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西省赣州市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该市是客家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区,特殊的 地貌与水系格局对客家传统村落的分布产生较大影响。下表示意赣州市保存较好的客家传统村落所处地形 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地形类型 山谷盆地 丘陵盆地 丘陵平原
客家传统村落 数量(个) 485 407 201
比例(%) 44.37 37.24 18.39
1. 导致赣州市山谷盆地和丘陵盆地的客家传统村落数量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是 ( )
A. 气候 B. 地势
C. 植被 D. 自然灾害
2. 赣州市保存较好的客家传统村落分布于丘陵平原的数量最少,是由于该市 ( )
A. 非农产业开发集中于丘陵平原 B. 丘陵平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C. 丘陵平原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D. 自然保护区向丘陵平原扩展
3. 研究显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中大部分村落不会选址在最为平坦的区域,而是会尽量选择靠近山边的位 置,这主要是为了 ( )
A. 防御外敌侵扰 B. 减少冬季风影响
C. 获取更多耕地 D. 获得更多的光照
区位熵是指一个地区某产业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的占比与全国该产业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的比率, 当大于 1 时,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门化程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数值越大,说明其产业竞争 力越强。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等影响,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区域分布发生变化。下图示意 2013 年和 2021 年我 国不同城市汽车制造业区位熵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与 2013 年比,2021 年图中各城市汽车制造业变化特点是 ( )
A. 武汉市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变小 B. 随州市汽车制造业增速最大
C. 各城市产业区位熵排名无变化 D. 长春市汽车制造业产值降低
5. 推测 2013~2021 年随州市汽车制造业区位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州市 ( )
A. 当地其他制造业发生萎缩 B. 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C.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D. 承接长春市产业转移多
“城市收缩 ”是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遇到困境、缺少增长动能的一种综合反映,是存在于城市发 展过程中的客观现象。其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具有高度依赖性,更可能出现城市收缩现 象。表反映 2000~2020 年我国部分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收缩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主导 资源 人口收缩 经济收缩 人口~经济双重收缩
煤炭 类 宿州市、亳州市、焦作市、邵 阳市、广安市、临沧市、铜川 市、平凉市 朔州市、长治市、吕梁 市、乌海市、淮南市、 咸阳市 忻州市、呼伦贝尔市、阜新市、抚顺市、辽 源市、通化市、黑河市、鹤岗市、双鸭山市、 七台河市、鸡西市
有色 类 南平市、普洱市、宝鸡市 铜陵市 河池市、金昌市、 白银市
油气 类 广元市、南充市、达州市 盘锦市、大庆市、克拉 玛依市 松原市、庆阳市
森林 ~ ~ 吉林市、 白山市、伊春市、牡丹江市

6. 在我国资源型收缩的城市中,双重收缩比重最高的类型为 ( )
A. 煤炭类 B. 有色类 C. 油气类 D. 森林类
7. 进入新世纪以来,表 1 中森林类资源型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理位置偏僻 B. 环保政策加强 C. 市场需求减少 D. 资源逐渐枯竭
8. 应对森林类资源型城市收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 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产业发展 B.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产业
C. 引进速生树种,保证资源供应 D.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旅游
北印度洋主要包括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两个海域,这两个海域每年生成的热带气旋数量约占全球热带 气旋总数的 13% 。研究发现,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生成源地(即每个气旋的第一次记录位置)纬度存在差异。 下图示意 1978~2017 年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空间分布(阴影,单位:个) ,图中五角星为阿拉伯海与 孟加拉湾气旋平均生成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与阿拉伯海相比,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 ( )
①生成频率高 ②生成频率低 ③强度大 ④强度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一年中,7~8 月份孟加拉湾海域热带气旋发生数量及主要原因是 ( )
A. 较多,海表温度较高 B. 较少,西南季风强劲
C. 较多,水汽含量较大 D. 较少,海陆温差较小
11. 阿拉伯海西部海域鲜有热带气旋生成,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副热带高压控制 B. 距离陆地遥远.
C. 地转偏向力较小 D. 海温条件较差
地下水资源是全球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工业生产、 日常生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水 源。下图示意 1990~2020 年天山北坡多年平均 GWSA(地下水储量异常,指某月份地下水相对基准的变化 量)、降水量、融雪量和单位面积灌溉量的年内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2. 据图推测天山北坡浅层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 ( )
A. 积雪融水 B. 大气降水 C. 冰川融水 D. 地热蒸汽
13. 调查发现,1990~2020 年天山北坡地下水资源自然补给量总体呈现增加态势,但有 85.55%的地区地下 水储量显著下降。这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工业生产用水量大 B.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C. 生态系统耗水量大 D. 冰雪融水大幅减少
草甸和草原是两种常见的草地类型,草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较浅;草甸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草地地下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草地植物地下部分累积的物质总量。下图示意祁连山脉东段北坡 五种主要草地群落 0~30cm 土深的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四种草地类型中,海拔分布最高的是 ( )
A 山地草甸 B. 山地草原
.
C. 山地草甸草原 D. 山地荒漠草原
15. 山地草甸地下生物量普遍比草原高的主要原因是山地草甸 ( )
A. 分布区土壤肥沃 B. 植株高大
C. 分布区热量条件好 D. 根系发达
16. 山地草甸地下生物量最大的季节为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丹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与生态矛盾一直是 困扰山丹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山丹县采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农产 品实行“统购、统销、统一管理”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当地村“两委”融合,农产品直接对接在城市布局的供 销社, 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集农业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供销服务新道路。下图 示意山丹县集体经济产业模式。
(1)简析山丹县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山丹县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统一管理”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说明山丹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石岛位于山东省荣成市东部海域,该岛附近海域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多样,大 致围绕黑石岛呈环带状分布。图 1 示意黑石岛位置及附近海域等深线(单位:m )分布,图 2 示意图 1 中典 型地形剖面。研究发现,图 1 所示研究区海底表层沉积物分布受区域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的共同影响。
(1)据图描述研究区 A-A ′剖面的海底地形的变化特点。
(2)简析黑石岛附近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大致围绕黑石岛呈环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
(3)指出 B 一 B ′剖面上甲、乙两地海底表层沉积物颗粒的粗细,并从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分析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磷虾是目前全球生物量最多的单种生物,主要生活在 50°S 以南的南极海域中,在环绕南极大陆的 整个南大洋中均有分布,密集区常出现于离岸较近的海域。 中国进行南极磷虾商业化捕捞虽然较晚,但发 展迅速。 图 1 示意南极半岛附近地区 5 个磷虾捕捞区分布,图 2 示意 48. 1 、48.2 、48.3 三个捕捞区 2013~ 2014 年、2019~2020 年渔季南极磷虾商业化捕捞平均作业次数。
(1)说明南极磷虾商业化捕捞平均作业次数季节差异的成因。
(2)指出 48. 1 、48.2 、48.3 三个捕捞区中最适宜捕捞的区域,并阐述缘由。
(3)大力发展南极磷虾商业化捕捞已成为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渔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分析我国远赴南极 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 题答案】1. B 2. A 3. C
【4~5 题答案】4. B 5. C
【6~8 题答案】6. D 7. B 8. D
【9~ 11 题答案】9. A 10. B 11. D 【12~ 13 题答案】12. A 13. B
【14~ 16 题答案】14. A 15. D 16. C
二、非选择题:
【17 题答案】
(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多山地,降水少,土壤贫 瘠;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易发生冻害。
(2)为农民提供稳定的供销渠道,提高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专业化、规范化、产 业化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提高产品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知名度,进而增加销量。
(3)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依托特色农业,创立品牌,扩大宣传;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与 二、三产业的跨界融合;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相应政策.
【18 题答案】
(1)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分级降低;阶梯之间为斜坡;到达最深水深后趋于平坦。
(2)岛屿周围海底沉积物主要来自岛屿本身,沉积物颗粒粗细主要受波浪作用显著;岛屿周边海域波浪作 用显著,波浪在岛礁和基岩处破碎后携带较粗颗粒的泥沙入海,泥沙被波浪带向外海域;距离岛礁越远, 波浪减弱,较粗颗粒沉积物先发生重力沉积,细粒物质经输运后再沉积,绕岛呈环状分布。
(3)
甲地海底沉积物颗粒较乙地粗(或乙地海底沉积物颗粒较甲地细或甲地粗、乙地细)。理由: 甲地位于两岛 之间,水深较浅,受南北两岛地形影响,两岛之间潮流受狭管效应影响,潮流水动力较强,沉积物颗粒较 粗;乙地位于水深 20 米以下,深度较深,地形起伏平缓,水动力相对较弱,沉积物颗粒较细。
【19 题答案】
(1)夏秋季(1~5 月)气温较高,海冰融化,且大风天气少,有利于开展捕捞作业,平均作业次数多;冬 春季(6~9 月)南极海域温度较低,海面浮冰较多,大风天气多,海况恶劣,不利于捕捞作业,平均作业 次数少。
(2)48.1 。缘由:临近南极半岛,离岸较近,磷虾资源丰富;受陆地阻挡,风力和海浪相对较小,捕捞作 业条件较好;距离南美大陆较近,捕捞成本较低等。
(3)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 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维护我国在 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