D.回族【答案】(1)曾母暗沙;低纬度;越南(2)环岛分布。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地势相对平坦(或河流的下游往往为平原,地势平坦)。(3)三亚位于低纬度,热量十分充足(或三亚1月日照时数超过200小时,日照充足或三亚1月平均气温高于20℃,气温高),紫外线强,所以准备防晒霜和遮阳帽;三亚濒临海洋,海洋、沙滩资源丰富,1月平均气温高于20℃,适宜游泳,所以带沙滩鞋和泳衣(4)C【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中国领土最南端A为曾母暗沙岛,它所处的纬度带是热带。邻国B 是越南,C为菲律宾。(2)由图表信息可知,因地形影响高铁分布环岛分布,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地势相对平坦。(3)由图表信息可知,海南岛位于低纬度,气候炎热,紫外线强,所以准备防晒霜和遮阳帽;三亚濒临海洋,海洋、沙滩资源丰富,平均气温高,适宜游泳,所以带沙滩鞋和泳衣。(4)由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黎族,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满洲分布与东北地区,回族分布于宁夏,黎族分布在海南。30.(2024八上·柯桥月考)央视《地理·中国》报道,桥上桥,又名赤水桥,是渭南市和华县的分界桥。下桥始建于1667年,上桥建于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挖出下桥,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赤水桥位于 (填省级行政区域),赤水河河水最终注入 (填海域名称)。与图1中甲、乙两河相关的成语是 。(2)图1中①、②两河段,” 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 (填①或②),”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 (填①或②)。图1中华县南部的山脉为 。(3)联系图1、图2,分析图3赤水桥”下桥”历史上被淤埋的自然原因。【答案】(1)陕西省;渤海;泾渭分明(2)①;②;秦岭(3)根据图①和图②可知,赤水桥位于赤水河下游,地处黄土高原。赤水河流经区域南高北低,落差大,水流急,含沙量大。河水到达赤水桥所在地区时,因地势相对平坦,流速变缓,泥沙不断淤积,导致下桥被淤埋。【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黄土高原【解析】【分析】(1)赤水桥位于陕西省,最终注入渤海,甲是泾河,乙是渭河,相关的成语是泾渭分明。(2)” 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①河段,”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②河段,华县南部的山区是秦岭。(3)赤水桥位于赤水河下游,地处黄土高原。赤水河流经区域南高北低,落差大,水流急,含沙量大。河水到达赤水桥所在地区时,因地势相对平坦,流速变缓,泥沙不断淤积,导致下桥被淤埋。【点评】黄河上游地区含沙量小,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因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31.(2024八上·柯桥月考)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甲地在敦煌的 (方向)。(2)对图中甲地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独立洲头一刹间,滚滚黄尘遮碧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资治通鉴》称敦煌在唐代就已“桑麻翳野”(比喻某个地区物产丰富)。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答案】(1)西北;经纬网定向法(或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B(3)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相对平坦;河流众多,灌溉水源相对充足,河流边上绿洲广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冷夏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绿洲农业的发展;位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新疆(丝路明珠)【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地在敦煌的西北方向;(2)①由所学知识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指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现象,②错误;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水、柳树也是我国南方植被,不属于甲地西北内陆植物,③错误;④由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洲头一刹间,滚滚黄尘遮碧天,因干旱造成灰尘、黄土漫天,符合甲地地理现象,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答案为:B。(3)由所学知识可知,敦煌在唐代物产丰富原因在于:1、该地地势相对平坦;河流众多,灌溉水源相对充足,河流边上绿洲广布;2、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绿洲农业的发展;2、位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点评】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32.(2024八上·柯桥月考)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分布图和A省地形示意图。材料二:“海水稻”学名为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可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进行种植。近几年,A省多地引进“海水稻”,为A省走出缺粮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1)据材料一描述A省的地理位置,并写出B省简称。(2)根据材料一,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A省缺粮的主要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4)同是缺粮区的B省向A省取经,请你帮助概括出一个重要法宝。【答案】(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琼。(2)自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人文:人口密度大,对粮食的消费量比较大,导致粮食短缺。(3)A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 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4)因地制宜。【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A省是我国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B省是海南简称“琼”。(2)由图表信息可知,该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而人文因素在于人口多,密度大,粮食的消费量大,导致粮食短缺。(3)由图表信息可知,引进海水稻的优势在于A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 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4)由所学知识可知,A省做到了因地制宜、科学可持续发展。【点评】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多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学科课堂作业(一)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